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汝南遭刁难
“诸位便送到这儿吧,赵弘叔,他日甘宁他们就拜托你多加照顾了!”龙焱拱手道。
赵弘受宠若惊,“特使大人,当不得,当不得,既然是特使大人的朋友,我自是照拂,就算特使大人不说,我也会照做的。”
“甘宁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就走了。”说完,龙焱便转身上了船。
“恩公保重!他日我便来寻你!”甘宁拜道。
船夫撑船驶离小岛,龙焱望向甘宁高声吟道:
“《赠甘宁》
龙焱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壮士声。
巴郡江水深千尺,
不及甘宁送我情!”
南华真人在旁也颇为动容,“徒儿,莫要伤感,他日你与甘宁必会相见,此诗也会流芳百世的。”
哎,对不起了,太白兄与汪伦兄,以后可能没你们什么事儿了。而一旁的船夫早已将此诗记在那衣袍上。
龙焱一行人顺江一路东向,到了荆州之后,便与船家分别了。船家上岸之后便将龙焱作的诗传扬了出去,很快的,整个荆州都知晓了,最后大汉的文人都知道有一位六岁神童叫龙焱,作了两首惊世骇俗的诗文,《蜀道难》和《赠甘宁》。但是,又有一部分人觉得不可能,六岁孩童怎么作的出如此佳作。但是不管怎样,巴蜀是真的闻名了一回。
而此时的龙焱师徒已经到了豫州的汝南郡,历史上汝南郡是袁氏家族的地盘,自第一代袁安任司徒开始,袁氏陆陆续续四代出了三位三公大臣。分别是第二代袁敞任司空之职,三代袁汤任太尉以及现在的袁逢任司空。可以说,汝南郡就是袁氏家族的一言堂。龙焱师徒来到了汝南郡的一个酒馆处坐下。
“各位,最近听闻大汉出了一六岁神童,其名龙焱,作下的《蜀道难》与《赠甘宁》广为流传。”一蓝袍儒士说道。
“张兄,此等之事,我等怎会不知,据说他身边时常跟着一道袍老者。”另外一位素袍儒生说道。
“咦?众位请看,那俩人是否就是他们?”一褐袍儒生指着龙焱与南华真人说道。
“徒儿,看来你已经出名了,连师父我都跟着沾光了,哈哈哈!”南华真人打趣道。
“喂,小孩,你可是那传说的神童龙焱?”一锦袍儒生无礼的问道。
龙焱却是拱手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锦袍儒生自豪的说道:“吾乃袁氏袁莱。”
龙焱却是笑道:“兄台真会说笑,兄台怎么可能是袁氏的人。素闻袁氏四世三公,为天下文人表率,袁氏三公使天下多少人钦佩,其族人都是仪表堂堂,待人更是彬彬有礼。兄台如此失礼,又怎会是袁氏族人呢?”
“你”袁莱气结,却也不好争辩,自己无礼在先,且对面龙焱却是举止有礼,若是计较,则会传出袁氏袁莱不如孩童的说法。如果坚持说自己是袁氏族人,那又辱没了袁氏的名声,这个孩童不简单,三言两语就已经将自己推到极为尴尬的局面。
袁莱想了想,便是说道:“想必阁下就是所传的龙焱了,却不知大汉何时有聋哑的聋姓。”袁莱此话就有点折损的味道了,众人都知道《赠甘宁》里头已经有龙焱的姓名了。
龙焱却是拱手笑道:“这位自称袁莱的兄台就说笑了,兄台可知我自巴蜀前来倒是遇见一稀奇动物,不知为何物,还请兄台赐教。”
袁莱有些飘飘然,“说来听听。”
龙焱慢条斯理的说道:“此物浑身棕毛有四足,牙齿锋利,摇尾吐舌,奔如疾风。还请兄台解惑。”
袁莱不屑的回道:“是狗!”心想,什么神童,不过如此,狗都不知道。
“哦~”龙焱恍然,“原来(袁莱)是狗,原来是狗啊,我说呢,长见识了,长见识了!多谢兄台为在下解惑。”
袁莱刚刚得意完却被骂作是狗,但是他又挑不出龙焱说的话有毛病。而周围的人都是觉得龙焱的不凡,南华真人则是抚须颔首,颇为满意。
袁莱眼睛一转,又生一计,“龙小弟,哪里话,素闻龙小弟机智过人,文采斐然,我这有一上联:昨日青空,三两鸟雀翔天际。不知龙小弟是否对的出来。”
“今夜碧海,万千鱼虾跃滩头。”龙焱淡然回道。
“对的好!”周围儒生一阵喝彩。
“一方天,一口井,井中之蛙可悲可笑。”
“一口锅,一只瓮,瓮中之鳖可炖可烧。”
“哈哈哈!”周围儒生笑道。
“家祖袁安,子孙四世三公。哼!”
“高祖刘邦,后世千秋万代。切!”
“好!你等着。”说完,袁莱便灰溜溜的走了,今天面子是丢下了。
龙焱对这种人也不搭理,他们师徒二人在汝南郡歇息了几日便向颍川方向走去。
此时袁府某宅院中,“公子,他们出城了!”一下人打扮的人对一锦袍儒生拜道。
“人都安排好了吗?”却见那说话的锦袍男子正是袁莱。
“公子,都安排好了,给了城外附近一伙山贼银两,让他们快到南阳郡的时候再下手,保证神不知鬼不觉。”下人谦卑的回道。
“哼!敢让本公子失了面子,就算你是神童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死在匪徒刀下。”袁莱说道。
此时的南华真人师徒离开汝南郡约莫两日,走到一山头,却见前面大树下站了五六十人,皆是山贼打扮。为首一汉子上前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你俩纳命来!”
那汉子提着刀便要向龙焱二人头上招呼,龙焱刚想抵挡,“嗖!”一只利箭突然从右边射来,“噗呲!”一股大力将汉子左推一米远,利箭穿过汉子喉咙射向左边一棵大树,“嘟!”箭支入木三分。好箭法,龙焱心中想到。
“贼人,休得伤他人姓名!”一道声音从右边传来。
只见右边约莫四十丈(汉一丈=2.42米)外有一魁梧男子,男子身长八尺有六(208cm),约莫三十来岁,衣着褐色布袍,头系紫色头巾,褐面短须,眼神犀利。此时他右手持着一赤色宝弓,腰间别着一把三尺有余的刀,背上背着一箭囊。
男子再次搭弓射箭,利箭离弦,飞向山贼群中,“噗呲!”利箭射中前面一人后,继续向后飞去,连着一共射死五人,皆穿脖而过。贼人见了心惊,四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