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冬回京

  大唐上元元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早一些。
  关中落雪,不大,想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朱雀大街上,薄雪落在御道上,黑色的钢铁巨兽,在雪中,缓慢的朝皇城驶去。
  钢铁巨兽旁,一队队骑兵,随着巨兽一起行动,他们穿着黑色的甲胄,鲜红色的披风,带着狰狞的面甲,为首骑士举着的旗帜上面,写着大大的“羽林”二字。
  骑兵不下三百人,这已经算得上夸张了,毕竟当年就算是李林甫,安禄山,出门时,也不过是百骑随行,甚至不足百骑,多是步兵。
  而且这羽林乃是新军,这帝国上下,能劳动远在范阳的羽林军保护的人,可是寥寥无几。
  长安城中,不知道多少人猜测着,这车厢里面是谁,到底是哪个大人物回京了。
  有一些人,或许猜到了,可是却不敢往那个方向去想,因为,他一旦回来,这原本还算平静的长安,必然会风起云涌……
  车厢内,披着白裘的李泰初,沉默的看着窗外的雪,有些感慨。
  他春夏之交带兵离开,如今回到长安,已经是冬天了。
  长安城的局势,李倓一个人支撑着,想必很辛苦吧……
  李泰初拿起面前桌板上的热茶,喝了一口,然后对坐在自己身边的李梦祈笑道:“何必来接我,等一下我自会回去。”
  李梦祈不语,只是握住了李泰初的手。
  李泰初笑了笑,没多说,而是问了起来:“长安情况如何?”
  “一如往常,只是太子说,要封你为亲王,朝堂上下多有争议。”
  “娘子你怎么看?”
  “不如退一步。”李梦祈语气中,略带担忧:“这次李倓说这话,也不一定安了好心,今时不同往日,毕竟他已经成为了太子,也不再需要你帮助了,因此,若是退一步,他也会放心一些。”
  “或许李倓真的如你所想吧!”李泰初轻轻的捏了捏李梦祈的手,却没有顺着李梦祈的话:“不过,这件事情,我却是不想退,我肯定是要封王的,现在的郡王,满足不了我,还有我的功绩,因此,亲王一位,我势在必得。”
  “可亲王之位,非皇室难得,你又不是……到时候,李倓对你,恐怕会心生芥蒂。”
  “无所谓。”李泰初笑了笑,可是言语中却透露出了一丝冷酷的意味:“要是李倓想掀桌子,我就再换一个太子便是,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动手的,所以,我们很安全。”
  “……你变了。”李梦祈倒在李泰初怀中,低声道:“与你我初识时比,你变得更冷酷了。”
  李泰初轻轻的抚摸着李梦祈的后背,安慰道:“我依然是我,冷酷只是我对某些事情的态度,而不是我的本性,回家以后,我给你做菜吃,好不好?”
  “好,只是别弄太辣。”
  “知道啦……”
  风雪渐大,蒸汽机车,也缓缓的在皇城区停下,李泰初换乘马车,在羽林骑士们的保护下,开始前往大明宫。
  大明宫离皇城并不算远,因此,他和李梦祈很快就到了。
  大明宫中,皇帝,太子,三省六部诸员及军队将军们,都在等着李泰初。
  含元殿前面的广场很大,比起这个广场,李泰初,就像一只蚂蚁。
  可是,他的身躯,就像挺拔的利剑一般,划开风雪,来到了含元殿前。
  含元殿前,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李泰初。
  李泰初单膝下跪,抱拳行礼道:“临淮王李泰初,拜见圣人!自出兵以来,臣历时半年多,平定范阳,平卢之乱,虽敌酋已跑到扶桑,可不出三年,海军训练完毕后,就可剑指扶桑!令安庆绪伏诛!河北等地,臣亦安抚完毕,还请圣人示下!”
  李亨连忙俯身,将李泰初搀扶了起来,他笑道:“临淮王此战,打得漂亮!虽然那安庆绪逃了,可却已经不足为虑了,安抚诸地,功劳更是不小,当好好封赏才是,不知临淮王想要什么封赏啊?”
  “为帝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臣不敢奢求封赏。”
  “临淮王这话是什么道理,有功自然该赏才是。”太子李倓突然开口说道:“阿爷,此次临淮王之功,实在是大,若不是临淮王眼光长远,早已预见到范阳,平卢之变,训练新军的话,河北之地,局势恐怕早已糜烂,甚至此时,叛军早已打到洛阳了,所以,临淮王这次大胜,实在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当重赏才是!儿子以为,不如封秦王。”
  太子李倓的话,让众人脸色一变,就连李泰初,也是脸色微动。
  秦王……大唐立国百余年,只有过一个秦王,那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
  除了李世民,再也没有人,受封过秦王之职。
  之前的天策上将也是,除了李世民外,再也没有人担任过。
  之前那是范阳,平卢不尊皇命,众臣这才勉为其难承认了天策上将一职,可这秦王,实在是万万不能允!
  不少人直接站出来反对,语气激烈到差点进行人身攻击!
  就连李亨,他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了。
  他明白,这个帝位对自己这个儿子吸引力不小,可是他总该长点脑子吧?李泰初终究是一个外人,将这么大的权利给他,自己这个儿子就不怕他登基以后,李泰初尾大不掉?
  李亨狠狠地瞪了李倓一眼,然后语气温和的说道:“此时我等一下就让人拟旨,交与三省审议,临淮王觉得如何?”
  “一切但凭圣人吩咐!”
  李泰初行了一礼,然后便沉默的站了起来,李亨点点头,带着众人走进了含元殿中。
  这次这么多文臣武将到这里,可不止是为了等李泰初,还是为了商量一些其他的事情。
  毕竟李泰初如今位高权重,有一些事情的决定,是绕不过他的,哪怕是这满朝文武,衮衮诸公,也一样得征求李泰初的意见,甚至是服从李泰初的决定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