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巨亏入股
金融危机对硅谷的影响有限,不少初创公司解散,一些大公司进行裁员,正是Azure扩张的好时节,在关键网络节点布局是小事,最重要的还是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易购在这方面需要非常谨慎,现阶段国内和国外收入差距非常大,十年后也有差距,比如阿狸平均年薪也就超过谷歌的一半,现在的差距可想而知。
但是不给高薪还找不到好员工,即使大家技术水平非常接近,但米国人的工资水平就是比国人高,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所以才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拼搏,争取让下一代人不要遭遇这种不公。
其实易购还有更多选择,比如避开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到纽约,西雅图,波士顿,旧金山,奥斯汀开分公司,工资相对硅谷湾区较低,但IT人才同样非常多。可惜全球范围内一流的IT人才首先考虑的都是硅谷,这是怎么都避不开的。就好像在国内,易购的总部在鹏城,但北津分部的规模越来越大,这都是国情决定的,半点不由人。
为了打开市场,除了Rackspace本身开拓的客户群体,贺正诚只能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争取让奈飞视频和MySpace的视频分享网站使用Azure的云服务。
有这样的核心客户群体做示范,相信Azure能够在与亚马逊的竞争中在米国占据一席之地。
奈飞后来是全球下行流量的最大贡献者,是互联网带宽的最大占用者,也意味着需要在全球各地建立巨大的数据中心,2010年左右奈飞视频网站流量大涨,这时候哈斯廷斯选择了亚马逊AWS云服务。
但亚马逊会员本身也提供视频服务,发展路线和奈飞一致,双方是直接的竞争关系,那时候微软云服务菜刚刚起步,如果当时有更好的选择,相信哈斯廷斯不会和亚马逊合作的。
视察完易购和大疆创新,弘毅也展开了对Etrade的收购,但是进展很不顺利。2007年米国一家知名的对冲基金Citadel城堡,投资了Etrade公司25亿美元,收购了一些CDO产品,还获得了12.5%的高级无担保票据,19.99%的流通股,让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减少了减少22亿美元。进入公司董事会后,任命前****副董事长DonaldLayton成为公司新的CEO。
通过调查,他这才知道Etrade居然拥有银行业务,也涉及到次级抵押贷款,有着巨额债务,这一年多以来,股票交易极不活跃,被众多投资者抛弃。
一家对冲基金成为Etrade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说明不存在买不到的问题,他们现在只涉及价格问题。Etrade的股价从城堡公司入股时的4美元,下跌到现在1美元左右,公司市值从2007年的100多亿,下跌到现在5亿美元左右,价格问题实在不好谈。
还好巨额的亏损,加上前景惨淡的预期,etrade并不是城堡公司的非卖品,而这家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期间连续10个月禁止其投资者撤资,他们最大的一只基金今年已经下跌了55%,作为全球知名的冤大头,弘毅也是他们期盼已久的金主巴巴,只要贺正诚点头合作,对弘毅来说Etrade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而已。
5亿美元的etrade,就算溢价收购也就10亿美元左右,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即使是二三十亿美元,贺正诚也是愿意收购的,这家公司1982年成立,1991年展开网络交易,在全球拥有250万证券经纪账户,超过1500亿美元的资产。
贺正诚收购Etrade,不仅是看好互联网券商的未来,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接受大量从雷曼兄弟离开的员工,巴克莱收购雷曼米国公司后就进行大量裁员,弘毅说不定就能够接受其部分遗产,比如不少中高层手中掌握的各种合作关系。
十几年后,摩根士丹利130亿美元收购etrade,盈透300多亿美元的市值,最大的嘉信理财市值达到1500亿美元,管理了4万多亿美元。所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网络券商,财富管理都是一门好生意。
具体的经营贺正诚不懂,反正免交易佣金是长期趋势,管理费和利息收入才是大头,国内势必会出现免佣的券商。看准了方向,怎么实现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回到香江的贺正诚还面临着另一个头疼的问题,中言泰富巨亏。贺正诚多亏了荣家和中言集团搭上线,所以拉着他投资FMG,年初也提醒他这次金融危机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没想到还是遇到一个大坑。
FMG资本雄厚,弘毅扶持出一个澳洲首富,中言泰富是不可能有机会控制这家公司,所以另外收购了一个大型磁铁矿,想要独家运作开发,结果和卖家陷入纠纷不说,没有在金融危机前投产,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做了一个复杂的期权交易。
中言泰富和13家外资银行签下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须以固定汇率(0.87澳元/美元),每月买入一定数额的澳元,到期日2010年10月,累计最大买入数额为90.5亿澳元;其中每一份合约都有最大收益终止(KnockOut)条款。
签约后澳元/美元升值到0.97,购买90亿澳元本来需要89.7亿美元,按合同只需要78.3亿美元;但澳元很快就贬值了,中言泰富必须按约定购买,现在的汇率维持在0.65左右,中言泰富任然要支付78.3亿美元,于是就有人说亏损了155亿港元。
真实情况更复杂,当澳元兑美元的价格走势对其有利时,最多购买36亿,而当价格大幅下跌时,则需要购入90.5亿澳元。
弘毅当然要帮忙,但中言集团是国内仅有的三个高官央企,中言泰富最多亏损155亿,不是已经亏损了155亿,事实上,因为米国量化宽松,澳元很快就升值了,中言泰富实际亏损大概率不到80亿港元,但容家很快就离开了中言泰富。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露出诡异,很多人想拉弘毅下水,所以还是躲远一点好,现在中言集团下场,购买15亿美元中言泰富的可转债,而今年早些时候,中言集团启动了集团整体上市计划。
中言集团注资方案公布后,弘毅下场收购收购中言泰富股份,帮助稳定股价,并且在市场上抛售美元购入澳元,参与到FMG定向增发,弘毅旗下的全球能源投资公司和中海油,Origin(澳洲本土石油公司)宣布正式投入340亿美元,开始澳洲昆士兰柯蒂斯岛LNG项目,一番操作之后稳定了澳元贬值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