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承袭道观

  故事的开始,是在浙省南台市东南的一座村庄。
  南方多是丘陵,山也不像北方那般高,村子里有座后山,山上几十年前就有了一座道观,名叫二松观。
  门前两棵青松站立,养护的倒也不错。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道观显得颇为沧桑,毕竟也是小地方,没有多少香客。
  几间房围成个院子,正屋门前有块匾,刻着“三清殿”三个还零星点缀着些金黄的大字,屋里摆着三清祖师的神像,供弟子们与香客们参拜(哦,对了,弟子们多了个“们”,整座道观也就一个弟子,那就是这本的主角——宁安),边上的房屋用作起居。
  此时,观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年轻人,身材偏瘦,约莫178的个子,长的没那么普通,平淡中待着一丝小帅(宁安自己是这么想的),没错,我们的主角来了。
  宁安是个孤儿,被道观的老道士养大。
  老道是这么说的,二十年冬天前的一个晚上,有人敲了几下观门,老道出来看时发现已经没有人了。这时松树下传来几声娃儿的哭喊,老道见了不忍,便把这娃儿带回观中。
  好人啊!
  老道俗姓宁,娃儿便跟了他的姓,取了个单名“安”,也是希望这出生不久便遭受苦难的娃娃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这样养了二十年。
  宁安脸上显得有些悲伤,他刚从镇里回来,办完了老道的丧事。
  没错,那个救苦救难,自己吃苦养活娃儿的老道去了,只留下这个残破的道观。
  缓步走进观内,坐在正屋门前的阶梯上,静默不言。
  过了稍许,宁安从兜里拿出了一张纸,这是他继承二松观观主的文书,道观虽小,却也是在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管辖下的正牌道观。
  小破观是老道士一生的事业,也是宁安生活了二十年的家。
  上头说了要是没有人继承道观的话,这道观估摸着就得废了。村里人也不希望少了这观子,毕竟过节烧香也近,几十年的老地界大家都有感情了,于是老村长就向上面举荐了宁安。
  我们的宁安同学不舍得,也不忍心老道士一辈子的心血就此随他而去,抛了下大学的美(fei)好(zhai)生活,退了学回了观子里。
  宁安心里其实也在滴血啊!
  “老头,我可是抛弃了大学的美好生活,那么多专业的课程,那么多完善的知识,最最重要是抛弃了那么多活泼美丽的学姐学妹,回来继承这要香火没香火,要啥没啥的小破观。虽然咱现在也是有房有正经职业的男人了,可是这房不咋地,这职业也不咋地,没丁点好处”。
  唉,看来这辈子是没啥奔头了,安安静静做个普通人都不成了。在等个几年,要是上头能派人来顶替我就好了,这样道观也能继续维持下去,我呢,也可以下山做个自由人了。
  老头,你可走好,这破道观我给你继承了,我呢,也算是有个正当职业了,勉强也算是个父死子继。
  在宁安心里,这个养了他这么多年的老头,也算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二十年来他接过了为人父母的一切重担。
  老头,多想喊你一声“爸爸”,你也不用担心,去那边好好过,也不用再吃苦,再为我而忙碌了。
  一想到老道,宁安又伤感起来,看着观门,回忆一幕幕便涌上心头。
  正是这个门见证了宁安的一次次回来,也见证了老道的一次次等待。
  二十年了,当初的那个娃儿,成了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又成了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而那个抱娃的中年道士,从挺立的身姿,渐渐的多了皱纹,驼了后背。
  他很乐观,也很能吃苦,靠着自己种地种菜,做法事挣着钱,养活了两人,这也影响了宁安,宁安度过了安稳的童年,也导致了他的乐观,对生活不失希望。
  老道总说:安儿,等你大了,以后也是文化人了,咱这观子也就有指望了,我就满足了。
  是呀,有指望了。
  进了正屋点了几支香,拜了三下三清,便静坐下来,老道说过打坐能静心。
  殊不知此时观门前,一道虚影静立,那身影身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灰色道袍,朝宁安看了看,满脸祥和。继而将目光转向三清祖师像,拱手弯腰拜过,虚影渐渐淡化,最终门前一片空。
  《小破观》书友群招人啦!917160201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聊天聊地聊百搭,水东水西水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