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粉红胎记
范蠡喝的酒不多,还没有醉。老头的苦难身世,引起他深深的怜悯。
数百年战乱,老百姓剩下的不多了,再加上强盗土匪,老百姓一分活路也没有了。
范蠡出身于农家,做了高官,几十年来,一直在民间行走,看到太多的最底层民众的苦难。在他心中既有建功立业的英雄情结,又有救苦救难的悲怜心肠。当他做到人臣的最高位置,发现自己能做的依然有限,那种出世的念头便占据了上风。
当他发现,成功之后,再不走连命都保不住的时候,便绝然离开,但他的心情却是充满悲伤的。
范蠡连扶带抱地把渡陶老头弄上床,又把碗筷收拾一下。对着孤灯,枯坐了一会,深深地叹了口气,才站起身来,才准备睡觉。
屋里有两张床,各在两个房间。这应该是当年渡陶老头和儿子媳妇各用一个房间。
范蠡回到小波睡觉的房间,他只能和小波合睡一张床了。他把油灯端来,照照睡梦中的孩子,只见小波睡得正香,纯洁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这孩子还不知道世事艰难,他的童真让苦难褪色,也不理解他的成长,倾注了爷爷的多少心血。
突然,小波咯咯笑起来。清晰地说:“阿叔,我要骑马!”
范蠡心中暖暖的,他产生了想抱一抱这孩子的冲动。他站在床前,呆呆看了小波一会,然后躺下去。吹灭了油灯。
外面传来马吃草的声音。这个荒凉的小村子,听不见鸡叫,也听不见狗叫。静得跟没有人一样。村后不远处,似乎传来长江流淌的浩大的声响。
范蠡在无限感慨中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范蠡起来的时候,天还没有十分亮。他来到院子里,只见渡陶老头已经起来,正在给马加草。打眼看见范蠡,笑着说:“老弟,还早呢,怎么不多睡一会。”
范蠡说:“睡足了,再睡腰就疼了。”
老头说:“唉,老了,昨晚才喝几碗酒啊,竟然醉了,还要你来收拾碗筷。人一老就没用了。”
老头脸上有些抱歉的神情,似乎已经忘了昨天晚上让他痛哭流涕的痛苦。范蠡说:“老人家邀请我来,就没拿范蠡当外人。我收拾一下是应该的。”
老头感动地说:“你是闻名天下的大英雄。你能来我家过一宿,是老汉的荣耀。天下可没几个人能有这样的荣耀。”
范蠡说:“老人家,别这样说,范蠡在你跟前是晚辈。你能把孙子养大,这事让我十分钦佩。人活在世上,就要有担当。”
老头收敛了笑容。叹息一声说:“不是孙子,我是活不到现在的。每当我累的爬不起来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咬咬牙,撑着点,孙子还没有长大呢。”
范蠡由衷地说:“其实范蠡做的,比你差远了。哦,对了,小波的妈妈少姜后来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老头的神色黯然了,摇摇头说:“没有,被抓走之后,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担心这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因为这孩子的性情十分刚烈,她很可能不甘心被土匪污辱而自杀。”
范蠡心中很难过:“可怜的小波,从小就没有爹娘。少姜身上有没有什么标记?”
老头抬头看着范蠡说:“你的意思是”
范蠡说:“我要是见到她,就告诉她,回来照顾一下小波,毕竟你的年纪大了。”
老头说:“谢谢老弟,你是好人。我那孩子很漂亮,高挑身材,面色白白的,她的眉心有一颗红痣,很显眼,左耳下边有一块指头大的粉红色胎记。”
范蠡说:“我记下了。你去过黑龙口这地方没有?”
老头又看了一眼范蠡,摇摇头,说:“没有去过。我曾经想到过去找她。毕竟孙子需要一个娘,但我一个老头还带着一个孩子,能干什么呢?就是找到了,她能够来去自由吗?土匪能放她走吗?如果我出事死了,孙子谁来养活呢?这样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去找她的想法。”
范蠡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你这样考虑,很有道理。”
老头说:“你先溜达一会,我去做早饭。”
小波也不睡早觉。起来直接就去看那战马。
“阿叔,这马跑起来很快吧?”
“很快。人骑在上面,耳边的风声呼呼响。”
“啊,那真好。人骑着马打仗好玩吗?”
“不好玩。必须武功很高,不然就会被敌人杀死。”
“阿叔,你的武功很高吧?”
“阿叔的武功还行,要不然早就被敌人杀死了。”
“阿叔,你打过仗吗?”
“打过仗,阿叔打过很多很多仗。”
“啊啊,阿叔你真牛。”
小波的眼中,范蠡突然高大了许多。这个阿叔会骑马,还打过很多很多仗,武功一定很高。因为他还没有被敌人杀死。
小波说:“阿叔,我可以练习武功吗?”
范蠡说:“告诉叔叔,你练习武功干嘛呢?”
小波说:“跟你一样,骑着马去打仗。”
范蠡蹲下身。摸摸小波的脸,说:“孩子,你千万别这样想,打仗一点也不好玩。还很危险。你呢,一天天长大了,可是爷爷一天天老了,快干不动活。你要照顾爷爷。你能把爷爷照顾好,让他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你就是天下第一大英雄。”
小波眨巴着眼,疑惑道:“这也叫英雄?”
范蠡语气肯定地说:“这样才是真正的英雄!”
正聊着,渡陶老头喊道:“小波,带阿叔来吃饭了。”
吃过早饭,范蠡掏出一些银角子,对渡陶老头说:“老人家,感谢你的照顾,这几个钱,你拿去贴补家用吧。”
老头连忙推辞:“不不,使不得呀。我带你回家,是因为想找个人喝喝酒,说说话。没别的意思。”。
范蠡说:“老人家,不用客气的,范蠡没别的本事,帮助不了你。这点小意思,拿着吧。”
老头千恩万谢地收下了。扛起船橹说:“走吧,我送你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