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突如其来的背叛
看着午和赤呈上来信函,刘询满脸铁青的接过信函,翻开信看见信中写道:乌孙昆莫翁须靡敬上,天下纷乱,各国以不变而应对天下乱局。汉与匈奴挑起天下祸乱,不尊二者令者,轻则丢地,重则宗庙尽毁。小国侍奉大国全然不敢不尽心尽力,但强国却极进榨取压迫,国中人民苦不堪言。汉匈失德,正是我辈联合之时。汉弱则攻汉,汉强则攻匈奴。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可一举平定天下。乌桓乌云念,鲜卑独孤禾,月氏贺文共同敬上。
看到这里刘询将信函抛在地上,抽出天子剑将案几一角斩去高呼:“是可忍孰不可忍,夷狄欺朕,欺汉家无人否”。刘询如此气愤,因为不管是乌桓,鲜卑还是月氏。汉家刘氏对他们都不薄,准许他们在漠南,河套等地放牧修养,还不苛以重税。甚至可以怎么说,他们拥有跟关中士民同等待遇。
乌桓在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带状草原一带游牧而生。本为东胡人,东胡战败后作为匈奴奴隶的乌桓人受尽了残酷的剥削与奴役,虽然他们发起多次小规模起义,但都被强大的匈奴镇压下去。乌桓对匈奴一直记恨在心,敢怒不敢言。汉武帝时期接连向匈奴发动九次大型战役,沉重打击了嚣张狂妄的匈奴国后,乌桓人这才在汉王朝的庇护下,渐渐安定下来。
仇视匈奴的乌桓在匈奴败退之后,索性挖了匈奴人的祖坟,这一次惹怒了匈奴单于,他派出5000骑直袭乌桓。西汉得到消息后立即集结了2万人马杀向匈奴,已被汉吓破了胆的匈奴人闻风而逃,冠军侯霍去病准许有功的乌桓,鲜卑,月氏等部在辽东定居,并将匈奴右贤王的南池牧场分给诸部。乌桓人的生活习性、社会风俗与东胡、鲜卑大体相同。“俗喜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这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辅以弋猎、农耕的古代民族。乌桓人擅长饲养马、牛、羊等畜类,他们不仅以此为衣食来源,婚丧嫁娶时亦作为“出币”或“葬品”。在向匈奴、汉魏朝贡时,常以畜类及虎、豹、貂皮等作为贡税之物,拜祭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人时,他们则用牛、羊来作为祭祀之礼。
乌桓人懂得以布谷鸟鸣叫来确定耕种时节,他们会种植两种耐寒作物:青穄与东墙。穄即糜子,东墙也叫沙蓬,植株作饲料,果实用来榨油、作白酒或食用。乌桓人还常握了铸铜、冶铁、制陶、纺织等技术
冠军侯霍去病离世后,乌桓八十一部造反,长安发出大军讨伐,攻击乌桓诸部平定叛乱。乌桓根本无力招架汉军的凶猛来势,接连遭受重创,选择臣服。经此一役后,乌桓与汉之间再度结怨。为防止不测,汉在辽东设乌桓校尉,月氏校尉,鲜卑校尉。
一般的乌桓部族成员是没有姓氏,常以“大人”或部落中英雄的名字作为姓氏。“大人”是乌桓各部落的最高领袖,由部落成员公选产生,常为“有通健能理决斗讼者”,“大人”初时“无世业相继”,后裔不能世袭。
鲜卑与乌桓同为东胡之后,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但在后世,鲜卑更加大名鼎鼎,鲜卑族趁匈奴西迁后彻底占据蒙古草原。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先后建立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留在汉室的月氏,是当初留在甘肃的小月氏部落,他们与羌人为邻,但依附匈奴。汉武帝汉匈战争期间,霍去病曾从青海陇南穿越小月氏部落攻打祁连山下的匈奴人,得到了小月氏部落的帮助。河西的匈奴瓦解后,小月氏自称“胡”(即匈奴),与邻近的羌人对抗。两汉时期,西北汉羌冲突中,汉王朝多次调动小月氏人一起攻打羌人,直到三国以后,小月氏和羌人才开始融合。并从历史记录上消失了,他们最终融合到了甘肃,青海以及新疆东部的羌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中去了。
乌桓,鲜卑,月氏不可靠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历来的西羌祸乱河西就有辽东诸部的影子。归根结底这些投降部落就是帮助汉室警惕辽东河套之敌人,可现在匈奴人已经远离河套北走漠北了。
乌桓,月氏,鲜卑在匈奴的龙兴之地漠南,无忧无虑的活了近几十年,人口也增长几倍,同样的也有了不应该有的野心。但让朝上众人更加恼怒的是护乌校尉并没有即使汇报预警,甚至朝堂上多次下旨让三大校尉部彻查各族为何多年不进贡贡品,到后来也是不了了之。
现在看来整个护乌校尉部已经有了不同的想法,要自绝于天下啊。想到这里,刘询面无表情的宣布道:丞相,廷尉,大行,杂同九卿共同审理乌桓,月氏,鲜卑三族谋反之事。彻查三校尉部渎职之罪,羁押长安有关人等。今夜,朕累了,宴会到此为止,丞相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