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水利学院

  章知府的问话,周靖十分自然地回答:“是,儿时朋友。”
  仓子坚是十五岁入的南湖,十五岁之前如何则无人知。章知府则想起了自己十五岁之前的朋友,如今还能和自己说上话的,已无一人,令人唏嘘。
  但这不妨碍章知府对仓子坚的身份有所怀疑。
  傅一善身为书院山长,又是举人,章知府一开始就见过,确定那就是个书生后,任其发展南湖书院,没有过多的关注。
  直到去岁汝宁府出了个探花郎。
  袁自舟在和自己闲话时,赞了自己鼓励书院、鼓励入学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些书院,并不具备书院的资格。
  此言有理。
  然则,未有制度就先清理,这不合理。于是乎,他让府学尽快出台了书院的“标准”,并尽快执行。南湖书院傅山长的首徒仓子坚,通过吴教授找上了自己,说了助学银招生的盘算,还道:“这虽是南湖书院破釜沉舟的自救之策,在下认为实用。实用,便可留。”
  实用便可留,这样的观点,恰是章知府行事准则。
  那是他第一次见仓子坚,第一次见面的人,恰好说出了他认可的话。若非巧合,便只能说,仓子坚不止是书生。从前因为傅一善,他不去关注南湖书院;自那之后,因为仓子坚,他去关注南湖书院。
  这一关注才发现,山长傅一善已经离开。也就是说,而今崛起的南湖书院,是仓子坚所为。
  章知府不认为仓子坚是忽然崛起,从前就应该有蛛丝马迹。汝宁府辖内所有书院,吴若儒最清楚。招来人一问,果然,南湖书院从前对外的,便是这仓子坚。
  紧接着,章知府疑惑起来。
  他是汝宁知府,从汝南知县开始做起的汝宁知府。根据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是地方官断案的最基本技能。仓子坚有能力,户籍又在汝宁,却七年间未参加过县试,这不合常理。只能说明,仓子坚的从前,有问题。
  笃定的章知府,笑呵呵地问周靖:“子坚回乡做事了吧?”
  去掉了姓,直呼其名。
  周靖同样面不改色,答:“子坚离开时,只说了走,没说去向。”
  章知府本打算继续追问,转念一想,不对啊,他装作不知道更好才是。仓子坚成功了,那么,汝宁将随他一起荣耀;失败了,他不知,不是刚刚好吗?
  如是作想,章知府缓和了神色,再看周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这小子也可以。
  比自己少了二十年的仕途和阅历,在同自己交锋时,却丝毫不逊色。和仓子坚又是那样的关系,十年二十年后,朝堂该是这些人的天下了吧?
  自己,要不要答应他的请求呢?
  不,还是矜持一些的好。
  “周御史,留下来吃顿便饭吧。”章知府如是邀请着,做到了友善,只是未应下周靖的请求。因为,周靖还没给他好处。
  傅振羽和周靖二人,一个前院一个后宅,两处用过饭后,一同回到了南湖书院。
  “女学这里没问题,我同顾夫人说好了,以南湖书院、青竹女学的名义招生。”傅振羽说着自己那里的进度。
  周靖中午饮了酒,这会儿一直喝茶,闻言放下茶碗,道:“章知府暂未答应,我这里的判断,他要好处。”
  傅振羽惊讶道:“不可能吧?自汝南知县开始,这都二十年了吧?就没有他贪财的消息啊。”
  周靖白了他一眼,郭丞叹息提醒傅振羽:“这好处,不是白纸黑字的金银珠宝。”
  傅振羽也不是那么不晓事的,立即明白了,只是更加惊讶了:“他都五十好几了,跟一个年轻人要前程?不至于吧?”
  周靖不屑地看了她一眼,道:“章家就他一人不成?”
  傅振羽一阵牙酸。
  好吧,她没养过孩子,不知道孩子的重要性。
  若是为了章家两位爷,也可能还有章家的姑爷,都有可能的。可这也不合适啊,傅振羽想起了万毅和她讲过的朝廷,又来了问题:“朝堂上不是派系很多吗?章家两位,乃至我们现在的这位布政司大人,不都是有自己的派别吗?”
  “你还是多读书吧。”周靖如是道。
  “你还是和她说一说吧,她是子坚未过门的妻子。”郭丞提出了发对的意见。
  在他看来,傅振羽身为李家将来的女主人,有些事必须知道。可惜,官场上他也不擅长,只能指望周靖。
  周靖就更不愿意做了。
  他连媳妇都没有呢,还得给仓子坚培养媳妇!
  “让他自己教。”说完,周靖对傅振羽道,“我能让章知府答应,但是付出的代价有点大,你准备怎么还?”
  再怎么还,也不会拿大姑姐做人情!傅振羽装傻,无辜地眨了眨眼,道:“你也知道了啊,官场我不太懂,自然要先欠着,让大师兄还,可否?”
  不等周靖说话,郭丞已道:“本该如此。”
  郭丞认为傅振羽努力开书院、教育子弟,都是为了仓子坚,才有此说法。事实上,周靖也是这么认为的。只不过,他想的是傅振羽不懂事,稀里糊涂地做下些承诺。日后,仓子坚也好,李蕴也罢,都得替她背锅。
  显然,他想多了。
  心情不好的周靖,起身,道:“明日我再进城。”
  傅振羽冲他背影做鬼脸,还对郭丞道:“郭伯父,你可得给我佐证,他总欺负,是吧?”
  郭丞笑而不语。
  假期结束,回归书院的学子们,更加努力地读书。来年,便是过不了全部考试,能过一两场也是好的。带着希望,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努力着。
  傅振羽则压着钱文举几位师兄,并顾咏言、李宗延,以及牟信三人,并道:“明年的乡试,不管是否有把握,你们都要下场。”
  林俭则提了很现实的问题:“我们都下场的话,咏言和二师兄是要离开数月的,加上明年的招生,满书院的学子,谁来负责?”
  “这个,我原打算是明年说的。三师兄既然问了,我便提前说了吧。南湖书院,明年只为水利学院招人,其他的,不招。乡试在秋收之际,书院会放长假。长假后,我来想办法,同时教六十人。”傅振羽口内说着想办法,显然已经准备好方法了。
  韩末复归南湖,一为生计,二为前途。下场,便是傅振羽不要求,他也要去做的。傅振羽的打算,他很赞同,只问一件:“水利学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