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好书推荐:
全属性武道
斗破之我为雷帝
青山横北故人归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重生后疯批嫡女杀疯了,全家人跪着求原谅
武道大帝
女神的超级赘婿
它说我们来自虚空
我有一座万界书屋
嫁给植物人将军后,她夜夜扶腰
经历两百年风雨飘摇,让大唐历代帝王忌惮不已。
然而,即便如此,却没有哪位帝王有魄力废除节度使制度。
原因很简单。
节度使们拥兵自重,手握权势。
节度使制度的废除,已经不是大唐皇帝说了算了。
但如今,朝堂之上的陛下决定废除节度使制度,却没有任何一位大臣提出反驳
天下十大节度使,已经被平定了九个。
当今天子,确实有资格废除节度使制度。
只不过,朝中大臣们一想到遏制大唐帝国两百年的制度在今朝被废除,顿时有些恍惚。
片刻之后。
一位大臣走出列,拱手道:“陛下,如今天下节度使还剩下岭南一地”
“若现在宣布废除节度使制度,是否会刺激到岭南节度使,让其不顾一切?”
这位大臣话音刚落。
朝堂上其他大臣顿时一惊。
确实。
安西节度使勾连异族的教训刚发生不久。
万一将岭南节度使逼急了,对方效仿安西节度使,那该怎么办?
大多数臣子心念起伏,觉得陛下太过心急了。
站在朝堂前列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内阁次辅杨青林,以及户部尚书等几位大臣,则一言不发的站在原地,没有附和其他臣子。
在杨青林等人看来,陛下竟然准备废除节度使,一定是觉得万无一失。
以杨青林对陛下的了解,陛下每做出的决定,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有欠考虑,但实际上,却是经过千锤百炼。
例如土地、商业税改革
在实施这道政令之前,又有哪位臣子能看出政令之中蕴含的意义?
因此,杨青林等人只需要静静的站在原地,等待陛下的决定即可。
“岭南节度使?”
李祀环视朝堂,毫不在意道:“岭南节度使自知罪孽深重,主动献上兵符,然后率领全族自尽。”
李祀话音刚落。
满朝群臣只感到头皮炸开。
罪孽深重?
全族自尽?
这怎么可能?!
文武百官们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开什么玩笑!
岭南节度使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荒唐决定?
只不过,当臣子们听到皇帝话语中意味深长之时,顿时心中一寒。
岭南节度使全族恐怕确实死尽了。
但是不是岭南节度使自知‘罪孽深重’,就不知道了。
朝堂大臣们不敢继续往下想下去。
就在满朝文武冷汗直冒之时。
一道洪亮的声音响彻在太极殿上。
“臣附议,陛下废除节度使制度,乃我大唐之幸,乃黎明百姓之幸,陛下之功,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见元载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满脸振奋道。
元载话音刚落。
其他臣子猛地反应过来。
“这个马屁精!”
大臣们心中恼羞不已,却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齐齐高声道:
“臣附议,陛下废除节度使制度,乃我大唐之幸,乃黎明百姓之幸,陛下之功,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祀高坐龙椅宝座之上,望着下面俯首叩拜的朝堂群臣,微微抬手道:“都起来吧。”
关于岭南一地
李祀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
事实上,岭南边关是宋家献给李祀。
只不过,这种话李祀不方便说。
毕竟,岭南节度使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造反谋逆
满朝文武恭敬起身。
李祀目光一转,落到张居正身上:“关于岭南一地的总兵和提督人选,尽快选出来。”
如今,岭南边关虽然落到李祀手中,但岭南节度使一死,缺少一个总指挥,在大军调动方面,难免会有些迟钝。
因此,李祀需要岭南边关的总兵和提督尽快上任。
“遵旨。”
内阁首辅张居正微微拱手道。
李祀微微颔首,望向其他臣子:“众爱卿还有何事要奏啊?”
“启禀陛下,臣有事”
接下来,一位又一位大臣站出列,禀报国事政务。
数个时辰之后。
早朝落幕。
李祀直接起身,扫了眼朝堂,一甩衣袖:“退朝。”
“恭送陛下。”
朝堂群臣恭敬叩拜道。
等待李祀离开太极殿后,百官们才敢起身。
臣子们相互看了眼,今日在朝堂之上,陛下传达政令,废除节度使制度,自此以后,大唐帝国少了个枷锁,必然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张居正离开皇宫后,直接返回内阁。
“首辅大人。”
杨青林微微恭敬道。
杨青林作为内阁次辅,即便不如张居正,但也没必要这般恭谦。
只不过,杨青林却是深知张居正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甚至,杨青林心里有个猜测,内阁这个机构,是陛下专门为张居正设立的。
如果没有张居正,陛下绝对不可能设立内阁,让内阁代替皇权,处理国事政务
因此,即便他杨青林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但在张居正面前,也不敢自持身份。
杨青林心里十分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没有这个觉悟,杨青林也活不到现在。
张居正扫了杨青林一眼,抿了口茶水,随意道:“杨大人有什么事吗?”
“关于陛下向民间征召各类型人才,最近一段时间,我时常听到下属来报,说有一些百姓,故意冒充自己擅长某方面,然后借此白领俸禄”
杨青林说到这,脸上浮现一丝苦笑。
陛下给予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一旦被朝堂选中为‘人才’,最低都是每月半两银子。
每月半年,十个月就是五两。
一年则是六两。
也就是说,只要你被朝廷评定为‘人才’,哪怕什么事不做,一年也有六两银子拿。
这种好事往哪里去找?
要知道,寻常一户人家,一年也就挣个五两银子
再将这五两银子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正常!”
内阁首辅张居正没有丝毫意外。
大唐百姓总体来说,淳朴占据大多数。
但也不缺投机取巧之人。
这些人发现有便宜可占,自然一拥而上。
只不过,在张居正看来,这种行为极其愚蠢。
他们也不想想,大唐帝国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