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课后之思

  一天的课业结束,方明等着一众孩子从学舍里欢欢喜喜的跑出来,已经是黄昏时候了。他来教授孩子,本来也没带什么东西,经书典籍都是藏在自己的脑袋里的,边讲边说,边说边讲,俨然一派大宗师的挥洒自如。从学舍离开的时候,手上便也轻快地许多。
  学舍的具体位置是在整个崔氏庄园的北园,这北园又分成三个部分,最里面的是花园,稍外一些的是族塾,最外层的是一片林场。如果仔细分别三者,林场是距离庄园十分遥远一些的,并不算是庄园内部的一部分,而是园子外的崔氏产业。大片的林场不但完全供给了崔氏家族工程造作的所需木料,还能够通过四处经营、转卖各道,得到不错的收益,整个庄子上上下下一年的人吃马喂,林场便已经足够支撑起来。
  如今虽然已经是清河的深秋时节,但今年崔府上的事情似乎格外繁多,对关于全庄上下吃喝用度的林场采伐一事,好像显得并不是那么精心了。方明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自己就住在林场东边不远的村子里,
  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风雨,看遍了大千世界的红尘浮动后,他终于在致士后选择回到了祖籍之地安居,图一个内心的平静安宁。其实,少年时候的方明也曾经满腔抱负,略带调侃和自诩向人说着,“明乎天下四方,所以名字叫方明”。可现在,他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虽然尚健,但“明乎天下四方”的雄心已然不再,只能辗转于书案之间,每日用些粗茶淡饭和清酒度日,怡然自得地“明乎方寸之间”了。
  从学舍走回村子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可对于上了年纪的方明来说,便有点十分费难了。学舍和花园与林场的位置不同,都是安置在庄园内部的。学舍在崔家花园的东边,或者说是一个镶嵌在花园里的明珠,其实,早些时候这里并没有族塾,这一点,从修葺一新的屋顶瓦片看来就可以知道,更何况,被聘请来到崔家教书之前,姜伯龙已经和自己详细说过这里的情况。
  “这些孩子虽然都是崔家的旁支,可有些确是连旁支都算不上。崔家将这些人都调来庄子上,给他们一个营生,管他们吃喝住用,说起来是周济同宗的大好事。可这事情越大,反倒让人觉得做的越隐秘。就连姜伯龙去拿着崔世烈的书信去聘请自己时,都含含糊糊的说的不那么清楚。”方明慢悠悠的走着,心里想到,“把这些孩子都团在一处,是为了他们能读书、识字,长大了能去长安、洛阳博一个功名。可是。”
  “崔家是几百年来的名门了。想要挑选几个族中人才去长安做官,那应该叫我去教几个或者一个可造之材,成算还能大些。像今日聚集了这么多孩子,被人佣书以来,那还真是头一遭了。”姜伯龙带给方明的聘礼格外隆重,但这不是让方明答允来庄上授书的第一原因,最主要的,是姜伯龙有崔世烈的书信在手上,崔世烈的信写的很是谦卑,尽管已经是堂堂清河崔氏宗族的族长,但信里还是处处对自己以晚辈自居,言辞恳切,谦恭自守,还时不时叫方明务必念在上一辈的交往上,来到庄上授课。
  “这个崔世烈有些意思。”方明颤颤巍巍的走着,一排排的工整崭新的学舍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他的身影被黄昏中的暗淡的夕阳拉扯的长长的,仿佛有什么不愿意要他离开的东西,“‘遍育崔氏英杰,以报圣明天子。’话是说的漂亮,可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可就谁也不知道了。”
  “不过既然是说了遍育崔氏英杰,那姜伯龙的侄子是怎么混了进来的?”方明有些费解,姜伯龙并未和他提前说过此事,“要说是他瞒着崔世烈,暗自安排进来的,姜伯龙只怕不敢,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过是读读书,纵然是在崔氏族塾里,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了?姜伯龙好歹也是这庄上的管家,要给侄儿请一个上好的师傅,那也不是什么难事。”
  离开学舍越来越远,顺着石板小径一路向前,路便好走了许多,眼看就要到了进来庄子时的那个花园了,“嗯。是这里。”方明在心里自言自语着,心想自己还不算糊涂,以后不需要崔家庄子的仆人引着,也能自己找到来去学舍的路径了。
  其实,今日一早来学舍时,本来姜伯龙叫人准备了轿子,可方明坐了一会,进了庄子大门便执意不肯再坐,一来是花园属于崔庄内院,纵然崔世烈盛情邀请,自己也不好一味以长者高傲自居,端坐在轿子里穿梭无忌,二来他想着此行可能要在崔庄交上数年,人情冷暖难测,自己终不成坐上几年的轿子,三来时下轿走走,自己也好认得些许路,免得被人笑成是老糊涂了。
  “花园和族塾算是北园的内层,当是供崔氏大宗亲眷观赏游玩、接待宾客所用。这给孩子们上课的学舍设置在这里,显然不是随意安置的,至少从学舍的位置看来,崔世烈对这件事情十分上心,这一点,和他在信里说的一样,倒是假不了的。”方明站定脚步,眼见要走进来时花园的口径里,慢慢缓了口气,昂首向着四周环顾,“花草树木虽然凋谢了一片,但山石的布局仍是绝佳的,崔世烈园艺颇精,这园子都是自己布就。外人都传清河崔家入唐以来,官运衰微,几代没有出过庙堂上的大人物了。这话虽然不假,可是这般偌大的家业、威名,未必便不能有重振之时,单单从这假山布局的雄浑气势,便耸然间有一股傲气,了不得,了不得啊。”
  “只是他聚来的这三十多个孩子,大都是平平无奇的。纵然精心施教,未必能有结果。”方明摇头暗叹,“倒是那个叫崔明和的孩子不错,若是悉心栽培,将来或有所成。遍插柳枝,只成一株。不知道好事还是坏事啊。”他想着,见夕阳的光辉更加黯淡了些,便找准了路径,准备从花园的北边口子出庄,抬起脚来要走,听得身后有人追上来喊道,“方老先生,留步!方老先生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