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国难当头

  伯嚭连续忙了好多天,才把越国归还的粮食和赠送的粮食,处理完毕。
  首先要接收,斗量过数,确定数量相符,然后通知各郡县和贵族属地前来领取,最后发放到农户,事情才算完成。
  完事之后,伯嚭向吴王汇报。吴王给予肯定,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且说吴国今年遇上大旱,粮食歉收,老百姓交完税负,家中粮食所剩无几,都为生活担忧。忽然朝廷救济的粮食发放下来,大家都是十分欢喜。看那发放的粮食,干净饱满,色泽鲜亮,没有一点杂质。正好做种子。
  时节过了寒***近霜降,正是江南播种冬小麦的大好时节。于是家家户户,牛耕人拉,日夜操忙,苦干了二十天,冬小麦全部播种完毕。
  接下来就进入农闲季节。农耕时代,生产力十分落后,种庄稼全靠畜力。没有牲口,就靠人力,十分辛苦。特别是夏秋两季大忙,那活干的是日以继夜,十分辛苦。
  但粮食进仓,下季庄稼播种完毕之后,立刻进入农闲,那一闲就是好几个月,特别是冬小麦播种完毕之后,一直到第二年收割小麦,六七个月的时间,地里没有什么重要农活。女人们就纺纱织布,做衣服,男人们做的就是摆弄小菜园。余下的时间,就是遛遛,转转,聊聊,玩玩,天一黑就吹灯睡觉,造人。
  那才叫真正的享受生活。
  后人总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标准的幸福生活。那时人们的生活简单,也没有太高的欲望,吃饱穿暖之后,不再整那些没用的事。自从那个叫瓦特的洋鬼子发明一种叫蒸汽机怪兽,人类便跌进苦难的深渊。而且万劫不复。永无休止地操忙。再也没有那种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幸福。
  闲话少叙。
  吴国的老百姓播种完冬小麦,便进入冬闲,只等着第二天夏天,到田里收割就行了。
  但这种闲适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十天过去了,麦田里没有出现应该出现的情景。这时候,麦田里应该是遍地黄色的嫩芽,再过几天,远望就应该是一片青绿。
  但这时麦田里却是毫无动静,不见有一棵麦苗出土。大家吓坏,跑到田里,扒开泥土,找到麦种,那麦种已经吸足了水分,变成一个胖子,但应该长出嫩芽的地方却毫无变化。
  这时怎么回事?是老天要灭人啦?是大家干了什么坏事,得罪上天,老天爷的惩罚来了?
  家家户户摆下香案,祭拜天地,祈求上天保佑,让麦苗快快出土,不然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能够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又是几天过去了,地里还是没有长出一棵麦苗,再扒开泥土,那麦种已经发霉腐烂了。
  完了!明年的收成完了,老百姓吃什么呀?活路没有了。好多人哭了。宁静的生活被打破,恐慌占据了人们的心头。
  不用说,这事惊动了地方官员。这是大事,一年没有收成,国家就将崩溃。急忙向上级报告,上级又向上级报告,最后整个朝廷都惊动了。伯嚭作为一国之相当然这知道了这件事。
  伯嚭大吃一惊,能有这事?这不是要灭国的节奏吗?
  他骑马出了姑苏,奔走在田野上,现在本该是一片绿毯样的庄稼地,怎么还光秃秃地裸露着?仿佛是老太婆那布满皱纹的老脸。
  他胆战心惊地回到姑苏。
  他虽然也相信鬼神,但不相信这是鬼神在作祟。就作比是上天在惩罚做了坏事的人,但一个吴国不可能人人都是坏人,这里头还有很多好人,贤人,有些道德很高的人,甚至可以称为圣人,为什么上天连这些好人也惩罚?
  他的头脑灵活,很快就想到这是越国在捣鬼,是越国在归还的粮食上做了手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这些粮食进行了灭活处理!
  范蠡呀,你这一招太狠太绝了。这比一场战争对吴国打击还大。
  这事不能隐瞒不报,应该立刻向吴王报告。吴王也大吃一惊:“怎么会出这种事?”
  伯嚭低着头说:“臣在乡下骑马跑了一两天,到处都是这样,光秃秃的土地,一棵麦苗没有。”
  吴王的心都凉了。他们刚刚还在讨论出兵打仗,称霸天下,现在连吴国都要保不住了。民以食为天。没有饭吃,老百姓就要饿死,或者逃荒离开吴国。那些当兵的,听说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没命了,还能打仗?还能老老实实呆在军营里训练?大饥荒之下,能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吴王仰天长叹:“老天,你为什么这样不待见吴国呢?”
  正在慌乱之时,伍子胥也匆匆赶来了,老远就跪倒在地,哭道:“君王,吴国遇上大灾难了。”
  吴王冷冷地说:“相国别这样好不好?寡人已经够烦了。”
  伯嚭厉声说:“哭个屌!起来说话!”
  伍子胥说:“启禀君王,老臣以为,这是越国在暗中使坏,他们把这些粮食弄熟了,送来给我们。样子好看,实际上不发芽。用这种方法来坑我们。老臣恳求带领大军,攻进会稽,捉拿勾践问罪。”
  伯嚭斥责道:“相国,你说点有用的好不好?这种时候还想着打仗?你应该想想,用什么方法来补救。”
  伍子胥说:“什么方法补救?什么方法能让麦子发芽?”
  吴王说:“都别说了。这种时候还不忘争吵。你们是怎么做臣子的?”
  伍子胥和伯嚭都不说话。
  吴王烦恼地挠着头,不停地走来走去:“恨恨地说:“都给我想办法,想不到办法就闭嘴。”
  停了一会,伯嚭怯生生地说:“君王,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
  吴王站下来:“说!说下去!”
  伯嚭说:“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补种,再播种一次。”
  伍子胥说:“种庄稼要不误农时,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再重新播种,又得至少半个月,播种期推迟一个月,这小麦还能结实吗?”
  伯嚭说:“根据臣的经验,冬小麦推迟二十天播种,可以正常出苗,虽然减产是一定的,但是不会颗粒无收。”
  吴王眼中满怀期望地看着伯嚭:“太宰大人,你确定?”
  伯嚭加重语气说:“臣确定。臣用脑袋担保,这是唯一的补救方法。”
  吴王说:“说说你的计划。”
  伯嚭重重叹息一声。说:“补种小麦,是当前吴国上下最为重要的国家大事,其他所有事情全部停下来,服从这件事。如果有谁胆敢破坏阻挠这件事,一律斩首!”
  吴王说:“准!”。
  伯嚭说:“立刻召开朝会,全体朝臣全部下放到各郡县,随同所有地方官员差役,一起到田头,帮助百姓种小麦。伍相国把所有军队,派到各地田头,帮助种小麦。有的农户没有种子,命令吴国所有大户,包括王公贵族,打开粮仓,发放种子。朝廷出具借条,丰收之后如数归还。如有抗命者,削去封号,抄家,问斩。这样举国动员,必须在五到七天之内,把小麦全部补种上。早种一天,就多一分收成。请君王准奏。”
  在这关键时刻,伯嚭显露出他的超强的治国才能。吴王大喜,说:“准奏,全部准奏。有功者重赏,违抗者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