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箩衣离开

  “梧桐,我是真心喜欢你。”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甜言蜜语了。刚开始见到你的时候,你跟一个木头一样不爱说话。”
  “那是因为没遇到你,这些话你要我跟谁说?”
  梧桐能感受到那温暖的鼻息,
  “你要等我,等我下次再来凤凰山,就是来娶你的那一天。”
  今天真的是个好日子,不仅箩衣找到了心中所爱,梧桐也有了龙颜的承诺。
  “好。我等你。”
  说完,龙颜一个轻轻的吻落在她的唇上,蜻蜓点水一般。因明日还要早起赶路,梧桐便下山回了梧桐小屋。
  未央迟迟没睡,脑中还是昨晚他和汐儿发生的荒唐事。实在睡不着,便打开窗户,恰巧看见梧桐从凤凰洞回来。等梧桐进了房门之后,他便推开自己的门,眼神充满仇恨嫉妒,心想,为何我陪你这么多年,却抵不过才见几次面的龙颜?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便都早早地起了。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个重大的日子。龙颜他们趁着天亮早点出发,约摸着第二日中午便可到达。箩衣眼睛红红的,有些肿,大概是昨晚哭过,梧桐走过去拉着她的手,接过她收拾的包袱,
  “箩衣,我帮你背到山下。”
  其他人也准备出发,跟婆婆告别了之后,梧桐和未央送他们到了凤凰山的脚下,再走了几里地,就到了东海,虽然依依不舍,但终归还是要走的。因为箩衣法力不高,所以他们三个人乘坐了一个竹筏,箩衣上了筏之后,眼泪就刷刷地落了下来,喊着梧桐和未央大哥的名字,一直挥手。
  “姑娘,未央大哥,你们好好保重啊!”
  梧桐和未央也朝箩衣挥挥手。梧桐期盼,箩衣可以好好的,龙颜也可以早些实现他的承诺。看着他们越走越远,几人也便不再送了。梧桐和未央沿着原路,往回家的方向走着。未央似乎心情好了许多,大概是看龙颜走了,汐儿也走了,只剩梧桐和他二人。
  梧桐的心情却有些低落,未央安慰她不要想太多了,他说箩衣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没想到几人中间,年龄最小的箩衣反而先嫁与他人,而梧桐和未央的情路却曲折坎坷,不知道何时才能修成正果。只希望他们此次回墨松山的路上不要遇到大风大浪和阴雨天,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过只要有龙颜在的地方,总感觉很安全。希望他能护着箩衣和元翊,保佑他们一生平平安安的,这就是梧桐心中所想了。
  梧桐所相中的龙颜,是那种遇到合拍的人就可以,天上地下,妖魔鬼怪,各式各样的奇闻异事都会与你说。要是遇到不合拍的人就会少言寡语,却也有基本的礼数,不失墨松山神龙族的威严和礼数。
  对于他肩上的责任,他一直都很清楚,魔族一日不除,他难得安稳,墨松山也难逃一劫。可是几个月过去了,魔族的实力逐渐强大,又多能人异士,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战速决的,唯有慢慢来,急不得。遇事认真冷静,庞然大气,这也是为什么龙族大公子的地位在龙族如此之高的原因。
  这次来,龙颜与梧桐说起,小时候,他就被他爹派去西海降妖伏魔,曾经有一条大的水蛇妖在海面上与他大战三天三夜,他使劲浑身解数,一人孤身周旋,最后他锲而不舍,勇猛无前,将水蛇妖斩杀,并将水蛇灵丹带回了墨松山,交予神医,炼成了几副上好的丹药,救了数位在外作战受了重伤的将领。小小年纪,实在是功不可没。但是他的父亲对他确实非常严厉,即使有这样的功劳也只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所以如今的龙颜早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他也因为这些年不断历练,功力逐渐深厚,直到后来太宗仙人路过墨松山的时候,发现这山中有一股十分强大的灵气。故而一路寻到山上,发现那灵气来自于少年龙颜,便向龙逍远要了龙颜做徒弟。可能天意自有安排,他在拜师太宗仙人之后,便又认识了蓝心。
  与其说蓝心是孤儿,不如说她是太宗仙人在山下捡到的弃婴。那时候蓝心比龙颜小一些,浑身穿着沾满泥土的脏衣服,手中紧握着一块白玉,那玉寒气逼人,晶莹透亮,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太宗仙人见此,想着这个女孩一人如此孤单,日后不知该何去何从,便收下了蓝心这个徒儿,一直带在身边,直至太宗仙人仙逝之后,蓝心不愿留在秀山,便追随龙颜去了墨松山,一呆就是几百年。
  龙颜因为年长些,便时常照顾蓝心,蓝心日久生情,慢慢地对龙颜有了男女之情。龙颜却只是将其当做像汐儿一样的妹妹照顾,也不曾想与其发生些什么。倒是蓝心,时常在龙颜爹娘那里献媚,日渐博得他们的芳心。大概蓝心也是缺乏安全感,一个孤儿跟随龙颜来到墨松山,若不为自己争取一席地位,日后岂不是要被人人践踏?
  况且嫁给龙族大公子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那大概也成了她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大事。龙颜讲了很多关于他小时候的事,梧桐听得不亦乐乎。
  “不妨说说你小时候?”
  梧桐现在还不便告知龙颜自己的身份,便只是说了她平日里如何在凤凰山上生活,每天靠打猎摘果子为生。至于如何遇到未央和箩衣,也都跟他一一说了一遍。梧桐整天与妖生活在一起,习性难免顽劣些,性格也格外活泼些。他常日与那些长老将领议事,自然要稳重些,才能彰显威严。二人有些不同,却心中都有大义,行事向善,遇到对的人便为其奋不顾身,生死相随。这也许是他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原因之一。
  对彼此了解的越深,才发现,原来这二人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更加谈得来,越聊越觉得好似两人早已认识千百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