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刘邦的奸计

  陈平和张良作为谋士,随时要为君王出谋划策,这次跟随着一同刘邦返回关中。
  张良道:“幸好关中原是秦地,无大贵族阻挠,摊丁入亩才可顺利实施,有利于获取民心。”
  萧何再道:“唯一隐忧之处,是兵役略为过重,不宜再从关中巴蜀征兵,否则百姓承担不起。”
  先秦末徭役,后来章邯、董翳、司马欣在关中征兵,再后来刘邦夺取关中后,再对关中征兵一次,目前关中适龄男子已经不多了。
  井陉一战无功而返后,刘邦的征兵以新夺取的西魏国、代国为主,在关中只征召了三万士卒。
  刘邦向三个重要臣子问道:“三位卿家觉得,项羽是否同样会实施摊丁入亩之法?”
  陈平首先道:“汉王,臣认为不可能。楚国历来有大贵族传统,在灭秦后,项羽更是恢复这一传统,赏赐了不少臣子封地,封地内不需向缴税。而项羽赏赐不公,在楚国文臣武将内部,并非全部一条心。”
  萧何、张良先后出言赞同。
  刘邦道:“陈卿家言之有理,不过……”虽然摊丁入亩利国利民,但他却高兴不起来,他随即叹息道:“寡人能得民心,赵歇同样在赵地、燕地得民心。”
  原本刘邦惧怕项羽,这段时间以来,赵歇逐渐取代项羽,成为最让刘邦忧心之处。
  跟项羽相比,刘邦有诸多优势,包括驾驭人才、谋略、内政、地利、民心。刘邦实施了各种让百姓欢迎的举措,而项羽却屡屡做出丧失民心之举,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跟赵歇相比,刘邦唯一优势是,起步比赵歇早,实力(包括军队、人才、土地和人口)比赵歇强。
  陈平道:“赵歇实行摊丁入亩、新军功和晋升之法,时间越久,成效越能显现,赵国军民越是支持。幸好他时日不多了,入夏后我大汉十余万大军东征,赵国将不复存在。汉王,赵歇此人一定不能留,攻入赵国后定要杀之。”
  张良接口道:“项羽只懂兵事,赵歇此人才是真正对手。如今赵歇已尽得燕地,如若数月内不能将之打败,会成为汉王心腹大患。”
  陈平道:“臣认为,入夏后大将军率军东征,虽说胜算大,但不能断言万无一失。当年始皇帝能统一东方六国,军队作战和谋略结合方始成功,臣认为,除了数月后大将军东征外,还需从谋略上着手。”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实力、谋略、良将缺一不可。
  自从秦国崛起后,东方六国屡屡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始皇破除六国合纵,又收买敌国奸臣从内部分化瓦解,才以军队逐一灭掉各国。
  萧何连连点头,对刘邦道:“臣赞同两位之言,不能再给赵歇坐大的机会。”
  他擅长治理国家、处理内政,虽然谋略不是他所长,起码也能看出谋略是否正确。
  刘邦觉得有理,问道:“两位卿家言之有理,可有计策?”
  张良和陈平随即思索起来。
  不一会,张良首先道:“汉王,臣有两策。第一,赵歇声称要跟汉王、霸王平起平坐,又奇袭吞并燕国,可见他跟汉王一样,同样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必定会像汉王一样扩充实力,臣敢断言,齐国必定是他计划中要吞并之地。可派人出使齐国,痛陈厉害,让田横对赵国严加防范,尽量说服在大将军东征时,齐国能派兵从背后牵制袭扰。”
  刘邦听后,露出欣喜笑容,说道:“子房此策甚妙,我看郦食其可担此重任。”
  随即,张良再说道:“赵国缺乏人才,赵歇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广纳人才,我们可从这方面着手,派人去赵国求官,获取探子得不到的情报,如若有可能,可误导赵歇,做出错误决定。”
  刘邦、萧何两人听来,都为之耳目一新。
  张良略作停顿,略为思索后又再道:“从井陉一战后种种迹象可看出,赵歇乃是有韬略之人,若让我方重要人员诈降投奔赵国,很有可能会被识破。除非汉王帐下有既信得过、又还籍籍无名、并且有才能之人,方能担此重任。”
  刘邦皱着眉头,必须三个条件都具备,既不能太有名被发现是从刘邦阵营过去的、又要绝对忠心、还必须有一定才能让赵歇重用,这样的人不好找。
  他对萧何道:“不知丞相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自从秦末起义以来,萧何给他推荐过不少人才,其中韩信便是由萧何举荐,因为刘邦信得过萧何,才让韩信担任大将军。
  萧何同样皱着眉头:“据臣现在所知,大汉官吏中没有这样的人,臣再细细了解,全力为汉王寻找。”
  刘邦道:“有劳丞相了!”
  陈平同样富有谋略,张良的话启发了他,他说道:“赵国能让汉王忧虑,一切皆因赵歇。如若能取他性命,自然一了百了,即便李左车再有才能,没有明君的赵国,不可能阻挡大汉军队。既然赵歇日常防卫严密,难以从外部刺杀,可从内部着手。目前赵歇只有赵倩一个女人,且尚无子嗣,如若有信得过的女人安插进入赵国宫中,甚至被赵歇宠幸,应当能找到机会。”
  刘邦听后大笑起来,说道:“陈卿家言之有理,可要找到年轻貌美、又对寡人绝对忠心的女人,同样不好找。”
  张良也不得不佩服陈平,手段虽毒辣了一些,却是一种好办法。
  他再补充道:“如若能找到,可先潜入赵国,即便能混入宫中并且有机会,亦暂时不要下手。若大将军东征能获胜自然最好,若我汉军跟赵军僵持不下,那时候赵歇突然身亡,赵倩又还未生下子嗣,赵国不仅失去明君、并且群龙无首,必定混乱,赵国可定也。”
  “妙,子房之策真是妙!”
  刘邦竖起大拇指夸赞着,为有张良和陈平这样的谋士辅佐自己而欣慰。
  不过,还得有合适人选去办才行,他会留意人选,萧何同样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