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山区的温饱步伐
好书推荐:
全属性武道
斗破之我为雷帝
青山横北故人归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重生后疯批嫡女杀疯了,全家人跪着求原谅
武道大帝
女神的超级赘婿
它说我们来自虚空
我有一座万界书屋
嫁给植物人将军后,她夜夜扶腰
辛献的调研计划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意识,他让已被高校录取的六名大学生,每人调研一个工农业专题,完成调研任务后,由县里出具参与社会实践的证明。辛献交代完任务,便回办公室去了。
琴音仔细地回忆自己在省城和经济特区的经历,认为山区的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地向省城和经济特区学习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做法,因此给自己定了一个“如何通过第一、二产业发展尽快实现山区温饱”的调研课题,并打算诚恳地邀请辛献给予支持。
琴音第一次来到辛献办公室,怯生生地敲门。开门的工作人员见到是参加座谈会的琴音,让琴音稍等,通报辛献后,便让琴音进门。
辛献十分热情地接见了琴音,见了琴音递过来的调研主题,十分赞赏:“你的这个调研主题,其实正是我们县里急需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呀。”当即鼓励琴音要做好这个专题研究,并答应协调和帮助做好这项调研,必要的时候亲自出马带领调研。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辛献专门将办公室的电话给了琴音,让琴音在调研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打电话联系。琴音得到了辛献的电话号码,领了专题调研课题,便欢喜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琴音与琴父谈起专题调研的事情,琴父对琴音的专题十分感兴趣。琴音突发奇想,父亲不是人民代表吗,于是征求父亲意见,得到同意后,便与父亲结成了一个调研组。琴父在渡槽工地的时候,还有到县里开会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县委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决定先到机关,然后到农村、农田、工厂调研。
第二天,琴父带着琴音,便来到县委机关,找到了七八个单位的负责人,了解解决温饱存在的问题,力图找出温饱的路径。通过了解,琴音认识到,这些年,山区的经济开始得到初步恢复,发展山区经济,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制定计划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承受能力,既要避免经济的比例失调,又要防止片面和过渡开发,影响当地现代化的进程。琴音认真地记录和整理了这些存在的问题。
有些人提到,发展山区经济,要善于借用外力,向山外要资源,向山外要机会,向山外要成果。琴音听着这种建议,觉得这所有的措施,如果化为个人的作为,那不就是自己么?
琴音不禁抿嘴自笑,对方还以为是笑他呢,笑着问琴音:“我说错了吗?”
琴音连忙答道:“哦,你没错,我是笑我自己。”
琴父在一边解嘲说:“我这孩子就是借用外力的高手。”
大家都笑了起来。
第三天,琴音计划到农村调研,她突然想到了李非。对,很久没有见过李非了,她打算去会一会这名见多识广、脑袋灵活的老朋友。带上琴父,便直接往李非的村子去了。
李非正在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的《小城故事》,美妙的女中音,甜美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见到了琴音父女,李非急忙泡茶,斟茶,像见到了多年的故友一般,客客气气的。
琴音说:“很久没见,你越来越客气了。在忙些什么呢?”
李非说:“忙养塘鱼呀。你都知道的。”
琴父在一边开玩笑地说:“你哪是忙养鱼,分明是忙听收音机嘛。”
说起收音机,此时还是少数家庭才有的奢侈品。
李非说:“哈哈,听收音机和养鱼的关系太大了。你看见我是在听收音机,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在听收音机里许多关于养鱼和其他经济方面的信息。”
琴音微笑着,聆听琴父与李非的对话。
琴父说:“听你这么说,收音机的作用还挺大的。可是我们小山村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谁会买收音机呢?”
李非答道:“因为穷,不舍得买收音机;因为不舍得买收音机,所以更穷。”
琴音在一边说道:“说得很有哲理。”
李非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些更新观念的事,他说,山区的人啊,消息闭塞,别人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社会发展需要什么,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又不愿意知道,这不是很可悲么?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养成听收音机的习惯,多多地接收外界的消息,尽快改变自己。
琴音微笑着点头,而琴父则连声说道:“不现实,不现实啊。”
李非的建议虽然不是很现实,但却给琴音带来了启发。琴音回忆起自己去经济特区的路上,那里的农民除了种植粮食,还形成了种菜、种经济作物、养殖等等农副业。这些,对于山区的温饱不是很好的示范么?
琴音暗暗地庆幸自己遇见了李非,还能将李非的观点灵活地提炼出来。
县里的工厂,不外乎就只有建材厂一家。
第四天,琴父和琴音便来到了建材厂。建材厂厂长热情地接待了琴家父女。
琴美也在厂长办公室,见父亲和姐姐来了,急忙去准备泡茶。琴音主动与琴美打招呼:“咦!妹妹可比以前水灵了。”
琴美显然觉得不好意思,有愧对姐姐的感觉,她微笑着,却不敢抬头与姐姐对视。
琴音倒显得大方:“妹妹!我希望你工作生活都越来越好。”
琴美终于露出羞涩的神态,拉着琴音往门外走,到了门外,压低声音说:“姐姐,你可别把咱们的事告诉于安哦。”
琴音故作惊讶:“咱们的事?咱们有什么事呀?”
“那我就放心了,”琴美说,“我以为你会记仇,但我错了。”
琴音笑着,轻轻扭了一下琴美的脸。姐妹俩可谓是一笑抿恩仇了。
于安向琴父和琴音介绍说,县里的工厂企业实在太少了,长期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应当引进一些外来的企业。
琴音听着于安的建议,心里早飞回了经济特区的日子。她想起陈倩的投资项目,手表、音像、服装。哦,对了,这些项目若是落户山区,不也一样是当地的企业吗?琴音甚至有些懊悔,为什么自己跟陈倩打交道那么久了,却从来没有想到,其实陈倩也是可以到山区来投资的呢?
于安似乎早猜到了琴音的心思似的,接着说:“其实对于我们山区来说,发展工厂和企业是很困难的,因为投资者要付出的运输成本会更高。”
“哦!怪不得陈倩老将目光放在经济特区,对我们山区提都不曾提到。”琴音无意之中的话语,让于安和琴父都莫名其妙地盯着她。
经过几天的调研和思考,琴音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她提出的山区实现温饱的建议:一是要不断更新观念;二是要让农业形成多种经营;三是要结合当地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办工厂,引进企业。
琴音带着自己的调研报告,来到了辛献办公室。辛献认真仔细地了琴音所有的建议性文字,突然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了所有调研报告,被这批年轻人,尤其是琴音这种有知识、有阅历的人的见解打动了,完全忘记了办公室里只有他和琴音两个人,用作报告的语气,高声地说:“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进步力量真是太大了,你看看,这一篇篇调研报告,分明是山区解决温饱问题的现实方案和可行措施嘛!要是能够实施,山区人民的温饱步伐,可就大大地加快喽!”
琴音看着辛献高兴的样子,突然感到人生的另一种意义,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众作出的努力,甚至可以影响千家万户的温饱进程!琴音暗暗地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像辛献一样,做对大众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