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钱塘沈氏
来到文德殿,宦官王继恩通传后,赵德昭来到赵匡胤身前。发现赵匡胤清瘦了不少,心中暗叹这皇帝果然不好当,权力越大羁绊就越多就越劳累,可惜自己没机会做一个闲散王爷,要是争过三叔赵匡义,自己也活不多久了。
赵匡胤处理完一个奏章,抬头看了看正望着自己出神的儿子,笑着问道:“昭儿可是很多天没来看父皇了。”赵德昭诚惶诚恐的回道:“这几日儿臣,忙于组建蝶卫,没能在父皇身边尽孝,还请定罪。”
赵匡胤有些不悦的道:“朕这才当上几日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和自己生分了。”赵德昭也知道戏不能演的太过火,嬉皮笑脸的说道:“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要是还和从前一样,有损帝王威仪。”
赵匡胤开怀大笑道:“你倒是想的明白,可惜有些人不太明白。”话头止住,继续问道:“你今日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赵德昭缓缓的说道:“我昨日在沈郎中府上打探了一下如今国库的情况,发现财政十分紧张,就没提经费的事。我回去后对朝廷的税务研究了一些,有些想法和父皇商议商议。”
赵匡胤已经猜到赵德昭必是在沈义伦手上吃了瘪,玩味的问道:“说来听听。”
“朝廷最主要的是农税其次是商税,又因土地兼并、灾荒、战乱等诸多问题使农税征收困难,导致府库空虚。农耕主要看天吃饭,就算是精研农事的官员也只能让土地稍有增产,只能维持平稳。一旦战事频繁,国府空虚就暴露在世人面前了。商税则不同,可聚四方之物可聚四方之财,这也一种是主要靠人为操控调整的事业,因而我们应该重视。”
赵匡胤认真的道:“说具体点。”赵德昭一看赵匡胤有兴趣,立刻道:“首先我们可以取消宵禁,准许商贩沿街经营,提高了平民收入,也为国家增加税收,还能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当然这是眼下最容易实现的,长远一些的,我们需要减轻商税促进它的繁荣,这样虽然单户单次收到的税赋少了,但是商户多了,他的货品更换次数增多了,我们得到的税赋也必然是增加的,商人逐利这是最能刺激他们的,其次我们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地位,打破士农工商的传统地位,让商答道农甚至到达士的地位,天下人还不趋之如骛吗?”
赵德昭越说越是兴奋,赵匡胤也是越听越仔细,提起手中御笔直接就在奏折空白处纪录起来。赵德昭也不停歇继续说道:“当然商业繁荣起来必然有不法商贩,和各种犯罪事件发生。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还要请懂商业人士和朝廷的律法官员一同制定法律来加以限制。我们还可以通过商业手段将我们的蝶卫成员,蝶卫就是我成立的那个衙门,让这些人员跟随商队进入各国进行情报的搜集。”
赵匡胤继续问道:“你可有什么具体经营之物?”赵德昭来到赵匡胤的身前拿起他的茶杯猛灌了一口,继续说道:“经商我们不必为商人去想,他们自己就会琢磨出各地的物价差异,来进货散货。不过作为我们的蝶卫的经营,我想先做一些书籍的买卖,这样我们也可以各国建立印刷书籍工厂,也可以隐藏更多的人手。前朝灭佛我朝可以适当兴佛,大量印刷一些佛经,助其传播。当然庙宇以及土地的限制必须严格,以免又被他们占去大部分土地。其实当商业繁荣时,自会有大商人还愿捐香火钱,足够他们日常用度。”
赵匡胤有些惊奇的问道:“这都是你想出来的?”赵德昭这一问惊的一身冷汗,自己表演过了,不过之前他也有埋伏,老梗新用,装作惭愧的样子说道:“昨夜我在梦中又遇圣人,我便和他讨教兴国之策,圣人对我的诸般教诲,我再醒来时已忘记大半,只记得这些个皮毛,将来我再记起时,再来禀报给父皇。”
赵匡胤没再继续追问,毕竟无论是儿子得圣人指点,还是早慧都是好事。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缘由,作为皇帝所有事物的中心,自己关心的只是结果。这时王继恩又端上来两盏茶,分别递给父子二人。
赵匡胤想到儿子身边没有可用之人便说道:“我将你舅父贺怀浦调到你手下听用,用些自己人放心。今日王彦升向朕禀报他被你征用了?”
赵德昭心里骂道,‘反骨崽,看老子回去怎么收拾你’,淡定的回道:“我觉得此人是个人才,就选中了他,如果父皇有其他安排,我再甄选其他人。”
赵匡胤说道:“算了,就他吧,朕如果不答应你,是不是就要把你未来岳父拉过去了?况且这个人在我这也不太好处理。”赵德昭一看事儿都办成了,准备离开了,却被赵匡义叫到身边,亲自指导起如何批阅奏折,直到用过晚膳才离开。然而世间的秘闻都瞒不住有心人,赵光义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自从兄长赵匡胤登基后,他的内心开始疯长了一些不该有的念头。
他开始时不时的幻想自己有一天当上皇帝会怎样怎样,这种梦一做便不愿醒来。闲暇之余他也自己权衡过自己登基的可能,在军方自己手握重兵的岳父符彦卿,朝廷经过自己经验也大有可为。但今天的这个消息让他彻夜难眠,一旁的符氏见丈夫翻来覆去睡不着,便开口询问:“夫君可是身体不适,我去传太医过来看看。”赵光义道:“无事,可能是白日里太过忙碌了。”
符氏担心丈夫,还是起身吩咐下人将御医传到府上诊治了一番,折腾到二更天也没得出什么结论,御医给开了个安神去心火的方子,赵光义服用后才沉沉睡去。
赵德昭这边回到老宅,所有蝶卫队员已经回来了。并且用他的标准筛选出了五位符合条件的商人,有经营粮食的符家,与契丹贸易的裴家,经营玉石古董的钱家,倒卖书籍的沈家,做煤炭生意的李家。
仔细浏览了一遍,这些蝶卫新丁的劳动成果,可以看出都很用心的在探查,无论是这些老板的根底,家中人口,甚至颇为隐秘的私生子都被查得清清楚楚。赵德昭合上手中的卷宗,首先肯定了众人的劳动成果,之后吩咐众人先下去休息。
之后对着油灯认真整理汇总了,这些人所整理的信息,坐到了心中有数。首先被排除的事符家,这是符彦卿家族旁系子弟,经营的家族生意。自己插不进去手,由于赵光义的关系,应该处于敌对状态。之后排除的事钱家,这个家族太过市侩,属于有奶便是娘,换主子比换衣服都快,最近又神通广大搭上了赵普的线,对于这个未来的传奇宰相,赵德昭还是持观望态度。李家商铺是李重进的一个表弟在经营打理,在赵德昭的印象中历史上好像就是这两年,李重进被赵匡胤给灭掉了。
在这个卷宗上画了个!号,表示以后可能有机会吞并掉。最后剩下的裴家,乃是山东望族裴氏的旁支,和契丹的关系颇为友善。赵德昭这个卷宗上画了个?号,表示这个家族还得继续挖掘下去。用现代的符号既简单又安全,毕竟穿越是种非常意外的事件。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沈氏书坊,东主沈曾是一位出身钱塘沈氏的嫡系子弟,世家喜欢布局天下,刚好送到自己面前的棋子不用就太可惜了。
第二日,赵德昭带着李虎一身便装,两人早早的便亲自上门拜访。初见此人年约三十,皮肤白净,须有短须,相貌英俊,身着一袭青衫,满身的书卷气息,完全没有商人的市侩。估计他的这一做派迷惑了不少人,根据蝶卫的情报,此人极为精明,从商不过短短三年,便是以汴梁最大的书坊。
赵德昭打量沈曾的同时,他也在不停的琢磨此人来意。看上去只是十岁孩童,口气极大来了就要见自己这个东主,衣着也是普普通通。但身旁跟随一个铁塔般的壮汉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能养得起这样的护卫,非富即贵。沈曾这些年历练也算是阅人无数,立刻主动上前寒暄到:“我这早上就听见喜鹊叫,原来是有贵客登门。”
也不管对方底细,先胡乱吹捧一番。在他心目中,赵德昭就算出身不凡毕竟是个孩子,夸几句估计祖宗十八辈都说出来了,结果他吐沫横飞的说了半个时辰,一句有用的信息没套到,倒是自己的底被人家问个干净。到最后他索性闭上嘴,来个以静制动。
赵德昭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将来意和他说清楚了。沈曾一听生意上门便来了精神,开口问道:“不知公子准备建多大印刷坊?”
赵德昭答非所问的道:“我姓赵名德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