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自信

  父子俩短暂相聚又匆匆分别。晚上,张宁站在正院门前,望着张勇黑沉沉的卧室,轻轻叹了口气。张勇是他这一世唯一的亲人,他这一去,又得许久才能相见,好在有利器在手,倒不用太担心他的安危。
  夜晚起了风,吹动张宁衣衫的下摆,让他和身影显得有些孤单。
  清儿心疼地道:“公子,回去吧。”
  原主的记忆和他对父母的记忆慢慢重叠在一起,思念的思绪更加浓了。良久,张宁才道:“备车。”
  …………
  悠悠一袭粉红衣衫,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她感觉到张宁情绪不高,接过绿萝手里精致的茶盏,放在张宁面前,道:“安乡伯这一去,必然建功立业,你不用太担心。”
  我哪里是担心,我是缺乏父爱。张宁无声自语,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这茶是陛下赏的?”
  这茶和他这两天在乾清宫喝的茶口感一模一样。看样子朱祁镇很疼这个堂妹,有好东西马上派人送过来。
  悠悠道:“陛下赏了两罐,我喝了觉得还好,不知道你喝过没有,特地让绿萝在你来时泡上。陛下赏你了吗?”
  “赏了两罐。我给家父了。”
  张勇珍而重之放在包裹里,主要是皇帝赏的,有面子。张宁估计他会在蒋贵面前显摆,然后分一罐给他。
  悠悠吩咐:“绿萝,没拆开那罐交给任荣。”这是要均张宁一罐了。
  “不用。我到这里喝就行。”张宁笑微微道,有她陪伴在侧,不再感到孤单。一句话,他在这里找到安慰。
  悠悠没坚持,道:“安乡伯走得急,父王没来得及和他叙旧,懊悔不已。不知道安乡伯什么时候回来?只怕父王没机会和他一块儿喝酒叙旧。”
  郑王得知张勇回大同,急得直跺脚,两家什么时候订亲还没谈呢,怎么就回去了?他可是要当公公的人,怎么能不主动提?
  他和悠悠抱怨,悠悠道:“父王也快回去了吧?”
  郑王不可能久在京中,迟早得回藩地。
  “你皇祖母想多留为父一些时日。”郑王淡定得很,显然和太皇太后提过,太皇太后也同意了。只要她同意,皇帝肯定不会放他回去。
  悠悠当然希望父王留在京中。不过,张宁过来时,她还是婉转地抱怨了一下,只是不知道张宁是不是听得懂。
  张宁眼眸转了转,秒懂她的意思。郑王和张勇有什么好谈的?肯定是要谈两家的儿女亲事。张勇没找郑王谈,是因为太皇太后有话在先,必须张宁三年内封侯,悠悠才能下嫁。既然条件没达成,有什么好谈的?
  他故意装傻,道:“家父确实走得急。这事怪我,我没提前跟他说要运送‘雷鸣’去大同,要提前说,他肯定会先行拜访岳父。”
  这话听起来更像客套。悠悠白了他一眼,道:“陛下有征伐瓦剌的打算吧?你扣下瓦剌使者,难免挑起战端,就不怕史书上记下一笔?要是胜了还好,万一败了……”
  败了,史书上的评价就不好。何必拿自己的名声替皇帝背锅呢。这事发生后,悠悠好几次想提醒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事情已经发生,多说无益。
  “怎么会败?”张宁自信道:“告诉你也无妨。这些天,顾淳和刘念天天顶着烈日训练军士,匠人们不顾有被炸伤的危险,没日没夜研究‘雷鸣’,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一战吗?有利器在手,我们怎会败?”
  悠悠关切地凝视他:“战场瞬息万变,怎能只靠利器?”
  “我知道。”张宁道。原来的历史轨迹上,由王振指挥的军队在土木堡遭遇也先的骑兵后,神枪营来不及放一枪,大炮来不及发一炮,便被瓦剌军冲垮,人人自顾不暇。他不是王振,怎会犯这种错误?
  “阿宁,陛下一直有征伐瓦剌之心,你可别被他带歪了。”朝臣们在张宁以一篇征伐瓦剌的策论通过校阅后才明白皇帝的心思,悠悠却是在和朱祁镇闲谈时亲耳听他说出平服四海的雄心壮志。她担心张宁一时头脑发热,被朱祁镇影响,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锅。
  “我同样有征伐瓦剌之心。我们志同道合。”张宁微笑道,眼眸中闪着光。
  这种事也能志同道合?悠悠瞪了他一眼,道:“你和陛下都不曾统领军队。”这是她担心的主要原因。君臣俩都太年轻,又不曾上过战场,却一心挑起战端,能胜得了吗?
  “朝中有的是良将。”
  悠悠极有神采的眼眸亮如星辰,道:“你会将军士交给臣中良将指挥么?陛下肯答应?”朝中不乏南征北战的良将,她这不是担心君臣托大吗?
  “会。如果陛下不肯,我会劝陛下。这点你放心。”张宁道:“你夫君不是傻子,哪会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人家自然知道。”悠悠眼波流动,语气温柔,烛光下柔声似水,哪有半点郡主的样子?
  张宁趁机伸出魔爪。
  …………
  格斯尔唉声叹气地上马,只觉背上的国书有如千斤重,快把他的腰压断了。他觉得,如果没有意外,他很快会在明廷京城和巴图会和,就是不知道巴图还在不在?
  也先本来打算趁未曾到白灾肆虐的日子长途奔袭拿下朝鲜,但是使者被扣,这面子搁不住,只好先按下奔袭朝鲜的事。
  不过,他限格斯尔半个月内必须赶到明廷京城,自己则调兵遣将,这些天不停做部落头领的工作,毕竟朱棣给他们的祖先血的教训,和明廷交锋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部落头领们顾虑重重,也先恩威并施,还是有些部落不肯出兵,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夜晚带兵把这些部落灭了,以此威慑其他的部落。
  灭了两个部落之后,其他部落总算老实了,同意派兵。
  忙完出兵的事,也先才抽空看望史大成。
  他还没走到史大成居住的帐篷,便听到朗朗读书声,不由停住脚步,问随从:“这人带来的东西还留着?”
  书可是好东西,怎能不收缴回来?
  随从明白他的意思,道:“他没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