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谨慎
如果项羽要除去刘邦,他就会在明天率军攻杀过来。
虽说混战在所难免,可是刘、项双方实力悬殊,战事肯定很快完结的。
而刘邦军中其他诸侯在得知项羽要杀的是刘邦之后,他们只需固守,袖手旁观就能自保了。
这样一来,张良可以说是毫无危险,项缠也就没必要连夜过来了。
如今项缠既然连夜过来见张良,必定是得到项羽首肯,否则项缠离营,项羽一定快马把他追回去。
而项羽既然同意项缠连夜见张良,那他就是不怕泄露军机了。
虽然函谷关守将已经回来汇报了函谷关失守,曹无伤由此得知项羽所率领的诸侯联军已经进入关中,但是项羽一方对刘邦的态度却无法得知。
曹无伤只能猜测,项羽一方若是理性筹谋的话,他们将会放过刘邦。
可是这到底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曹无伤不敢有绝对的信心。
他一直在担心自己会不会算漏、算错。
直到项缠的到来!
曹无伤可以肯定,项缠出现在霸上,肯定是项羽一方谋士的所作所为。
那他就可以从项羽谋士允许甚至教唆项缠星夜来到霸上这一点,推测出项羽一方的计划。
如果项羽不打算放过刘邦,他大可以直接攻过来,张良等人虽然在刘邦一方军中,可是却非刘邦一方的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保。
所以项缠救张良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那就是说,项缠过来并不是为了救张良。
那为了什么呢?
如果项羽要除去刘邦,他没必要让项缠过来,反而言之,项羽让项缠过来,就是说项羽不要除去刘邦。、
那就是说,项羽一方的谋士的计划确实如曹无伤所预料那样。
项羽要留着刘邦。
所以,项缠的到来不是为了救张良,而是为了救刘邦。
为了告诉刘邦,明日诸侯联军就会冲杀过来,要早作准备。
不!
身为最顶级的谋士,曹无伤可不满足于只推测出项羽一方的计划。
他还要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信息!
项缠过来了,他还没走!
没有刘邦的同意,耏跖不会放任何人出营的。
何况还是敌方的人!
而没有曹无伤的同意,刘邦也不会放任何人出营的!
既然项缠还在,曹无伤心想,那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
所以,曹无伤让刘邦回去试探张良,看张良会不会把事情向刘邦汇报。
事实上,只要张良不傻,他就应该知道,霸上联军一直由刘邦一方主导,他张良有什么来客,休想瞒得住刘邦。
而张良这么一位名震六国的谋士又怎么可能傻呢?
所以曹无伤交代刘邦,等张良过来把事情告诉他,就让张良为他引见项缠。
既然项羽让项缠作为报信人过来,那就让项缠作为引路人回去吧!
张良在霸上军中,被刘邦瞒住消息,项缠突然到来,突然告诉他刘邦闭关,项羽破关这一大堆重要信息,张良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思考。
所以他只能先解除眼前的危机。
先说服项缠让他把项缠深夜到来的消息告诉刘邦,然后用这一个信息去打消刘邦可能会有的怀疑。
张良告诉刘邦,项缠现在就在他营帐中。
“恕臣直言,”陈平说道,“以君上目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鲁公的诸侯联军。”
“那怎么办?”刘邦慌张地问道。
张良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慌张还是假装的,也不管了,回答道:“君上如今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趁鲁公的从父项缠还在营中,请他转达鲁公,这只是一场误会。”
“那好,”刘邦说道,“有劳张先生替我请他来。”
刘邦生怕张良会开口叫自己跟着他过去见项缠,连忙先开口让张良把项缠带过来。
毕竟如今项缠在张良帐中,那里是韩军的地盘,可不是刘邦的丰沛势力所在。
要是张良设局,把他骗过去交给项缠可怎么办。
张良听出这话外之音,回答道:“那好,臣这就去请射阳君过来与武安侯相聚。”
“且慢,”刘邦一把拉住张良,“这项缠和先生是旧识?可信得过?”
你还真谨慎呀,张良心中暗叹。
于是张良不得不把自己和项缠昔日相交的往事摘要告诉刘邦。
秦灭六国之后,张良曾找来一位力士,要击杀始皇帝,可惜误中副车,失败了。
其后始皇帝大索天下,要抓拿凶徒,却怎么也抓不住张良。
那是因为张良是昔日韩相之子,张氏父子五世相韩,门下故客遍天下,不少人更是成为了负责抓捕他的秦吏。
张良动用人脉,成功脱身,其后便在下邳定居了。
张良在下邳,却也不是为了隐藏身份而低调做人,恰恰相反,他为了结交当地豪杰,仗剑为任侠。
不久便成了当地一个县豪。
而当时身为楚国项氏子弟的项缠也为了躲避秦国的迁徙大族,跑到下邳去。
他和张良在六国之时便已经相互认识,如今又同为流落天涯的亡国之人,自然惺惺相惜,交情日渐加深。
有一次,项缠喝了点酒,和人动气,竟把对方错手杀了。
项缠吓得立刻就醒了酒,匆忙找张良求救。
也是张良动用人脉,帮他把事情解决,使得被杀那人的家人不再追究,当地官府也捏造一个不存在的人来顶罪。
那县令虽然因为被杀人凶手逃走而丢官,却也没少从张良处得到好处。
项缠于是便改名换姓,跟着张良躲在了下邳。
其后陈胜倡义,项梁也起兵响应,项缠便跑回楚国,跟随项梁复国。
项缠虽然为人任侠,讲义气,却没什么能耐,在军中也一直是闲职。
只不过,因为按照辈分,他和项梁是同辈,比项羽等人高了一辈,比项佗等人更是高出两辈,因此,在项氏宗族之中倒还有说话的资格。
如今项梁战死,他们这一代就只剩下项缠了,项缠便理所当然地成了项氏宗族领袖。
“原来如此,”刘邦点头表示明白,“那他和先生孰长孰幼?”
【作者题外话】:《史记·项羽本纪》: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於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