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魏文通战张知玄
便派人持节来到零陵,命令张知玄进兵。
左游仙又劝谏说:“张知玄虽文武双全,但性子太过刚强,恐怕中了贼人奸计。”
辅清远即刻写下亲笔书信送去。
使者持节来到张知玄大营,张知玄接入。使者拿出书信,张知玄拆开观看。
信中说:“凡为将者,应当刚柔相济,不要仅恃其勇。如仅仅有勇,那是一夫之敌。朕已然到了潭州,静候将军佳音!”
张知玄看完后大喜,打发使者回去复命。
又叫来辅让商议说:
“现陛下亲率大兵屯驻潭州,正要讨伐韦韬世。你我弟兄若久守此地,怎能建立功业?
陛下命我速速出战,以建奇功。明日我便出战,务要生擒了那老儿魏文通。”
辅让说道:“魏文通谋勇兼备,宝刀未老,况且有裴行俭相助,不要轻敌,应当坚守为上。”
张知玄说:“若不建功,又有何面目去见陛下?兄长只管守好城池,我亲自出战就是。”
于是下令问道:“谁敢在前诱敌?”
张知玄之弟张知止说道:“末将愿往。”
张知玄说道:“你出去和魏文通交战,只许败不许胜。我自有妙计……如此这般……”
张知止领命,率三千军后离开零陵大寨。
零陵境内都庞岭、越城岭屏障于西北;渚岭、苍梧山雄踞于东南,阳明山、紫金山拦腰穿插于东西。
阳明山荒蟠百里,秀齐九疑。其麓险绝,几疑无路。有银沙十里,鸟道盘折,上与天齐。
及登顶峰,左衡右疑,极目千里,身在云际,超然出尘。
却说魏文通和裴行俭领兵屯驻在阳明山口,多次挑战张知玄,张知玄却是坚守不出。
想要强攻,又担心山路危险,难以料敌,只好也作据守。
是日,忽然小校来报:“启禀将军,山上宋兵下来搦战!”
魏文通正想领军出战,牙将魏式说:“将军不必轻出,末将愿往抵挡。”
魏文通大喜,就命令魏式领一千军兵出山口列下阵势。
张知止军兵杀出和魏式交锋。战不到数个回合,张知止诈败退走。
魏式紧紧追赶,走到半路时,被两山上擂木箭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
正想退后时,背后张知玄领兵突出,魏式不能抵挡,被张知玄生擒回到寨中,部卒大多投降。
有败兵逃得性命后回报魏文通,说魏式被擒,魏文通慌忙和裴行俭商议。
裴行俭说道:“张知玄虽颇具智勇,但为人轻躁,脾性刚直。
可让我部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引诱张知玄来战而擒。此乃反客为主之计。”
魏文通用裴行俭之谋,将所带物资全部赏赐给三军,军士欢声震动山谷,都愿效力死战。
魏文通拔寨前进,步步为营,每营住下数天后又前进,张知玄听说后想要亲自出战。
辅让却劝说道:“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出战必有失。”
张知玄经过数战连胜,不免血气方刚,年少轻狂。
正直倨傲之际,岂能听从辅让之言?
遂命令其弟张知止领数千军兵出战,直到魏文通寨前。
魏文通上马提刀迎战,和张知止交马才一合,就生擒张知止回寨。
其余军兵败回报告张知玄。
张知玄急忙派人来到魏文通寨中,说愿意用魏式来交换张知止,魏文通就约定明天到阵前交换战俘。
第二天,两军都来到山谷宽阔地带,排开阵势,魏文通、张知玄各自立马在本阵门旗之下。
魏文通带张知止,张知玄带着魏式,都不给袍铠,只穿着一身内衬。一声鼓响后魏式、张知止各自朝本阵中奔回。
等到张知止快回到阵门时,被魏文通飞刀射中了后心,张知止带伤而回。
张知玄大怒,骤马直取魏文通。
此乃魏文通故意激怒张知玄上前厮杀,两将交马战到二十多个回合,张知玄营中忽然鸣金收兵。
张知玄慌忙拨马返回,被魏文通乘势追杀了一阵,败回。
张知玄回阵问压阵小校:“何人让你鸣金?”
小校回答道:“启禀将军,我部斥候发现山凹中有唐军旗幡数处,恐怕是伏兵,故而召将军返回。”
张知玄举目而望,深以为然,就退兵坚守不出。
魏文通逼进到阳明山下,便与裴行俭商议。
裴行俭用手指着远处说:“阳明山西巍,有一高山,四下里皆为险道,登上此山可以观察张知玄寨中的虚实。
将军如果取得此山,此战胜局可成!”
魏文通仰头看到山头稍平,山上仅有少数人马晃动,便决定夜袭一阵。
当夜二更,魏文通领军士鸣金击鼓,直杀到山顶上。
这山上有张知玄三弟张知泰守把,但却只有数百人。
当时看到魏文通大队人马拥上,只好弃山而走。
魏文通得了山顶后,正和阳明山寨相对。
裴行俭此时说道:“将军可守在半山,在下就在山顶。
张知玄安耐不住下山时,在下便举起白旗,将军要按兵不动。
等他倦怠不防备时,便举起红旗为号,将军下山出击。如此以逸待劳,必能取胜。”
魏文通听后大喜,听从裴行俭之计安排。
却说张知泰领败兵逃回,见到张知玄说魏文通夺了对面山头。
张知玄大怒说道:“魏文通老匹夫!竟然占了西山,此番怕是不得不战了。”
辅让劝谏道:“此乃裴行俭之谋。贤弟不可出战,只应坚守。”
张知玄不听,却说道:“老匹夫占了西山,随时能观察我军虚实,若不出战,难道让其先发制人?”
辅让苦谏,张知玄却是不听。
张知玄分兵围住西山后大骂挑战。
裴行俭在山上举起白旗,任凭张知玄百般辱骂,魏文通就是不出战。
直到午时以后,裴行俭看到宋兵全都倦怠,锐气已堕,大部分都下马坐息。
于是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杀声大震,魏文通一马当先冲下山去,犹如天崩地塌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