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教女

  郭圣通想,即便她不在乎身后名,但不论出发点是什么,她切切实实地做了件好事总是让人愉悦的事情。
  王吴走后,她卸下了心头巨石,开始全身心地陪伴卫国成长。
  卫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室的掌中明珠,自刘秀开始到刘黄、伯姬再到刘疆、刘辅、刘康都对这个唯一的公主溺爱非常。
  卫国被宠的过了些,郭圣通很快就发现她任性骄纵的过分。
  谁都不能对她说不,哪怕是刘秀,哪怕是郭圣通,都不能对她说不。
  但有不如意的地方,卫国就以哭闹和不吃饭来要挟大人。
  郭圣通也是打这时候过来的,一发现她的抽泣中没有悲伤后她大为光火,怎么都不肯再顺着她。
  她极力控制着自己不对卫国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只克制冷静地:“不吃饭就不吃饭,饿的是你自己。”
  卫国很是意外,立刻止了哭声。
  她望了郭圣通一眼,倔强地跑了出去。
  这天,她真没吃午膳,也没吃晚膳。
  刘秀回来后,心疼的不行:“卫国还小,又是女孩子,娇贵些再正常不过了。
  你不让她吃饭,把孩子饿坏了怎么办?”
  她正在气头上,听了这话连他也骂:“就是你带头,才把她惯成这样。
  卫国长这么大,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地行过一次礼吗?
  没有!
  好好吃过一次饭吗?
  没有!
  无法无天地胡闹,一个怕的人都没有。
  还有,是我不让她吃饭吗?
  是她恃宠生娇,要让长辈们心疼她、屈从她。
  如果不尽快把她这脾气改过来,将来大了你叫她嫁给谁?
  应声虫一样的驸马她瞧得上吗?
  有骨气的驸马又瞧得上她吗?
  你不能不为她的将来想。”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终于说得刘秀沉默了。
  其实,他又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
  只是身为人父,宠爱幼女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是吗?
  他如何能对那双湿漉漉纯真的眼睛说不呢?
  从前总觉得孩子还小,以后再好好教养就是了。
  可叫桐儿这么一说,他发现前人说宠子如杀子这句古话是真没错的。
  卫国现在能因着长辈们的宠爱而耍脾气闹性子,那再大点呢?
  他闭了闭眼,不再说话。
  郭圣通叹了口气,好笑地道:“行了行了,别心痛了。
  慈父你做,严母我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被她逗笑了。
  她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步走了出去。
  卫国把寝殿内砸的一地狼藉,宫人们怯怯地站在一边,不敢多劝。
  郭圣通深呼吸几下,努力压下汹涌的怒火。
  孩子就是张白纸,卫国变成这样刘秀有责任,她同样有责任。
  因为全身心投入治理黄河,她对卫国来说起缺席了太久。
  她平静地望着气的大哭的卫****后十月怀胎才生下你,没有人会比母后更疼爱你。
  假设你现在病了,要用母后的肉做药引子,母后也绝对不会犹豫。
  可卫国——
  正因为母后如此爱你,才不能如此骄纵着你。
  等你再懂事些,你如果还能记得现在的自己,一定也会讨厌自己的。”
  卫国懵懂的眼神让她意识到知道卫国太小,还理解不了她说的话。
  于是,她迅速转入了正题:“卫国,饭就在外面,你可以选择吃或不吃。
  但如果吃饭,就一定要为你的胡闹认错。”
  说完这话,她大步走了出去。
  夜里躺下后,她冷硬的心肠又弱下来。
  开始担心卫国会不会真死顶着饿就是不肯认错,孩子太小再饿出病来可怎么得了?
  但若是高高拿起,又低低放下,她往后在卫国面前也没什么威严可言了。
  她辗转反侧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几乎和刘秀同时醒来。
  她下了地刚披上了褙子就听见了卫国的声音:“青素姐姐,母后起身了吗?”
  她不等青素作答,就赤脚走了出去。
  “母后在——”
  卫国迎着她期待的眼神,抿了抿嘴:“母后,我错了。
  我不该闹脾气,更不该无理取闹。
  母后是盼着卫国能成为汉室最好的公主……”
  郭圣通笑了,她的小女儿能来认错,她便满意了。
  缺点不是一下能改过来的,她做好了长期纠正的准备。
  只是——
  “后面这些话谁教你的?”
  卫国摇头,奶声奶气地:“没有人教卫国,而是外祖母告诉卫国。
  舅舅小时候不爱读书,还贪玩。
  外祖母也很怕他将来变成坏人,所以格外严厉。”
  母亲?
  郭圣通望向青素。
  青素低声道:“阳安侯夫人在宫门一开便进了宫,现在已经走了。”
  特意来安慰小外孙女?
  郭圣通不禁失笑。
  而后又叹了口气,她虽然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但因为三个儿子到了年纪就进学,论循循善诱她真的没有母亲做的好。
  她太简单粗暴了,她只看到卫国的骄纵,却没有看到卫国的天性何其单纯。
  她蹲下身来,唤卫国过来:“吃饭了吗?”
  卫国摇头,“母后说要认错了才能吃。”
  她的双眼突地红了,她抱住卫国,轻轻地对卫国道歉:“卫***后昨天不该对你发火。”
  卫国敏感地意识到了母后的嗓音不对,她问她:“母后,你哭了吗?”
  郭圣通没有说话,卫国小小的胳膊把她抱的更紧了:“母后,卫国以后会听话的。“
  她们身后不远处,刘秀在笑着。
  但很快,刘秀便笑不出来了。
  *****
  六月盛夏天,火炉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议事大殿中摆着足够大的冰山来消暑,但殿内沉默的朝臣们额头上还时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说话啊,怎么都哑巴了?”
  刘秀拿手指瞧着桌面,带着笑说道。
  没有人敢接话。
  他们不用抬头,都能想象陛下虽是语带笑意,但眸子冰寒的模样。
  今年二月,陛下下令令迁雁门、代郡、上谷吏民于居庸、常山关以东,以避兵锋。
  这一迁,迁出了大事来。
  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户口、年龄互有增减的事情被闹到了台面上。
  陛下令州郡检核。
  而刺史、太守多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把房屋、里落,都作为田地丈量。
  豪强仗势,使得地方官连上门都不敢的事情都有发生。
  身为天子,无法掌控天下,如何不让刘秀盛怒非常?
  “让朕不要治理黄河时,一个两个不是都很能说吗?
  怎么?
  真碰着要你们直言不讳的时候,都不敢说话了?
  做人可不能太虚伪,会对不起读过的圣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