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担心你吹牛呢
这里没有电脑,没有网路,没有制图软件,更没有任何专业工具,一切都得凭记忆,从零开始。
应紫薇不但从自己家里拿来了许多笔墨纸张,居然还从大巫师那里搞到了一小瓶水银,这可是黄道真制作简易水平仪最理想的材料,陈金山也只是在墓室里见过一两次,黄道真还想不出用什么可变通的东西代替,要不然可得再下到一些大墓穴去找了。
用木板制成制图板、直尺、三角尺、丁字尺,用废铁条做成简易圆规,用杉木条做长标杆,用麻绳做长尺,再加上有水银的简易水平仪,等等,因地制宜,一天一夜下来,基础工具基本齐全。
黄道真最得意的是,他还用山鸡的羽毛做成了有粗有细的绘图笔。
由于留山坡这个位置离峡谷碧水潭和外面梯田都很近,左右不超过两百米,涉及需要地形测量的范围不是很大。
黄道真他们几个人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将来要修建上下水渠、闸道口、水磨房的位置、地形、相对标高都测绘好了,并用木桩做好了标记。
黄道真只要负责把下水渠修建到梯田间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了,至于下面梯田的水路分流,这是涉及到桃花寨家家户户的事情,相信凭大巫师的智慧,在话下。
黄道真开始关起门来做水磨房方案。
这期间应紫薇和应石兰两人,除了轮流送一些吃的东西过来之外,也不再过多打扰,陈金山空闲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练功,只有小男孩应小宝,会三天两头跑过来,缠着陈金山教他练拳。
应紫薇还顺便给他们送来了一罐武陵擂茶和一些专门制作的坛子菜。
武陵一带苗族人有喝擂茶的习俗,把芝麻、绿豆、茶叶、生姜、生米、香草放到山楂木做的擂钵里,用梓姜木捣成糊状,然后冲上开水饮用,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炎去疾,延年益寿的功能,是沅水流域苗人待客的养生茶饮。
用一把捞瓢筛滤过的擂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颜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浓郁绵长,入口滑溜柔润,清香可口,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的感觉。
喝擂茶时,往往还配以专门制作的俗称“搭茶”的坛子菜,少则十几种,多达几十种,边吃边喝,很有趣味,若放点糖进去,则成为“甜饮”,若放点盐进去,则成为“咸食”,滋味更为清香可口。
黄道真就这样边喝着擂茶,边夜以继日地,赶制出了方案。
在现有的条件下,虽然方案图纸不可能到达以前在魔都工作时那么精细,但黄道真已尽量设计得简单清楚,只要他是个木匠和石匠,就一定能看得明白,大巫师就更不用说了。
修建水磨房,技术工就是木匠和石匠,其他的,一般的劳力干活就行。
水碓和水磨其实就是一种利用水流的动力,运用杠杆凸轮原理,通过动力轴带动碓杆或磨盘工作,可以日夜加工粮食的古老器械。
水碓主要由水轮、拔板、碓杆、碓头、石臼组成,水流带动水轮和拔板旋转,拔板拔动碓杆上下运动,于是碓杆带着堆头,击捣石臼里的谷物,是把粮食皮壳去掉的舂米器械,还可以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
水磨是一种磨面粉工具,由上下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
石臼、磨盘用坚硬的石块制作,上下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通过下磨盘的转动碾磨,粉碎粮食作物。
古代没有电力,在蒸汽机还没有发明之前,水力是唯一能利用的动力资源,古老的水碓房和水磨房,一直到近代社会,才开始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成为许多人难以忘怀的岁月记忆,“石磨面粉”现在还成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时髦有机食品。
考虑到苗人的生活特点,黄道真给这座水磨房设计了一副连机碓和三副水磨,连机碓一个立式水轮就可以带动四个水碓,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桃花寨现在乃至将来的粮食加工需要了。
技术款式上,黄道真是完全参照小时候自己农村里的水磨房设计的,在这魏晋年代,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先进了。
曾经的少年时代,村头那座矗立在山花烂漫的山脚下的千年水磨坊,是黄道真最值得缅怀的快乐时光。
当黄道真把这一整套图纸方案,先向应紫薇、应石兰和陈金山三个人详细讲解明白后,在三个人的眼里,黄道真的形象,瞬间有点高大上了。
应紫薇轻轻道:“你为桃花寨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原来还有点担心你吹牛呢。”
陈金山是又佩服又纳闷,跟随师傅好多年了,从来没见过他还有这方面的才干啊。
黄道真对应石兰道:“石兰姑娘,你把这套方案带回去交给领主吧,让他们先商量起来,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材料、人力安排,领主和长老们肯定要花些时间考虑的,我就不好参与了,如果他们决定动工了,通知我一下就是。”
黄道真有点工作狂,做事情习惯赶,这几天日夜赶制方案,也有点累了,他要休息几天。
前几天在做工具的时候,他还想起了藏在桃花溪山谷小树林里的那条小渔船,那可是一条精心打制的船,上面还有很多特别有用的武器工具。
黄道真对应紫薇道:“我要休息几天了,明天我和陈金山先去桃花溪山谷看看。”
“去桃花溪山谷?”
“对,我们的船还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们还有好多东西在上面。”
应紫薇想了想,道:“那里比较容易迷路,明天我和石兰陪你们一起去吧,”
“那最好,还能帮我们多拿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