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扬州再相见
只是盘缠有限,张贤和他本不打算进到城中游玩。
奈何张婉婉不断的坚持,吵嚷着要去城里面转一转。
女人么,天生喜欢逛街。而且还不能没人陪着,否则出了事后悔也来不及。两人实在拗不过她,就也只好答应随着进城逛一逛。
他们临走时,结了从杭州来的船老大的钱。不多,只有两贯冒一点点。紧接着又在扬州码头寻了条新船,且特意的选了条大些的。今次的船三人住便绰绰有余了。
他们结伴而行,三人都是一身儒衫,尤其里面张婉婉最显英气。
进到城区后,便东南西北遥处闲逛。因是在此时,全国贸易的发达,使得市与坊的界限早就不见了,原有制度的突破,又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而商人小贩们,因为没了固定场所的限制,所以他们在经营上也就没有了固定的地点。商铺摊点随处可见,林立于街道两旁。逐渐有了些现代的商业的雏形。
买卖的品种也不再聚集在一起,种类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流,更多的人流又吸引更多的商贩。如此良性循环,一个商业街便就形成了。
周晨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仅陷入了感慨。这个时代的贸易还真是发达啊。
商铺摊点随处可见,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有产品,以及珠玉香药等奢侈品的商铺,在集市上已是随处可见。大致占有不小的比重。
有所谓“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但在其中,粮食和布帛之类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却占到了主要地位。
其中他还记得一句话说道:“夫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一心也,其有无交易,不过服食、器用、粟米、财畜、丝麻、布帛之类。”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日常民用,小本利薄的商品却占大多数买卖的原因。
除了需求量大且需求频繁的原因外,还有因为商人贩卖米绢等日常生活用品,既牟取其时间差价、又更多地热衷于牟取地区差价,成为商业资本的主要赢利方式。
当时的粮食市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地区间转运贸易空前发达,“千里不贩籴”的旧规矩已被完全打破,运河以及海运的开通,使得远距离的粮食贸易空前兴盛。
“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陆浮运,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亿万计”。粮食份量重、体积大、价格低。粮商在支付运费、仓储费、包装费等成本后,要想赢利就必须要依靠大规模的经营与物流才有可能。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上,当时也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在长江流域,中游的荆湖一带。
“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江湖连接,地无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风波,以为常俗。”
两浙西路北部的太湖流域,“湖、苏、秀三州号为产米去处,丰年大抵舟车四出”。西南的两广地区,“广南最系米多去处,常岁商贾转贩,舶交海中。”
三人逛街,前边张婉婉随着性子到处乱串,后边的两人也只是无聊跟着,慢慢的话题就讨论到一些男人喜欢的讨论的事情上来。
男人么,喜欢的无非就是事业和女人。但是现在的张贤对于女人的话题碰都不能碰,失恋的男孩心都是豆腐渣做的,风一吹没准就碎了。那话题就只能转移到事业上来。
周晨没口子的说着前世的见闻,讲了这么许多,越讲越深。刚开始张贤还能依靠本来的经验与见闻与他一来一回的讨论,到最后,就变成周晨一个人说,旁边的张贤听的磨样了。
“纺织品是本朝跨地域流通贸易的另一类大宗商品。绢帛等丝织品又在纺织品中占比最大。本朝的丝织业的生产基本形成了京东河北、四川、江浙这三大地域鼎足而立的格局。”
前面带路的张婉婉走的累了,就寻找了一处茶楼坐下歇息。口若悬河的周晨跟进,带着张贤选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嘴依然没有闲着。“但三地的产品各有特色。京东、河北的丝织业历史悠久,在宋代,其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多、技术精、质量高。麻布的商品化生产总体上不如丝织品,但市场上流通的麻布也不少。福建的麻布一直畅销江浙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麻纺织业在本朝已经崭露头角,未来潜力巨大。”
正说话间,突然一个公鸭嗓又冒了出来。“先生高见。真是句句切中要害,听得我畅快淋漓,叫在下不得不佩服。”三人也是刚刚落座,周晨正聊得放飞自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还有旁人在听。马上面向那人的方向应道:“一番谬论,谈不上高见。”
只是说话间,那人便来到了他们身前。定睛一瞧,却是张伯端是也。还是一身飘逸的道服,头脸比上次见他的时候略显邋遢。却更添了几分出尘的味道。
“怎么是你?”三人的疑问同时脱口而出。
张平书率先开口,大咧的说道:“前些日子,京城里的师叔伯们有急事相招,今日路过扬州,不想却碰到了二位兄弟。”
周晨和张贤,一边招呼他,一边忙倒出个地方给他做。张平书也没客气,道声谢谢后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他们让出的空位上。
两人招呼完,也相继落座,听了他的答话恍然道:“原来是这样。”
“这位兄台有礼了。”这小道士向来不知拘谨二字怎么写,冲着张婉婉就是一拜。
(新书上传,拜求各种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