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青鱼观

  暗殿。
  暗殿殿主依然坐在那属于他的座位。听着底下的人回来禀报消息,脸色阴晴不定。
  “全死了?”暗殿殿主问。
  “是。”底下的人浑身颤抖。
  “继续给我追!杀我暗殿的人,不死不休。”只见暗殿殿主暴怒道。
  “是,属下告退。”那人想逃跑一般,慌乱之间,差点摔倒。
  “废物。”暗殿殿主冷哼一声,他叫了叫旁边的李天一。
  李天一连忙走到殿主面前,俯首问道,“殿主有何吩咐?”
  “这件事还是交给你去办。”暗殿殿主淡淡的说道。
  “是。”李天一退下。
  “如今各大宗门都来了,倘若要跟他们作对,恐怕各大宗派会结盟,我得想个办法。得让他们不攻自破。”暗殿殿主声音不大不小,就像是说给身边的人听的一样
  莫小云走在一条道上,身上的青袍早已经被水流搞得破破烂烂的,身上的行李也被水流冲散。身上也没了银两,只能靠着野味充饥,河水或山泉解渴。经过长时间的路途,莫小云也好长时间没有整理了边幅,身上臭烘烘的,看起来也乱糟糟的,脸上长着胡茬,脚上的鞋也破烂不堪了,显得十分落魄。但如果有人盯着他看的话,依然让人觉得他是那么的平凡自然。
  莫小云来到了雁荡山脚下,此处山水秀丽,很少有人来往,莫小云记得山上有座道观,名叫青鱼观。莫小云打算去看看,想着便踏上了青鱼观。
  如今已经是炎炎夏日,一路走来莫小云也不见流汗。如今莫小云已经是练气期了,比世俗中的先天高手不知要厉害多少。先天高手都可以寒暑不侵了,跟何况是莫小云这样的境界。
  一路走来,看见山上长了不少茂盛的树木,还有些鸟儿飞起飞落。走到半山腰时,莫小云看到了一个水潭,他打算整理一下边幅,于是就停下来洗漱了一番。莫小云把衣服脱下清洗了一番,自己也在水潭中洗了身子。山上的水泉果真清爽,一番洗漱之后,莫小云觉得自己的轻了不少。莫小云用灵气凝结出一颗火球,把衣服蒸干,然后穿上。
  莫小云踩着破鞋,穿着还算干净的青袍,披着散发,从容的迈着步子,踏着石阶,继续向山顶走去。走的不久,便看见了一所道观上挂着古朴的牌匾——青鱼观。
  青鱼观周围没有杂草,倒是有几片刚刚落下的落叶,也没什么灰尘,像是是有人长期打扫。莫小云上前,轻轻叩门,不多时,一阵脚步从门后传来,一个机灵的脑袋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门外,像是在找敲门的人。这是个小道童,眼睛大大的,与杨灵韵的眼睛一样,干净自然,莫小云看着眼前的孩子,心中这么想,露出了微笑。
  小道童怕生,见来人是个陌生人,头立马又缩了回去,关起门来。没过多久,小道童又伸出脑袋,然后把身体从门缝中挤了出来,胆怯的样子十分可爱。莫小云的笑意更浓了。
  他站在门前,对着莫小云打了个稽首,见莫小云在笑,脸蛋红了起来,略有尴尬的摸着头问道:“施主,来青鱼观有何事?”
  莫小云笑着问:“清风子在吗?”
  小道童说:“那是我师父。”说完,就钻进了道观,把门也给关上了。莫小云笑了笑,在门前等了一会儿。
  这时,开门的是一个白发白眉的老人,看起来像是一个得道高人。
  莫小云见了来人,笑着问道:“小清风,你还记得我吗?”
  清风子带着莫小云来到了道观里面,给他准备了一间房子,让莫小云安心住下。
  明月高悬,莫小云依然时睡不着,他起身来到庭院内,此时是夏日,正是蚊虫猖獗的时候,还好莫小云天生不惹蚊虫,从来没有尝过被蚊子咬的滋味。他立在院子里,想着最近发生的这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是自己被迫逃亡,没有办法跳入大河中,九死一生,还好被打渔的老丈给救了。但老丈却因受自己连累而死。
  莫小云叹了口气,看了看天边的月亮,无穷的孤独感瞬间袭来,他感受到了当初在河水里无法掌控自己的那种感觉,那种临近死亡的感觉。莫小云缓缓闭上眼睛,细细体悟这种感觉。
  这时,莫小云身上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变化,他的脸上浮着一层普通人难以看见的黑气,就像是命不久矣之人身上的死气。这黑气哪怕在黑夜中,也是十分显眼,看起来十分恐怖。这时,黑气慢慢蔓延,莫小云身上也直接被黑气笼罩起来。
  突然,黑气一缩直接消失不见。莫小云缓缓睁开眼睛,“死之道韵?”莫小云眼神中没有得到道韵的惊喜,只是十分平静。
  没错,莫小云在经历了这次生死之后,又紧接着老人身死,从这些事情中领悟到了死之道韵。在加上上次在荷花塘顿悟的生之道韵,莫小云已经领悟了两条道韵了。要知道,能够领悟道韵并且突破练气期已经是天大的机缘,但在练气期就领悟两种道韵的,并不多见。而且,莫小云领悟的可不是普通的道韵,生死之道,这两条道韵,听起来也不像是那些什么速度啊,锋芒啊之类的道韵可以相提并论的。
  但是,练气期领悟的道韵可是会与自身的灵气相连的,领悟两条道韵,自然是福缘不小,但麻烦也是不小,应为生死本就是相对立的,这两种道韵在莫小云体内,并不是那么好相处的。在莫小云领悟了死之道韵之后,原本平静的丹田一下子就沸腾起来,莫小云慌忙压住,这才平息了两种道韵之乱。
  “唉”莫小云叹了一口气,心道,这下可麻烦了,自己这状态可是万万不能与人争斗的,必须得找个办法让体内的两种道韵和谐相处。
  突然,一声苍老的声音传来,“莫前辈,这么晚了还哀声叹气的,怎么还不睡?”
  莫小云转头看了看讲话之人,笑着说道:“房间里闷热,夜里睡不着,出来凉快凉快,顺便散散心。”
  “莫前辈若有烦心事,可在青鱼观多呆些日子,这里没有红尘琐事,十分清净,可以净化人心。”
  “恰好我最近有些问题,那就多叨扰几日了。”莫小云笑道。
  “求之不得。”说着,清风子打了个稽首。
  清风子陪莫小云呆了一会儿,要回去休息,在临走前,莫小云对清风子说,“那孩子真像当初的你。”
  清风子笑着回房休息去了。
  明月还要守着黑夜,星星还要伴着明月。莫小云见时候不晚了,也回房休息去了。
  翌日,清晨。
  偌大的道观只有清风子师徒二人,清风子带着徒弟玄明做完了早课,准备吃早饭。早饭也简单,白米粥加上一些咸菜野菜,吃的清淡,但不失滋味。
  莫小云吃完早饭后,就到后山悬崖出坐着,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吃午饭时,也都是小道童玄明给送来的。
  莫小云看着太阳升起到日落,看着鸟儿晨起到归枝,看着虫儿从这棵树叶到那颗树叶上,看着露水从有到无,就这样,莫小云一直在青鱼观呆到了秋天。
  暑气渐消,天气渐凉,大雁夜赶着时节往南飞去。一阵清风飞过,第一片泛黄的树叶落在了莫小云面前。
  莫小云起身,拾起地上的那片坠落的树叶,“秋天来了。”
  莫小云站起身子,想到了前世曾经教自己拳老师傅跟自己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那老师傅打了一辈子太极拳,也研究了一辈子,“《庄子》上说:‘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老师傅看着一脸糊涂的自己,笑着继续说,“太极也指:‘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正是对太极的解释。那么何为道呢?指天道,地道,人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并且不断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联。”
  莫小云眼神空洞,神思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嘴里念念有词道:“生死之道,乃是对立互生,乃是太极之道。”
  一边说着,莫小云便起身打起太极拳来,一动一静,一阴一阳,这时,莫小云的身后出现了一张这个世界上没有的太极图来,白色为生,黑色为死。黑白分明,但又黑白相济,不分彼此。
  在莫小云的丹田处,那颗道种下方,缓缓的有一张太极图转动着,黑白二鱼,互相追逐,里面是生死之道。困扰了莫小云这么长时间的生死对立不相容的问题,终于借助太极之道给解决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