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三轮车
祁老先生说完拍了拍宋时初肩膀,说完起身大步走了。
这个时候,跑的快的就是赢家。
剩下的卫太傅看一眼宋时初,突然反应过来,起身也要跑。
但是,老胳膊老腿的,哪儿有宋时初反应快。
刚起身就对上宋时初的脸,干咳一声:“宋丫头……”
“呵呵。”宋时初闪开,没有继续为难卫太傅,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在桐城教书育人,即使是村里那些狗蛋牛粪,太傅也是一视同仁。
演讲就演讲。
那些需要冠冕堂皇的交给其他人,她就上去总结一下。
最后来一句为了大胤崛起而读书。
宋时初回到书房,将修改过的地图重新描绘一番。
此时。
京城里。
千羽公主收到皇上下来的圣旨,整个人都是呆愣愣的,她要嫁给顾景修?
这个事情她从没有想过,甚至,还以为自己最后的结果是要嫁到塞外跟那些大胡子不洗澡的人成亲,但是竟然是顾景修。
顾景修啊!
“公主,婚期就在元宵,而且他们在正月初六的时候已经将高家的高云迎到府邸,做了小妾,这太不给您面子了。”
“是啊,太不给面子了。”千羽公主放下手里的圣旨。
但是,她一个女人的面子值钱吗?
为什么要给她面子?
或者皇家的面子?
顾家二公子现在在韩林院,曾经也是一个翩翩少年郎,现在是温润如玉的贵公子,京城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像顾景修这样的人,是多少人追捧着的。
高浅那个人眼皮子浅,错过了机会。
但是,她能够认清现实。
她也喜欢顾景垣,想要嫁给顾景垣,但是可能吗?
先不说外界传言顾景垣不进女色,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到了顾景垣这个年纪还没有明面上的夫人,已经很明了了,顾景垣这个人肯定是有想法的。
这样的人,驾驭起来太难了。
人成亲是为了过日子,如果日子过的不轻松,得偿所愿又如何。
“准备一下吧!”千羽公主往汤池走去。
另一边。
高云已经成了顾景修的小妾,因为长得漂亮,加上懂得生存之道,在靖王府的日子倒也轻松如愿。
不过,想到娘家的事情,高云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成了顾景修的小妾,已经是运气好了。
毕竟那位嫡姐现在是一个大头兵的妻子,以后需要做的是给那个大头兵洗衣服做饭生孩子,如果不做,那去死啊!
人的际遇还真的是奇怪。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高云笑了一声,拿着手里的荷包继续在小院子走动。
在高府的时候,府里的大夫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人想要身体健康,就得多运动,每天若是能够保持走动六千步,没有外界其他的因素,身子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她现在是个小妾,不能太打眼了。
日后还有公主过来,更得谨小慎微。
所以,让自己身体健康,是谋取以后的前提。
,。
京城发生的事情,都被澜衣看在眼里。
东家虽然离开了,但是养生堂的生意没有一点儿变化。
或许还是有点儿变化的,每天都会有人想要潜进来。
有何棠守在这里,外面的人想混进来也不容易,至于总有一些人想要一个活计维持生活,来养生堂碰碰运气。
这种话听听就好。
养生堂需要人自然可以从残老院调用。
残老院的人都是顾景垣带领过的私兵,可靠度还是够用的。
至于真的有需要工作的人进来打听,火锅铺子需要员工,若是女性的话,也可以安排到蛋糕店,就看是不是真的想要一份活儿了,如果是真的想要,澜衣也不介意多费点心思,把人给安排在火锅店。
年头过去以后,京城的火锅店又多了几个。
将京城这些消息传递给一个会学舌的鹦鹉,把鹦鹉喂食饱,放了出去。
这种大娘子培养出来的动物,都特别的有灵性,据说在靠山村那边,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会写字的兔子,会讨好人的狗子,她也想去看看。
等年纪大了,外面的事情管不动了,就回到村子常驻去。
对了得给靠山村的姑姑传个消息,在靠山村的地牌上买个小宅院,等她以后养老去。
澜衣忙着自己的事情,还把自己的以后给安排好。
回头看见小院里偷偷往这边看的何棠,脸红了一下,把帘子给拉下来。
工作的时候不专心,还想谈感情。
扣他工资。
,。
靠山村里。
宋时初走到橡胶厂,这会儿的橡胶厂跟她刚离开桐城的时候变化有些大,橡胶厂里的橡胶增多,可以做的试验也就多了。
加上墨家的人一大半的都没有回去过年。
反而留在橡胶厂里,每天试验每天研究,将她想要的脚踩式的给做了出来。
场地上墨峥骑着三轮车,歪歪扭扭的骑行,骑两圈停下来,将身上的长袍往腰上一扎,钻到了车底,重新更换几个小零件,再次上去骑行。
最后脸带笑的从三轮车上走了下来。
看见走过来的宋时初,墨峥收起脸上的傻笑。
“刚才还听说宋娘子回来了,没想到现在就见到了,宋娘子来看看这个三轮车,跟你想要的一样吗?”墨峥把三轮车往宋时初身前一摆,等宋时初骑上去以后。
墨峥脸色紧张起来。
这可是他自己根据一张只看过一眼的图做出来的。
他自己感觉是很满意的。
但是……被评测的一瞬间,就突然进展起来。
宋时初骑着走了两圈,下来以后拍了拍墨峥的肩膀:“干得好,这样的车子上到六十下到六岁,只要四肢齐全都能驾驭,出个远门还可以携家带口的骑行,而且等到了农忙收货的时候,还能用来运送粮食,牛马价格贵,培育时间长,这个东西主要材料是木板橡胶铁片,成本比牛车低廉。”
墨峥笑了一声,将自己做出来的气她东西也给拿出来。
首先摆在宋时初面前的是一张塑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