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边关游
杨士奇建议道:“陈昱与御史杜洪顺的争斗,是杜洪顺冷嘲热讽陈昱在先。陈昱本就在朝堂上被这帮御史和大臣轮番弹劾,又降了爵位,心情不好,杜洪顺还往枪口上撞,以陈昱的性格,自然是气急败坏,最后选择了动手。接下来锦衣卫的出面,将此事彻底升级。陈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臣说句实话。锦衣卫与陈昱势同水火,也不排除锦衣卫公报私仇的嫌疑。臣可听说了,锦衣卫在昭狱中可是对陈昱动了刑,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太皇太后只是让锦衣卫将陈昱押入昭狱,可没有让他们进行审讯呀。”
太皇太后听了,疑惑地问道:“真有此事?”
杨士奇回道:“太皇太后,千真万确。”
对于锦衣卫与陈昱之间的恩怨,太皇太后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听了杨士奇的禀报,太皇太后对于锦衣卫也是有了看法。
锦衣卫就是皇家的一条狗,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现在倒好,竟然敢夹带私货,公报私仇。
想到陈昱被锦衣卫严刑拷打,太皇太后的心情好了许多。她问道:“杨大人。您有什么解决办法。”
杨士奇回道:“臣以为将陈昱的爵位彻底拿掉。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云南麓川不是有些不稳嘛。如果他们胆敢反叛,不妨让陈昱率兵前往平叛。这不是两全其美,一举两得吗?”
不得不说,杨士奇这一招十分高明。无论是云南麓川的思任发,还是思明府的陈昱,都是当地的土皇帝,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让他们狗咬狗,的确是个好主意。
太皇太后也知道对陈昱不能赶尽杀绝。他所表现出来的实力,那是非常可怕的。据锦衣卫的密报,陈昱好像与吕宋现在的女国王搭上了关系。两个人还有些不清不白的关系。
再加上先后娶了大越皇室的大郡主,水西安家的长孙女,陈昱的势力是越来越大。
眼下陈昱既然已经逃走,那只能是按照杨士奇的建议来办。这是最稳妥的。
于是太皇太后就采纳了杨士奇的建议,向陈昱下旨,销了陈昱的爵位。并让他今后戴罪立功。
此时的陈昱并没有如大明朝廷所认为的,坐船出海返回大越。
他此时,并没有折返往南回思明府,而是继续向京师的西北方向,准备经玉泉山,过居庸关,前往怀来附近的土木堡。
土木堡可是影响大明运势的一个地方。当今皇帝多年后,就是在此被瓦剌俘虏。京城三大营几乎全军覆没,随行的一众文臣武将悉数被杀。尤其是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武勋的牺牲,直接导致大明文武双方彻底打破了平衡。从此文官集团的力量越来越大,而武官集团则是越来越弱。
其实自朱棣之后,大明渐渐趋于和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武将基本就是无用武之地,再加上大明主动从交趾撤兵,武官集团的地位就在走下坡道。否则英国公张辅也不会极力建言攻打陈昱。
陈昱从京城出来后,就突发奇想,想要到居庸关外看一看。
这令诚阳子等人都颇感意外。诚阳子建议道:“侯爷。咱们还是尽快返回思明府吧。虽然卓不凡他们成功吸引了明军的注意。但是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如果锦衣卫查出咱们有一队北上了,定然会派人前来追击的。居庸关一带明军卫所林立,咱们如果被发现了,那就惨了。”
陈昱自然不能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他笑着说道:“咱们长年在南边生活。对于北方边塞的风光没有见过,难得来一次,就去看看嘛。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了。咱们装扮成商队,少带些人,其他人在玉泉山里等咱们。”
陈昱既然发话了,诚阳子,白殿斌等就按照他的意思,从沿途的商队买了一批货物和马匹,组成商队向居庸关进发。
此时,瓦剌的首领还是脱欢。他的儿子就是后来在土木堡生擒朱祁镇的也先。
大明时时防备着北方的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在北方建立了九边。
居庸关属于内长城。在它的外边就是宣府镇。不仅卫所众多,还有很多的防守堡垒。土木堡就是众多堡垒之一。
大明与蒙古各部落的民间贸易还是在正常进行。这个时候,双方的关系还没有那么紧张。
暗卫当中有制造路引的高手,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陈昱的商队十分顺利地就出了居庸关。
土木堡距离居庸关也就一百二十余里。这里驻守着大约一个千户的兵力。
对于陈昱这支商队,土木堡的士兵还是十分警觉的。他们拦住了陈昱等人。
陈昱命人递上了路引。对方看了之后,说道:“你们这个商队是不是走错路了。你们出了居庸关,应该一路北上走延庆那边,怎么跑到我这里了。”
陈昱笑着回道:“这位军爷。我是第一次到咱们这边来,除了做生意,就是想四处转一转。我这里有些东西,军爷如果不介意,就收下吧。”
说完,陈昱命人将商队里的一些粮食、茶叶等拿了过来。
这位军官笑着说道:“这多不好意思。不知大哥怎么称呼?”
陈昱说道:“在下陈伟。不知军爷怎么称呼?”
军官回道:“我是咱们土木堡的一个总旗官,名叫熊弼。你们在这里闲逛还是太危险了。我劝你们还是快点卖完货物,赶紧回京,不能在这里久留呀。”
陈昱装作不解地问道:“熊总旗。这是为何。兄弟实在是不知呀。咱们这里内外长城,卫所林立。山贼、土匪是不可能有的。长城外边的蒙古各部也算是消停。”
熊弼说道:“陈大哥,我和你说,你可不要出去乱传呀。”
陈昱忙说道:“熊总旗放心。我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嘴严。你说就是了。”
熊弼这才低声告诉陈昱。原来在这边关,有些将领与长城外边的蒙古部落私自来往。不仅走私铁器等违禁品,而且还内外勾结抢劫百姓、商队。物品归人家蒙古部落,而这些将领则用这些无辜人的头颅谎报军功。
陈昱听了,颇为气愤,没想到在战斗力最强的边关卫所,竟然还有如此恶劣行径。
虽然现在距离土木堡事变有些年头,但是陈昱深深感受到,明军的衰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时距离朱棣最后一次远征蒙古没过多少年,明军就变成了这样。
细细一想,明军从交趾被迫撤军时,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大明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之进行有意改变的话,军队颓废之势将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