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应时而动
他和吴王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化解。这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当年伍子胥逼雅鱼去侍奉晋国使者,给吴王带领绿帽子。更重要的是,君臣二人对治理国家的理念不同。
具体的节点就是,伍子胥始终认为越国是吴国的心腹大患,要用尽一切办法打压越国。而吴王和伯嚭则认为,就越国目前的情况看,对吴国够不成任何威胁。
伍子胥失去吴王的信任。便一头钻进军队,只抓军队的训练,不参与其他事务。国家有事,吴王和伯嚭商量着就办了,也不和伍子胥打招呼。
但这次吴王偏偏传唤伍子胥。会是什么事呢?
伍子胥跨上快马,时间不大,就赶到了灵岩山。他对姑苏台并不熟悉,有当兵的把他带进馆娃宫。他看着这座比姑苏城王宫更加壮丽辉煌的建筑群,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
修建姑苏台,花费了十几年时间,耗尽了全部国力,吴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失去了最后一点凝聚力。
所万幸的是,在伍子胥拼了老命的保护下,吴国军队的军粮还是充足的。足以应对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伍子胥心中暗暗悲伤。先王,我伍某尽力了。可惜伍某能力有限,不但和范蠡的较量中屡屡败北,竟然还失去了君王的信任。弄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伍某真是愧对先王。
带路的士兵说:“大人,君王正在左面第三个门里议事。相国请吧。”
伍子胥大步进入这个小型的会议厅,一见吴王身边还坐着伯嚭和范蠡,微微一愣,倒身下拜:“老臣参见君王!”
吴王欠身说:“相国免礼,起来说话。”
伍子胥起身,和伯嚭范蠡互相施礼相见。说:“君王召老臣前来有何旨意?”
吴国说:“相国,最近北部边境发生了一些事,据分析,可能牵扯到我们吴国,特请相国前来商量应对之策。”
伍子胥自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对这事也知道一些。说:“老臣听说,邾国和鲁国发生了一些觊觎。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吴王说:“太宰你把我们得到的情报对相国说一下。”
伯嚭就把邾国发兵全歼鲁国在漆城三千守军的事说了一遍。
伍子胥说:“君王可曾知道这事的起因吗?”
吴王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这次冲突,寡人还没有有得到具体报告。”
伍子胥说:“老臣得到的情报是,越国派使者出使邾国,被漆城守军抓去了。邾国认为被打脸了,就发兵歼灭了漆城守军。”
吴王沉吟道:“即便真是这样,那也是漆城守军有错在先,当然,邾国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妥。这样一来,两个国家的矛盾就激化了。”
伍子胥说:“老臣有点疑惑,这件事为什么出现了越国使者?”
范蠡看看伯嚭,伯嚭说:“越国是我们的属国,但是也有权利和其他国家进行一些交往或交流。而且越国使者无辜被抓,他们也是受害者。这件事看不出越国有什么责任。”
伍子胥说:“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伯嚭说:“相国怀疑是越国派使者挑起争端?有证据吗?”
伍子胥说:“没有证据,伍某只是一种直感。”
伯嚭看看吴王,笑了:“相国,君王召集我们来讨论局势,怎么能用直感来说话?”
吴王说:“不争论这个。事情已经发生,讨论事发原因意义不大。少伯,说说你的看法。”
范蠡说:“这件事要看鲁国怎么处理。如果鲁国采取和平的方式处理的话,就应该派遣使者,给邾国施加压力,最后迫使邾国赔款道歉,这件事就会平息下去。也就没有我们吴国什么事。但是,如果鲁国采取激烈的方式,兴师问罪,邾国根本不是鲁国对手,可能面临灭国之灾,”
伍子胥说:“这不关我们的事,可以不去管它。”
范蠡说:“但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可能就和吴国有关了。邾国和齐国联姻,齐悼公阳生的妹妹嫁给邾隐公益为夫人。齐国能看着邾国被灭不管吗?如果齐国起兵伐鲁,鲁国肯定不是齐国对手,这种情况下,鲁国一定向吴国求救,我们怎么办?”
伍子胥说:“这还是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不去管它。”
范蠡看看伯嚭,眼睛用了几分力。伯嚭说:“相国此言差矣!齐国发兵攻鲁怎么能说不关我们的事呢?我们和鲁国是什么关系?鲁国虽然不是吴国的属国,但最少是吴国的盟国。吴国和齐国不和,历来已久,之所以还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是鲁国在中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这事天下人共知的事实。如果鲁国被齐国征服,完全成了齐国的势力范围,那我们吴国的势力范围就得向南后退几百里,你说这关不关我们的事?
吴王点点头,说:“相国,说说你的意见。”
伍子胥说:“君王,老臣以为,就是北面收缩一下,也无关大局,我们不能趟这洪水!”
范蠡说:“相国的话,范蠡有些听不懂,请说说你的理由。”
伍子胥看了范蠡一眼,转向吴王。说:“君王,吴国这些年修建姑苏台和邗沟两大工程,已经掏空了国库,老百姓在挨饿。吴国需要休养生息。如果这时候卷进一场战争,吴国将沦为二流国家。这时候,越国起事,吴国就危险了。”
伯嚭说:“我觉得相国在说笑话。你一直害怕越国起事,请问越国拿不出一杆长矛,如何起事?”
吴王狠狠瞪了伍子胥一眼,一听有人批评修建姑苏台,他就来气。范蠡说:“吴国无心卷入战争,这是对的,但是战争找上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觉得相国说不管他是不对的,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
吴王说:“这句话寡人爱听。少伯,你说说是我们该如何作为?”
范蠡说:“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去鲁国,说服鲁国用和平手段解决这次纷争。”
伯嚭说:“这办法好。”
吴王说:“相国以为呢?”
伍子胥说:“也只好如此。”
吴王说:“那就这样决定。派谁去呢?”
范蠡说:“这个人不仅办事能力强,还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范蠡觉得相国辛苦一趟最合适。”
伯嚭说:“不妥!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避免这场战争,但是要做好战争的准备,相国应该在家整顿军队,做好战争的准备。出使鲁国的最佳人选就是范蠡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