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选妃
隔日,季清樱正和俞惠淑翻看愈伯南送的礼物,前面小厮来报,让她们出去接旨。
母女两人联袂来到前厅,皇帝玄仲恒身边的大太监顾公公,手里拿着一柄拂尘等在里面,苏氏和季清茉还有季清武等人都已经等在那里了。
季清茉仇人似的盯着她们母女,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了。
众人跪下接旨,大概内容就是让季清樱和季清茉三日后入宫参见选妃,顾公公公事公办,宣旨后就走了。
季清茉慢慢走到季清樱面前阴阳怪气的说:“姐姐,太子和皇子选妃,都是要求美貌和才艺双全,就姐姐那点才艺,恐怕不够看吧,皇后娘娘可是刚刚给了你凤钗步摇和羊脂玉的镯子,你可别到时候给皇后丢了人。”
“哈哈哈,”季清樱轻笑几声,讥讽到,“妹妹这话可错了,太子和皇子选妃可不是青楼选花魁,光有美貌和才艺就够了,你觉得一张好看的脸加上出众的才艺是什么?那是青楼花魁,太子妃和皇子妃可不是只有美貌和才艺就够的,还要能管理府邸,驾驭下人,弹琴弹的好不过就是取悦他人的一种手段,比如夫君。”
“你……你……”季清茉被对付比作是青楼花魁,气的小脸发白,抬手就要打人,被苏氏拦住,愤愤的走向愈惠淑质问:“姐姐就是这么教导女儿的吗?阿茉只是好心提醒,她可倒好说我的女儿是青楼花魁,还有没有规矩?如此诬蔑自己的妹妹,还有没有一点姐妹之情了?”
“阿樱,你有说过阿茉是青楼花魁吗?”愈惠淑不急不躁的扭头问过去。
“母亲,我可没有这么说,是她们自己说自己是青楼花魁的。我只是打个比方,她们就揽到自己身上去了,能怪谁?”还不是自己蠢?
“阿茉是京城四大才女之首,大家公认的京城第一才女,应该能听明白阿樱话的意思吧?”愈惠淑淡定的瞥了苏氏和季清茉一眼,拉着季清樱就回了扶柳院。
母女两人接着看愈伯南带来的礼物,除了一些贵重的首饰衣料以外,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装的是两个淡绿色的玉瓶,盛的正是寒莲凝露。
“阿樱,你舅舅听说我身子不好就特意给了这个,这里面的寒莲凝露每日一滴,强身健体,不出半月,娘的身子就好了,再也不会病恹恹的。”
季清樱最大的愿望就是母亲能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情不自禁的抱住愈惠淑:“那就太好了,要不女儿还担心去天凌的路上母亲扛不住呢,母亲可要记得每日用。”
“那是,昨晚就已经用了一滴了。”愈惠淑放下瓶子,打开另一个手臂长的盒子,是一把晶莹剔透的白玉笛子,尾端还系着蓝色璎珞。
季清樱拿在手里,手感温润:“是暖玉,舅舅银子可真多,一把笛子都用暖玉做。”放在嘴边吹了几下声音悠扬悦耳。
“你喜欢就拿着,闲暇时吹一吹。”
将礼物都看了一遍,母女两人叫了马车一起去杨府,今日愈伯南会带着众人去杨府聚一日。
***只有正妻一人,没有小妾,原因是他就是庶出,自小看多了妾室和正妻之间的明争暗斗,也看多了自己母亲所受的苦,从成亲之后就带着母亲和妻子独立开府,远离家族纷争,虽然俸禄不多,一家人倒也过的其乐融融,比季文英的日子还要滋润。
杨府面积不大就三进院子,夫妻两人和母亲以及两个儿子各住一个院子,两儿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就买下了隔壁荒废的院子,建造了更大一点的院子给两个儿子以后成亲用。
愈伯南和愈子夜没有丝毫嫌弃的意思,大大方方的转了一遍府邸,用了午膳,离开的时候都是傍晚了
季府门前,季清樱和季清茉各站在一辆马车前面,季清茉一袭淡绿色云锦缠枝刺绣长裙头上是一套玉兰花头面,衬的整个人娇媚明艳。
季清樱则是一袭浅水蓝天蚕水纹锦缎长裙,是愈伯南带来的衣料,愈惠淑命人加紧赶制出来的。这种衣料在阳光下就如同一湾海水,波光粼粼,夺目耀眼,在暗处就是普通的水蓝色面料毫无波澜。
还未说话,光是衣服就将季清茉压了一头,季清茉狠狠瞪她一眼,冷哼一声就上了车,季府的两个女儿,一个明艳一个端庄。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来到宫门前,一下车就吸引的其他贵女的注意力,尤其是季清樱独一无二的衣料,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皇宫门前人山人海,世家贵女来了百余人。
季清樱暗暗思量,皇家选秀果然规模宏大,若不是皇后提前定下了她这个儿媳妇,她真的没有信心,各家贵女都打扮的花枝招展,或明艳、或妩媚、或俏皮、或冷艳、或端庄、或贤淑,总之什么风格都有。
所谓各花入各眼,谁知到皇子们喜欢哪个风格的呢。
相熟的姐妹都凑到一起诉说着自己的紧张和兴奋。
季清茉名声在外,一下车就有几个女孩围了过来,拉着她到一旁的阴凉里闲扯,季清樱相对好友少一些,看到阁老家的孙女冲她摆手就走了过去,加入闲聊的阵营。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嬷嬷来招呼大家,按照名单顺序排好队依次入宫。
季清樱排在季清茉前面,在领路嬷嬷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御花园莲花池中央的小岛上。
通往小岛的路是由一块块不大不小的石墩组成,每块距离下一块都是不远不近的一步之遥,看看数量,足有三四十个之多,大家看到眼前的情形不由的一愣,纷纷开始抱怨,这怎么能过呢,难道就没有船渡大家过去么?
抱怨声中,早有胆大的女子抬脚过河了。
女子穿着罗裙不方便,大家各自提起罗裙,小心翼翼的大步迈过去。
一些胆小的畏缩不前,被直接淘汰,还有一些过石墩的时候体态不稳跌入水中,石墩两边有内侍站在小船上随时准备救人,一会儿的功夫就救起来七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