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都梁盐市 二
韦韬世点了点头:“这我知道,盐法规制,食盐必须要由官府指定的商家出售。”
店老板道:“是呀,盱眙县城里有四家大盐号,一家姓舒,一家姓陈,一家姓王,一家姓方。
正常的年份里,江淮盐铁转运使的运盐船到盱眙埠头,几家盐商便早早等在那里,买来朝廷配发的食盐,运回盐号回城售卖。盐价是二十文一斗,叫做常平盐。”
韦韬世点了点头。
店老板继续道:“可自打前年开始,运盐船就再也没到过盱眙,听说是邗沟闹鬼,只要运盐船经过那儿必定是船毁人亡,装在船上的盐也没了踪影。”
韦韬世闻言暗暗心惊,与武元庆、王岳仲对视一眼道:“早就听说邗沟覆船造成淮北食盐紧缺,想不到竟到了这般地步。”
二人缓缓点了点头。
店老板道:“可不是吗,打那儿以后,我们这儿就再也没吃过官盐。”
韦韬世道:“不对呀,水路不通,还有陆路啊,盱眙归扬州所治,既然发生了这种情况,州里应当从陆路将官盐运到盱眙呀。”
店老板道:“嗨,您有所不知。盱眙陆路交通非常不便,先说道路崎岖,运盐的大车根本无法行走。而且,陆路到了山阳县便被洪泽湖阻断,必须要坐摆渡过湖才能接上旱路。
可这洪泽湖中有一群水匪甚是厉害,平素劫夺往来船只,图财害命,官府拿他们也是没有办法。
听说县里刚断盐的时候,扬州确实是运了几次盐来,可都在洪泽湖被水匪劫了去,派官军去进剿,连水匪的影子都找不着。就这么着,运河梗阻,陆路也走不通,我们也就没了盐吃。”
韦韬世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岂有此理!难道就为这个原因,官府就不再给盱眙送盐?”
店老板苦笑道:“不光是盱眙,打这儿往西、往北的所有地方都是如此。”
“那你们现在吃的盐又是从舒处而来呢?”
“官盐没了,盐商们只好四处想办法弄私盐。前年开春,舒家盐号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十几石盐,挂牌子出售,售价是一斗四百文。”
韦韬世吃了一惊:“是官府常平盐的二十倍?”
店老板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呀,我们都管它叫霸王盐,可就这么贵的价钱,不出半天就被抢空了。
您老想想,四百文一斗,买一次还可以,长久下去老百姓哪承受得起呀!
可盐又不是别的东西,不买又不行。没办法,各家只能花钱买上一点儿,忙的时候少吃,闲的时候不吃,这就叫做淡食。
一般来说,冬天就是淡食季,这里的老百姓整月也吃不上一点盐,浑身浮肿发虚。吃不着盐也就没劲儿干活,眼瞧着热热闹闹的盱眙就这么冷清下来了。”
韦韬世问道:“老板,你可知道这些盐商们的霸王盐是从哪里弄来的?”
店老板道:“这可就不知道了,反正不是官盐。官府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总不能让老百姓彻底没盐吃吧?
自那以后,这里的盐枭也就开始多了起来,他们卖的盐比盐商便宜,二百文一斗,于是,老百姓就不再买盐商的盐了。
这下子盐商不干了,撺掇官府严惩盐枭。这不,刚刚您看到了,那俩小子就是倒霉蛋。”
韦韬世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这可真是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都是贩卖私盐,还要相互倾轧,只是苦了老百姓!”
店老板点了点头道:“这话您算是说对喽,真不知道,盱眙老百姓哪年哪月才能吃到平价的成盐。行了,您就凑合着慢慢吃吧!”
说着,起身向后厨走去。
桌上一片沉默,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筷子。
韦韬世沉重地道:“看到了吧,邗沟覆船,大批食盐损折,在扬州地区引起了多么重大的灾难!
扬州漕运衙门那些蛀虫贪污朝廷拨发的护渠巨款,致令漕渠失修,覆船之事屡发。而他们却骄奢淫逸,吃喝享乐,一席饭动辄耗资巨万!
可这里的老百姓却连吃盐都已经成了奢侈的事情!
圣上忧心盐运不兴会造成国库空虚,可圣上万万也没有想到,在大唐王化之下,这里的百姓竟过着如此凄苦的日子!
圣上更没有想到,扬州的地方官吏不恤民生,玩忽职守,庸碌无能,竟连洪泽湖中小小的水匪都能令盐运大事为之终止,以致私盐横行,猖獗至斯!这真是朝廷的灾难,天下的灾难!”
武元庆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恩师,此事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韦韬世叹口气道:“真没想到,刚一下船便亲身经历了生民凄苦,连富庶的盱眙都是这般,淮水附近那些贫困地区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武元庆长叹了一声。
韦韬世道:“也罢,元庆,我们的调查就从这里开始。先找一间客栈宿下,然后大家分头行动,到民间走访。首先要搞清城中的盐商是从什么渠道搞来的那些霸王盐。”
舒园是盱眙城中最为豪华的宅邸。
高大的门楼巍峨耸立,飞檐斗拱,勾心斗角。
两扇朱漆大门锂光油亮,一对纯金的吞环兽头镶在大门中央。门楹上方黑匾金字,上书:舒宅。
这里与贫困萧条的县城大不相同。此处的主人便是大盐商舒明理。
舒明理来到正堂门前,早已等侯的管家舒竟迎上前来,低声道:“郎君,那边来人了,就在堂中。”
舒明理点了点头,快步走进正堂,一个仆佣模样的人站起身拱手道:“舒爷,别来无恙。”
舒明理赶忙回礼道:“多承记挂,怎么样,东西到了吗?”
仆佣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黑灰色的铁卡递到了舒明理手中,轻声道:“三日后到藏剑庄提盐,价钱不变。这是凭信。”。
舒明理接过铁卡,脸上露出了微笑:“多谢。回去上复叶庄主,三日后我必到。”
仆佣道:“还是老规矩,你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