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师圣魏无忧

  晚上找了家客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李睿几人便早早起床赶路。
  还剩下最后的三十里路,就到了书院的山脚下。
  白鹿书院在鹿鸣山上,鹿鸣山下乃是一个小镇,说是小镇其实并不小,规模等同一个县城。
  城里不但有驻兵、府衙还有一座齐国儒家圣地文庙,乃是齐国立国之初,高祖皇帝为了安抚民心,祭祀儒家圣人,表达与士大夫同治天下的愿望,特别在鹿鸣山下设立了文庙,享配太牢礼,按照祭祀太庙的规格,每年春秋两祭,皇帝到此也要特别祭祀,平日专门人负责香火祭拜!
  文庙立成四百年诸位儒家先贤圣师或是皇帝钦赐,已有近五十位大贤被奉在庙内享受天下读书人的香火,其中较为出名的是三圣,四宗,十二哲,二十四贤,俱是对齐国儒家发展有极大贡献,或是才学品行受天下人尊敬的儒家先贤。
  城内本来只有不过数百人供奉香火,看守文庙,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数量已有数千人,不断有各地的读书人旅居于此,随之而来的商贩、客栈、酒楼饭馆,各种商铺纷纷开业,最终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大城镇,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城市没有城墙,也没有宵禁,几乎可以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人为之赞叹!
  至于白鹿书院的由来就要说到三圣之一的魏子,魏子本名魏无忧,出生官宦之家却逢“刘赵之乱”,当时的高祖皇帝乃是江南节度使守承天府,北方的大名府总兵赵启,两人不满当时的皇帝昏庸无度导致陈国民不聊生,遂相约岁末南北共同发兵直捣京师,后来大挫朝廷士气,史称“龙兴之战!”,正值战乱的魏无忧不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还染上了气疾,常常呼吸困难。
  十五年的战乱最终高祖皇帝立了齐国正统,魏无忧十来年在京师百里外的一座深山中隐居读书,听说天下已定,想着能够出山就士,可惜终归是郁郁不得志,为官多年总觉得与当初为民请命的初衷相违背,毅然决然的辞官,适时百姓民智未开,淤塞驽钝,他决定创办学院传授儒家教义和先贤智慧,于是回到了当初学习的青山,由于他读书的时候总是听到深山传来嗷嗷鹿鸣之声,遂命名为鹿鸣山,后来随着名声的日益显赫,鹿鸣山也就被朝廷正式的确定下来。
  魏无忧在深山也无生源学子,只好收容战乱遗弃、孤苦伶仃的孩子,一边替山下几十里外的大户人家做私塾先生,一边养育数十个孩子,经常来回奔波,加之有恶疾,常常在生死关头徘徊,后来大户人家的主人知道了魏无忧的事情大为震惊,便许诺魏无忧愿意资助创办书院,后来在鹿鸣山上建了书院,还提供一应的食宿费用,魏无忧得以沉下心来教授学生。
  魏无忧在深山隐居时,常常见到一头强壮的白鹿领着几十头幼鹿教它们觅食,奔跑,躲避强敌,十多年一直坚持不断,所有的鹿都是鲜艳多彩的梅花鹿,而独独这一头是纯白色的公鹿,魏无忧大为惊奇,后来就把白鹿作为书院的名子,意喻像白鹿一样教授弟子,传承儒家经学、普济天下,白鹿书院由此得名。
  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白鹿书院的弟子已经超过千人,更是在科举中造就了无数的举人、进士,为官者多达百人,学问高深才华横溢的儒家大成者就达数十位,更有数十位弟子到齐国各地创办书院,皆以白鹿书院为尊。
  魏无忧的名声也因此盛极一时,门下弟子加上外来求学者数以千计,颇有天下之师的风范,齐国皇帝都数次封赏白鹿书院,称之为师中圣者。
  在魏无忧八十六岁的寿辰那日,他召集门下弟子,要求宣布重要的事情。
  他对弟子说当年创建书院之时,屋无寸瓦,家无粒米全靠显文资助,散尽家财,才有了白鹿书院的今天,老夫年事已高,自知大限将至,今日召集诸弟子只为一事,书院山长一直以后就交由显文担任,显文追随我三十余年,一直外理诸事,内勤于学,诗子经集不若与我,担任山长一职绰绰有余。周氏后人若有才华者,世世代代传承白鹿书院。没过几天魏无忧果然病逝,白鹿书院的山长也由周显文继任。
  魏无忧一逝,天下哀痛,当时的齐皇下全国上下缟素七日,举国葬之礼,赐亲王规制礼葬,最后亲笔封魏无忧为天下至圣先师,号称师圣!
  同年在齐皇在鹿鸣山下,建文庙供奉香火祭祀魏无忧,自此齐国儒家学说确立为国学,为后世所尊崇。
  再过十年,周显文也病逝,齐皇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御赐文宗之号,并下旨周氏后人为白鹿书院名义上的执掌人,魏无忧后人享朝廷供给,负责管理祭祀文庙。
  现在白鹿书院的山长周清也就是周显文的玄孙,自小熟读诗经子集,才智过人所学思想与魏子一脉相承,主要是“有教无类”、“天下大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周清其人三岁吟诗,五岁写文,八岁作赋,十岁已经名满天下,十岁之后跟着儒家大宗师吕昇巡游天下书院,每到一处便坐而论道,连下江南八大书院,江北四大书院,一时风头无两,当时的南儒大宗师陆羽也赞叹,天下文气尽归一少年尔!
  从此周清便号称文宗之下,天下读书人之上,虽有很多人上门挑战,也都一一败北,直到大宗师吕昇给他出了一个题目:君与民,何为贵,熟为轻。
  据说周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个月,日夜不停的思考,翻看了无数魏子和大宗师留下的手稿传记,最终都没有辩出轻重,这也就是著名的君民论,也是儒家早期分裂的重要开始,最后周清突然醒悟过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立刻一改之前的狂傲和散漫,埋头苦读先贤的文章手札,最终凭借自己的深厚学识取得了山长之位。
  后来周清才知道,这道君民论是魏子当年和三圣之一的文王私下探讨过的,两人最终谁也没有说服对方,这场辩论被留在了文王的手札里,秘密的保存在后人手中。
  李睿的父亲李景学的也是魏子一派的传世育人,明理开智,所以对于仕途多有不顺,还是选择了开办学院教书育人,这是大多数魏儒的选择,所以受天下读书人乃至百姓的敬仰和尊崇!
  周清之所以让李睿来白鹿书院重要的一点是他并不反对学生参加科举,举官入仕,他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且更希望李睿能够继承他的衣钵,这点是李睿所不知道的。
  三十多里路很快就走完了,李睿一行人终于进了城,来到了繁华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