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平定 下
在搜刮了财富之后,李政直接下令处死所有不肯低头的反对势力,还有就是要对苏毗王族和吐蕃王族要进行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李政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有活的人,来扰乱自己一统高原的大业的……
孙波城破,那些昔日里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彻底倒了血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已经被烧成了废墟的孙波城,没错,就是被烧成了废墟,李政为了绝了两国复起的希望,直接下令烧掉了孙波城这座高原雄城。
至于吐蕃旧都秦瓦达孜也没有逃脱孙波城的命运,因为强势的李政不会给吐蕃一丁点复起的希望的,他要把吐蕃在这世上的印记彻底的抹去…
在李政的无情打击下,原本的吐蕃和苏毗的贵族们能幸存的不多,也只有提前投靠了海西汗国和几家民愤极少的贵族得以幸免,只有原本的吐蕃大论娘芒布杰尚囊还有噶尔东赞等几家识时务的贵族逃过了这一大劫,娘芒布杰尚囊和噶尔东赞这两位原本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果然是人精,见海西军势不可挡,吐蕃已经是冢中枯骨,他们很识时务的投降了,另外李政也知道这两位的能力,知道这俩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就对他们还有他们的家族给与了庇护,这才让他们逃过一劫。
在平定了吐蕃还有苏毗之后,李政一边从海西调集政务人员前来稳定局势,一方面自己亲自上手处理新占领的土地的政务,,他把一些日常事情的处理办法全部叫他的亲卫整理出来刊印成册,然后从那些被解放的奴隶和百姓中间挑出一些威望较高身家清白对自己忠诚的人出来,然后一起组织起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把他们放手下去管理其他地方的政事。至于像娘芒布杰尚囊还有噶尔东赞这样投靠过来的旧贵族,李政决定在没洗好脑之前,只会把他们当牌位先供起来,什么时候考验过了什么时候重用,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心里始终怀着那个吐蕃国,那就是一颗大炸弹啊,不过李政有信心将这两位人杰纳为己用,要是连这都办不到,那他这个穿越客是不是有点不合格?
在初步稳定下来之后,李政就把目标投向了西边的象雄国,李政这个人吧,算得上熟读兵书,他的每次军事行动,都是谋而后动,兴雷霆之兵,成压城之势,兵锋所指如沸汤泼雪,顷刻披靡,而面对一个属民百万之众,胜兵十余万,国势极盛的象雄国,他该咋办呢?
眼下的海西国,要是翻开地图的话,就会发现与历史上乡下干部的吐蕃极为相似,如今的海西国的疆域东部、北部接壤的是隋朝。在他迎娶了光化公主杨若惜之后,杨二皇帝陛下颇为照顾这个新投靠的小弟,他们之间关系相当的友好,使节互访连踵而来。更何况李政是个穿越客加之在隋朝生活过,他深知隋朝实力强横,就算很快要天下大乱,也远非一日可下,保持和杨二陛下的友好关系更符合他的利益。
而向南翻越喜马拉雅山和泥婆罗毗邻,虽然泥婆罗国力孱弱,但是潮湿的气候令他手下这支一高原土著为主的军队极不适应,他知道一时半会也没多少好办法,只能暂时饶过尼婆罗了。
只有在其西方的象雄国地广民多,适宜征伐,若是征服象雄之后,就可以占据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打开和中亚交流的管道,这才是最符合他还有海西汗国的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个象雄国,却极不简单,要知道象雄王国(汉史称羊同)曾是西.藏地区最强势的国家,甚至可以没有之一。在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特征,拥有自己原生的宗教系统——苯教(也称苯波教),发展出了高等级的本民族文字——象雄文。
她的版图最西端是大小勃律(吉尔吉特,即后世的克什米尔地区),从勃律向东南方向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包括后世的印度和尼泊尔的一小部分领土。北邻葱岭(帕米尔高原)、和田,包含今天的羌塘无人区。东边界最大时与苏毗接壤,包含后世的那曲、安多区域的一部分。从这一版图可以看出,象雄西接中亚诸国,北临西突厥,南接天竺、尼婆罗,东连最近崛起的海西汗国,可以说象雄是处在几大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处在文明交汇处的象雄,除了坐拥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财富外,其文化也在和周边文明的交融中繁荣发展。发源于象雄的苯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融合了周边信仰的理论。其初始,便隐隐有中亚祆[xiān]教(拜火教)的影子,苯教中有关光明与黑暗的世界二元论,几乎与祆教世界观别无二致。更不用说幸饶弥沃所创立的雍仲苯教,与藏传佛教所存在广泛交融,乃至几乎难分彼此。另外象雄也是西藏地区最早和中原发生联系的国家,《隋书西域传》记载:象雄曾于隋文帝开皇六年遣使赴汉地朝贡,只是“其后遂绝”…………
李政认为虽然象雄国很强大,但问题是这个国家在强大也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和自己的海西汗国一比,全方面的落后,如果非要说有啥强过自己的话,李政认为那就是这个象雄太富庶了,战略位置太重要了,这简直就是三岁小儿,持金过市,逼着老子去搞他们嘛,他们虽然拥兵十数万,但只要计谋策略到位,拿下这个高原强国不是做不到。
“李迷夏啊,李迷夏,乡下干部还没出生就被老子给弄没了,如今你的对手变成了我,你会怎么面对我呢???”李政摇了摇头,有些好笑的想到,“乡下干部都能弄掉你,老子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