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成昌之战【一】
说起新迁王王安,他人已经不在宛城,原因是因为王莽派遣了五子王兴名为游历凉、并、幽、冀四州实为釜底抽薪夺要王安基业。
“父皇,在忠孝仁义方面我可为典范,但为何你却还是如此憎恨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夜幕下,王安怎么都想不通为何老父王莽会像防贼一样防着他,更想不到的是除了弟弟王兴,叔叔王寻亦转道去了荆州将他刚建立的势力几乎吞噬的一干二净。
“五弟,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能待的地方。”
凉、并、幽、冀四州也就冀州势力复杂一些,某些人不满现状,私下投效了王兴,期盼着能得到封赏。
“三哥,我奉父皇皇御而来,退与不退不是你能做主的。”王安诈死隐世,悄悄的发展势力就说明他怕王莽,王兴不确定自己是否斗过王安,但能确定王安不敢杀他。
“五弟,听我一句劝,在这里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完全就是浪费时间。”王安对弟弟王兴可谓是敦敦教诲,奈何王兴就是听不进去,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六王匡得到了老父王莽的赏识,官升太师并且独领一军前去围剿赤眉军了,这妥妥的就是刷功绩冲太子的常规手法。
说到围剿赤眉就不得不提初次领兵的老六王匡,他为主帅,廉丹为副帅,率领精兵十万进击兖、青二州,这一路上王匡意气风发,时刻都做着自己隆登皇位的春秋大梦,结果被人伏杀了一次就变得疑神疑鬼,成天活在总有刁民想要害我的状态里。
“这群人神情恍惚,一定是想要害我,赶紧将他们拿下!”
“这小娘子看到我神情畏惧,一定有鬼,赶紧拿下送到我的营帐中,我要达旦审问!”
十万官军东进,王匡虽然有些轻视百姓生命但这本就是上位者的通病,问遍所有当权者都会觉得这没毛病,可就是这个圈内的潜规则给了赤眉军发挥的机会。赤眉别部主帅董宪献计,联合樊崇、杨音本部及索卢恢部一同编造故事,诋毁官军形象,更借鉴前些年童谣典故,自嗨一首歌谣,大致含义是:“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兖、青二州作为赤眉军的老巢,百姓早被土地加食物的组合暴击给折服了,现在自家日子好不容易过的舒坦一些,官军就跑来说自家过日子没按规矩来,均是不合法的,这种情况任谁也会有怨言。
有怨言又有带头大哥,撸起袖子就是干,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胆大且有欲望的百姓不是跑去了资敌就是夸张到偷官军粮草,王匡、廉丹起初还打着平息流言蜚语的念头,法外开恩释放了盗贼,可谁想迎接他们的不是感恩反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胆的盗贼,王匡、廉丹两人的耐心被磨没了,下令将士对偷盗行为杀无赦!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十万官军形象再度被赤眉军抓住机会丑化,甚至都被传成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了。
“我受够了,这群刁民简直无法无天,不屠之不足以泄愤!”王匡出发平乱前给自己立人设是以百姓安康为己任、并勤政、节俭、爱惜民力、从谏如流的形象,如今却被赤眉军丑化成荒淫无度、残害百姓的人渣。暴跳如雷的王匡下令大军急行无盐城。
无盐城是赤眉别部索卢恢的地盘,计划之初就是用来挖坑埋人的,城里百姓早早的被请离了,只留下一万余人的驻军及海量的可燃、助燃物。王匡、廉丹两人的兵力是索卢恢的十倍,按兵法记载,上策应该是围城,即能让敌军绝粮绝水,又能以逸待劳打击敌人援军,可王匡一路以来被赤眉军恶心坏了,压根就没按兵法来,直接对无盐城发起一番猛攻,打的索卢恢差点怀疑人生,若不是有几个谋士装扮的人一直提醒索卢恢这是战略部署,他恐怕连放火点燃无盐城这件事情都会忘的一干二净。
十万官军这才刚杀入无盐城,就见城中火光四起,火势凭着海量的可燃物、助燃物化作滔天大火,众多深入无盐城的官军来不及撤离以至于葬身火海。
“焚城!这伙贼人既然敢焚城!”这个时代打战还是存在一些规则的,像焚城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百年都难见一次,别看焚烧无盐城没伤及百姓,但王匡、廉丹两人均怒不可揭,待统计完大军折损后,他们下令大军改道西南,誓要将逃亡中的索卢恢部及负责接应的董宪部全部剿杀。
赤眉军逃亡梁地只是一个幌子,实则是暗渡陈仓再算上连还计这一谋略,十万官军急行血恨竟然没看出其中门道,以至于他们在成昌县遭遇了伏杀。
樊崇、杨音率领的赤眉本部,董宪、索卢恢各自的赤眉别部,连久未露面的扛把子力子都带了人马过来助阵,总计兵力与官军旗鼓相当。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王匡、廉丹两人可不认为乱民组成的杂牌军能和他们麾下精锐拼杀,随即一声令下发起了猛攻。
事以愿违讲的是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同时也是王匡、廉丹两人此刻的真实写照,赤眉军中有赤发天军、长刀军、力士营、重甲军四支精锐之师,分别属于樊崇、杨音、董宪、力子都四人……
说好的杂牌军呢?
赤眉军这四支精锐之师无论是战力还是应变能力都在官军之上,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蛮横的将官军割裂成四块,待王匡、廉丹反应过来时,却发觉大势已去,己方的攻守阵营完全被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