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应芙蓉手脚利落的起了灶,将大锅烧热,准备榨油。
  将猪板油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扔进开始冒烟的大锅中翻炒,翻炒了几下便滋滋出油,等出了些油后便没有再继续翻炒,将所有的油块归拢了下,便放着不管了。
  随手翻出之前还没做完的小簸箕,坐在灶前一边看火一边编织。
  应芙蓉的手很是灵巧,除了绣花画画,她还经常会编织些竹制品拿出去换钱。除了簸箕,还有竹筛子、篮子,虽然样式比较普通,但因着是些日常的用品,且价格不贵,倒也能赚个几文钱贴补家用,这空闲着能换几文钱做家用也是顶好的了。
  应芙蓉手指翻飞,不到一会儿,就把原来剩大半没做完的小簸箕编造好,只见一个小巧的簸箕出现在应芙蓉的手上,应芙蓉把编好的簸箕放进大盆中浸泡着,竹子泡软后再晒干,耐用一些。
  簸箕有很多种规格,款式也有很多种,像应芙蓉现在手上的,就是比一般的瓷碗大上一些的,这种规格的小簸箕是一文钱两个,可以用来装些馒头,花生之类的干货。
  比这还大上一些的,这种则要一文钱一个,可以用来装瓜果蔬菜。除了灵巧些的,应芙蓉还会编织大件,这种则是有需要的人家下订了才会做的。
  见时间还早,应芙蓉又拿出两条在水里泡软的竹片,开始做下一个。等做了四五个小簸箕后,油也榨得差不多了。
  应芙蓉去掉灶间的柴火,去小厨房角落的瓦缸里掏出一团自己腌制的咸菜,细细的切好放入瓦罐中,将缩成一小块的油渣用竹筛子捞了起来放在咸菜的上面,放上一勺水,盖上盖子,在另一个小灶上煨了起来。
  跟油渣一起焖煮的咸菜特别美味,炖的时间长些,那咸菜有股子香甜味,很是好吃。
  应芙蓉将咸菜煨上,这才拿出专门盛放猪油的瓦罐,小心的将榨好的猪油盛进罐中,每盛上一勺便能听见热猪油进罐的清亮声音。一小瓦罐的油,省着点,可以吃上大半年。
  占在大锅上的那一层油,应芙蓉也没有浪费,快速的揉了黑白相掺的面粉,就着猪油摊了一张大大的饼子。
  这个时候,麦子的产量不高,精细的白面售价高昂,普通人家多半会买一个黑面跟白面掺和在一起,这样既实惠,口感又不会太差。
  将摊好的大饼取出,在锅里放了小半勺水,等着烧开。取出的大饼切出两半,一半放进了篮子挂了起来,剩下的一半,切成了小块,扔进已经沸腾的水中,煮成面疙瘩。
  宁芳回来的时候,中午的饭食已经做好了,宁芳洗过手准备将两碗放了咸菜的面疙瘩汤端到了小院的石桌上。
  院内有一颗高大茂盛的相思树,葱葱郁郁的。微风吹过,会发出簌簌的声音,煞是好听。太阳透过茂密的树叶,星星点点的洒落在地上。
  相思树下摆着一张圆形的石桌,石桌周围有4张圆石凳,正午时分坐在这里,相思树正好可以遮阳。
  应芙蓉擦着手跟在宁芳的后面,抬手遮住刺目的阳光,说道:“这会儿的太阳正毒呢,我们要不进屋里吧?”
  “没事,树下有阴影,还有一丝微风,乘凉将好。”宁芳端着两碗烫手的疙瘩汤,走得飞快,不过几步路就到相思树下,将烫手的碗放在石桌上的相邻的两个位置上。
  应芙蓉取下围兜坐下,说:“相公今日回来得晚了些。”
  宁芳将筷子递给应芙蓉,回道:“嗯,今日府里的事情比较多。”宁芳等着接了筷子后,也在石凳上坐应芙蓉了下来,捧起碗先喝了口汤。
  宁芳给应芙蓉竖起大拇指,夸道:“嗯,娘子煮的面疙瘩真好吃!”夸的应芙蓉有些不太好意思。
  吃完午食,宁芳也没去歇息,趁着应芙蓉将碗筷收进厨房清洗,自己也进了厨房将厨房里泡着的竹片给端到了相思树下,坐在石凳上也做起了小簸箕。
  应芙蓉做小簸箕的手艺,还是跟着宁芳学的。
  宁芳家是以做竹制品为生的,小时候宁芳时常跟着父亲一道编制,久而久之,竟做得比韩父好。后来韩家父母去世,宁芳便带上应芙蓉到了京城,一开始也是靠簸箕的手艺混口饭吃。
  “相公,你去歇息吧,这些留着我下午再做。”应芙蓉将中午的碗筷洗净,看到宁芳还在相思树下做着小簸箕,不由得出声劝道。
  “没事儿,这天气燥热得人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外头凉快凉快呢!”宁芳头也没抬的,继续手上的活计。
  应芙蓉笑着应了声:“今年是比往年要热一些。”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