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道阻且长 二

  公元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春天,第八世格嘉活佛降生在青海塔尔寺西约28公里地方一户普通的藏族农民家中。这户人家的祖先虔诚的崇信佛法已有上千年的根基,活佛的双亲每天晨晚都要供香磕拜佛菩萨,活佛五岁时,被塔尔寺认定为第七世格嘉活佛的转世灵童,并迎请到寺院出家。
  塔尔寺座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是大西北的佛教中心。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文殊菩萨在《大慧妙吉祥文论》中曾预言:“从东方方向将出现一位显密合修的教主,名宗喀巴,未来清净胜地圆满完成狮子吼如来正觉。“这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大师诞生时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根深枝繁长出10万片叶子,每片叶面上呈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塔尔寺始建于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至1577年{明万历五年}建成弥勒殿,寺院形成规模。
  塔尔寺作为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设四大学院,规模宏大,历史上有80多位转世活佛,鼎盛是寺僧达五千多名,1940年活佛到寺时,有寺僧两千多名。格嘉活佛是历史见证者,亲眼见证了许多大事,见证了沧桑巨变、改朝换代。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8月,jiangjieshi、宋美龄一行到塔尔寺参观;1949年8月,第十世班禅大师在塔尔寺举行了坐床大典;1950年10月,中央慰问团由沈钧儒副主席带领,来塔尔寺慰问,带来了、、的祝福题字;1951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访问塔尔寺;1954年3月,存放在塔尔寺的成吉思汗灵柩从塔尔寺移顺内蒙古,塔尔寺众僧举行了起灵大祭。
  格嘉活佛天资聪慧,在这座历史悠久、历代高僧辈出的古刹中,在诸多大德恩师的精心栽培下,从一名转世灵童成长为一名贤正善良的年轻活佛,精通藏、蒙、汉语言文字,佛智圆明、德行谨严。22岁的活佛被众僧推举为塔尔寺第103nda法台。活佛就任法台时头戴桃形黄色法帽的照片至今还供奉在塔尔寺大经堂正中法座上,那英俊、慈悲、威严、谦和的法相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驻足顶礼膜拜。
  1958年,第八世格嘉活佛因塔尔寺dafa台的特殊身份而蒙冤入狱,直至1979年gfan释放,他在监狱中忍辱修炼了21年。
  1979年是一个春天,中央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第八世格嘉仁波切获得新生。
  1982年,第八世格嘉仁波切遁入深山,闭关坐禅。活佛静坐深山,杜绝人迹,祈寒溽暑,无日不参,十一年方得大彻大悟。直至1993年,闭关苦修十一年的苦行僧方才走出深山。我有时候会想,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他们所受的教育、所读的书、所过的生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同样都诞生过很牛的人物。那么这样说来,没有一本书是必须要读的,没有哪本书可以号称是成功必备读物,敢说“不读我就成不了材”。
  甚至不读书都不耽误成才,原始部落里的长老,亦有通天的智慧;古今中外大字不识的开国皇帝和将军也有不少,照样牛b轰轰,干翻一群书呆子,我是不识字,但我能做事;墨水喝得多,文采斐然,但什么事儿也干不成的“文豪”亦大有人在。
  这说明什么呢?
  首先,真理是无处不在的,它在万事万物的脉络中,它蕴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它如影随形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你能不能看到它,就看你的悟性了。真理可不光是书上有,如果非说有一本必读之物,那就是生活这本书了。而且这些大咖们最终都悟出了差不多相同的道理,抵达了相同的境界,正所谓事物的最高领域都是相通的。正如《心经》所言,“三世诸佛,依波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最终都要走到这一条路上。其次,学而不能致用,不能知行合一,就像“一头骡子驮了一背的书一样”。当然要按含量讲,书海中的智慧结晶还是很多的,但是你要会选会读。
  追求单纯学识的堆积,没有意义,这个世界上有过那么多人,说过那么多话,做过那么多事,没有人能全部记得。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知识的堆砌,没有灵动的头脑,充其量也就是一台电脑、一本百科全书而已。
  只有文采却没有真知的文字,也没有多少意义,往往感叹过后,什么也记不得,如同一件外表华丽却不挡风不保暖的袍子。虽说真理无处不在,所有的东西中都有真理含量,但要是含量太低,性价比太低,也就不值得我花这个时间。
  最后,每个人最根本的老师其实是他自己,你是你自己真正的老师,因为一切终归是你选择的,你选择看这本书还是那本书,听这个言论还是那个言论,选择跟张三还是李四做朋友,选择相信谁相信什么……一切都是你选择的。你这个老师若是个清醒的明白人,那么你看什么都明白,同样一本书、一场讲座,有的人能获其主旨,有的人就迷于旁枝;你若是个迷糊鬼,哪怕一本世界上最好的书摆在你面前,也是无用,佛经你也能读出魔经。
  无法获取真意,以我目前的观察,有以下原因:一、无法把握整体意思,抓住只言片语,就开始断章取义,就仿佛听外文时忽得听懂了几个单词,就以为会了整篇的意;二、夏虫不可语冰,仆妾眼中无英雄。如果他完全没有相似的体验,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作者在说什么,那远远超出他的意识领悟范畴;三、封闭的心灵。这大概是根本因,他的头脑被先入为主的东西填的满满的,滴水不进,自以为正确以至于不需要在听取任何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