289、兵进神速
刘备轻声一叹,对关羽和张飞说道:“卢中郎见黄巾势大,不肯冒险出击,屯驻广宗,与张角对峙。左丰急于立功,屡次逼迫卢帅出兵野战。若战局僵持不下,只恐左丰向天子进谗言,对卢帅不利。田将军与公孙将军是知交好友,公孙将军于信中屡次夸赞田将军智勇无双。其率军押运粮草北上,定能助卢帅加速破敌。你我早一日接应田将军,卢帅压力就可早日减轻一分。”
刘备同乡兼同窗好友简雍担忧的说道:“田将军押运粮草数万,而且吾闻田将军右腿有疾,不善弓马,只恐其行军缓慢。我等昼夜奔驰也无意义。”
关羽和张飞也劝刘备:“天色已晚,前方已接近清河,有黄巾渠帅张饶屯住。张饶拥军数万,据守坚城,隔绝道路。我等不若暂作休整,明日绕城而过,引张饶出击,我等寻机斩之,一举破城。”
刘备略一沉吟,同意了关羽、张飞的意见,下令扎营,并派哨骑向四周查探。
夜色深沉,哨探纷纷回返,四周并无黄巾军踪迹。刘备放下心来,令关羽、张飞轮流值夜,安排好营地防务,以备黄巾偷袭。关羽、张飞应诺,劝刘备早些歇息。
刘备连日奔波,军士疲惫,等息灯号鼓一响,营中顿时鼾声一片。
月挂中天,时近子夜。关羽带了一队军卒,来替换张飞。张飞早已困倦,立刻带了手下军士,准备回帐休息。关羽却突然拉住张飞,又单膝跪地,贴近地面,仔细倾听。
张飞心知有异,也连忙挥手止住众军士回帐,静待关羽探查结果。
关羽祖籍河东,少年时曾从乡邻贩马,所以懂得听地闻声的探查方法。他贴地倾听片刻,皱眉起身,焦急的对张飞说道:“有大军来袭,已近十里之内,并无战马蹄声,应是步兵。但脚步声音急促而乱,似乎是在全力奔逃。立刻叫醒大哥,敲集结鼓,燃起火把,准备作战。”
张飞立刻冲向刘备军营,又令哨兵敲响战鼓示警。
刘备披甲而眠,被张飞叫醒,直接拎着铁剑走出营帐。他登上寨墙,令关羽率一曲兵卒执弓弩、长枪,登上寨墙守御。又令张飞率一曲军士伏于营门之内,准备出营冲杀。
关羽率众登墙,令军士每隔三十丈燃一火把照明,将其余火把抛于寨墙前二十丈外草垛(古代为防夜袭,于营前备有草垛,用于夜间观敌)。营寨前立刻燃起十数堆篝火,将寨墙隐于黑暗之中。
等刘备军做好防御准备,远处万军奔袭之声渐近,有如雷鸣,而且隐隐传来阵阵惨呼之声。
简雍提醒刘备:“似乎有大军败逃至此,只不知是友是敌?”
刘备皱眉自语:“前方清河城为张饶所占,哪来的败军?难道有官军夜袭清河?难道是田将军?”
简雍轻轻摇头:“田将军兵出东莱不过四天,此地距东莱却足有千里。即便是骑军,每日行军二百里甚是勉强,有伤马力。何况田将军还押运着粮草,绝不可能行军如此迅捷。”
关羽立于寨墙上远望观敌,只见数里之外,星星点点,燃起数片火把,快速向营寨奔来。关羽急忙提醒刘备:“来敌约有上万,队列松散,惨呼狂奔,应是败军无疑。”
刘备高声下令:“打起军旗,击长风鼓(汉代军乐)。”
鼓手立刻击鼓,演奏长风鼓乐。如来人是汉军,自会奔来营前投靠;如来人是黄巾乱匪,必然闻鼓而惊,绕路奔逃。
营中鼓声一响,只见远处数片火把顿时一乱,纷纷向远处逃开。
关羽大喜,向刘备请令:“是黄巾败军,必是张饶无疑。应该是有汉军攻破了清河。请主公许我等出击,逼降来敌。”
刘备提剑向前一指,向关羽、张飞下令:“我兄弟各率一曲出营,截断黄巾乱匪退路。降者不杀。多燃火把,免与友军误会冲突。”
关羽、张飞应命,率领本曲军士,每人燃起一根火把,鱼贯而出,杀向敌军。刘备令简雍守营,自己带领一曲军士,随后杀出。
刘备命军士拉开间距离,横成一列,齐声高呼:“降者不杀。”
四散而逃的黄巾军见到前方绵延近千丈的火把,疑为汉军主力,不敢相抗,大多认命一般跪伏于地,举械投降。只少数几十名悍勇匪首,骑马向前冲击,妄想杀破汉军军阵,夺路而逃。
关羽持弓而射,张飞、刘备打马而出,剑砍枪挑,很快将这数十匪首击落马下。其余黄巾逃兵见此,再无抵抗之心,纷纷投降。
刘备令手下军士上前接收降兵,自己带了关羽、张飞高举火把迎向前方。
追击而来的汉军正是田齐手下。他们远远听到长风鼓,便停马不前,没有再发动攻击,以免在黑暗之中误伤友军。
见刘备三人打马上前,长生军千户巴音也迎上前来与之相见。
刘备见巴音身着钢甲,腰佩玉带,头戴青铜板冠,一身校尉装束,不由心中一惊,急忙上前行礼报名:“卢中郎帐下司马刘备,见过校尉。不知校尉归于哪位将军帐下?”
巴音还了一礼,轻声说道:“吾乃横海将军帐下,巴音。”
刘备一愣,没想到田齐行军如此迅捷。
巴音对刘备问道:“卢中郎屯军广宗,刘司马因何游击至此?”
刘备含笑说道:“卢中郎令吾等前来接应田将军。没想到田将军行动如此迅捷,竟然日行两百里,前锋已至清河。”
巴音笑道:“主公如今就在清河城中。还请刘司马将俘获的黄巾乱匪交我带回交令。我愿每名俘虏给刘司马军粮一斗,以作交换。所获兵器、战马归刘司马自行处置。”
刘备军中缺粮,械甲不足,关羽、张飞闻言大喜,心中却不由有些看不起巴音。他们误以为巴音以粮换俘虏,是想抢冒军功。
刘备也对巴音的要求有些误解,心中不免有些迟疑。他既担心得罪巴音,又担心将来巴音冒领军功之事暴露,于自己声名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