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来送人头的友军
毕竟有着逆风袁绍的效果加持,他们的办事效率都提高了很多。
或许之前的袁绍军都没有达到过这种程度过。
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凝聚力,这种实力的明显提升给他们带来的信心,是任何言语都无法传递的。
袁绍看着这样的队伍,突然觉得未来前途一片光明,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如果能够保持住这样的精神状态,那他又有何惧?
刘玄德又怎么了,哪怕他是如今看起来的天下第一诸侯,我袁绍照样不惧。
刘玄德猛将如云,我袁本初亦有上将颜良、文丑,可破敌将,还有河北名将无数。
刘玄德帐下有陈琛,还有无数智谋之士,但是我袁本初也有沮授、许攸等人可供助力。
这难道不是势均力敌的局面吗?
哪怕如今在地盘上有着极大的差距,但是袁绍还是有信心去面对刘备,因为他觉得这个时候刘备不管怎么说都还是立足未稳,所以他手中的这些地盘也都只是暂时的,真正把控住的也只不过是并州而已,跟自己的差距也不算大,还是能打的。
五万精锐袁军在颜良和文丑的统帅下,气势滔天,威压北海。
北海守军在城墙上,远远的就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我们能守得住吗?”
武安国站在孔融的身边,听着孔融的疑问,他感受到了孔融的声音甚至有了一丁点的颤抖,确实呢,就北海郡中这上万普通步卒,如何能够跟袁绍的大军这般拥有着数万精锐的队伍较量呢?
这样的气势,从一开场就已经占优了。
“倘若我鼎盛之时,还是能够一战的。”
武安国没有正面回答孔融的问题,而是紧了紧手中的重锤,现在的他单手抡锤虽然并不算弱,可是当他真正跟颜良文丑交手的话,这绝对是致命的弱点。
攻防无法一体,那他处处都是破绽。
所以他只能够带着北海守军死死地守住北海郡的城墙,如果城墙告破,那这座城也没有办法保存下来。
现在唯一的希望,或许就是单骑出城前往求援的太史慈了,但是现在太史慈估计才刚刚到黑山军那里,真正要将刘备这个大援军请来的话,少说也要有半个月的时间,哪怕是定远军,也至少需要十日的时间才能够准备好出击来解围。
更何况,也不是太史慈去求援,人家就一定愿意来支援的。
所以武安国必须要承载着一种虚幻的期盼,来迎接袁军的进攻。
他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哪怕是当初黄巾围城,对于他来说也只不过是觉得有点压力,但是现在袁军围城,五万精锐袁军还有着完善的攻城器械,这种压力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末将,尽力而为。”
武安国也没有办法给孔融什么许诺,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是做不到将袁绍军挡在城外太久的,如果么有什么破局之策,那他也就只能硬守了。
其实这也已经不是守将的问题了,哪怕是太史慈留在北海郡不去求援,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小的,他们还没有那种能够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局的实力。
实在是两边的实力配置差距太大了。
大多数以少胜多在没有意外因素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高层实力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才能够带着较少的队伍打败人多的队伍。
现在这个情况,你让武安国硬要稳住,其实就是在为难他。
不过并不是所有军队都是刘备家的军队,攻城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的,但是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要攻下北海郡,应该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援军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到,否则北海郡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攻陷。
“好吧,辛苦你了。”
孔融也知道这个情况,哪怕他不是很懂军事,但是目前的差距他也能够感受出来。
袁军一个个如狼似虎,而己方的将士们看起来就有些蔫,他现在的希望只能在自己的盟友和其他援军身上。
自己的青州同盟的另外两家刘姓宗亲,他们的实力倒是不如孔融,但是他们的县国也有自己的军队,组成的联军也有近万之数。
孔融已经让人给他们发去消息,让他们引兵来救。
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到做到的极致了。
“主公先去休息一下吧,这里交给我,至少,我也能让您睡个安稳觉。”
武安国抬起头看着城外缓缓推进的敌军,劝慰了孔融一句,说实话,孔融确实对他挺好的,士为知己者死,他就算把命交代在这里,他也会尽力守住北海郡城,直到支援到来的。
“我就在一旁歇息吧。”
这北海有着孔融的心血,大战在即,他也不可能静下心去睡觉,到了一旁休息,等候着战争的开始,他要亲眼看着,亲自在城墙上为将士们助威,这样才能够提升士气。
不过袁谭是被赵云一箭射死的事情,也传开了,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孔融也知道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给武安国他们添麻烦。
估计赵云射死袁谭之后,全国都会掀起一个风潮,那就是主将开始变得低调,不穿一些显眼嚣张的衣甲。
但是其实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这么干的,从弓箭手射程之外直接把对面主将射死。
满打满算或许也就是双掌之数。
所以大部分人提防的都只不过是空气而已。
袁军并没有在到来之后立刻就开始攻城,而是中规中矩的在安全距离安营搭寨,他们要的是成功率,要的是稳妥拿下,而不是速度。
颜良和文丑确实都是优秀的大将,更有许许多多冀州名将比如高览、韩珩等人作为辅助,五万大军的行动井井有条。
展现出来的是大汉一流军队的实力和风范。
武安国一直在城墙上没有离开,袁绍他们没有发起进攻,孔融也没有回去休息。
待到第二日破晓之时,袁军突然吹起了攻城的号角,哪怕北海守军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轮班值守以防袁军突袭。
这第一波攻势之猛,还是出乎了武安国的意料的。
袁军这第一次发起的冲击,就已经成功地冲上了城墙,虽然很快就被压制了回去,并且北海守军也成功地守住了这波冲击,但是武安国还是觉得不妙。
因为这第一次冲击,袁军可是只用上了云梯,并没有用上其他太多的攻城器械,说是攻城,不如说这次更像是一次实力的试探和佯攻。
武安国感觉到深深的无奈。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对方只是轻轻地用拳头跟你对了一下拳,结果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勉强挡住了对方的拳头。
好在袁军似乎并没有打算一次性就爆发攻下北海郡城一样,他们不断地发起进攻,但是都仅限于登上了城墙,虽然给北海守军制造了很多的紧张时刻,可是并没有真正的在北海郡城中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这也让武安国守了两日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或许也能够守住北海郡。
或许这是种错觉。
但是武安国在城墙上突然看到了北海城东北面突然出现了另外一支军队的身影,他的这种错觉就更明显了。
因为从东北方向过来的,只会是他们结盟的联军,刘姓宗亲所统率的县国军队,这支队伍如果能够在侧翼对袁绍进行骚扰和冲击,那无疑袁绍攻城的成功率越低了。
甚至
武安国觉得自己还能够带兵出城去和友军合并,然后和袁军大战一番,再带着友军一起进入北海郡来帮忙守城。
不过这个念头刚刚产生就被武安国自己给否定了。
虽然说如今的形势看起来对己方还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轻易地飘了。
想一想己方的实力和友军的实力,就他们联军这种水准的士卒,想要跟袁军在郊野决战,肯定是被碾压的货色。
现在自己还能够成功守住北海郡城的原因,也只不过是因为凭借着城墙的高大坚固,如果放弃了这个优势出城,那自己就是个笨蛋。
武安国庆幸自己还算是一个军事嗅觉和战术素养合格的大将,才没有被吸引出城犯错。
他让守军们做好准备,到东北侧的城墙上接应友军,弓箭手也布置到位,希望能够将友军平安地接到城中来协防。
友军确实是在朝着北海郡前进,但是意外同时也发生了。
袁军之中也分出了一支队伍离开了他们的大阵之中,这人马少说也有过万,而且仔细看还能看清楚,正是文丑亲自带队。
这支队伍直奔前来驰援的北海友军,而且他们朝着友军前进的路线拦截而去的。
也就是说友军想要到北海郡城下,还得先过了他们那关。
县国哪能有多少马匹,所以北海友军的士卒也大多数都是步卒,近万步卒,培训得也不算到位,他们的移动速度并没有多快。
所以他们就这么被文丑带人给截了下来。
武安国只能目瞪口呆地在城墙上看着友军被文丑带人拦下,爆发战斗。
他们之间距离不远,但是武安国却没有出门去解围的勇气。
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带兵出门,北海就会被在一旁虎视眈眈的颜良带人直接拿下,他没得选。
武安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友军被文丑带人屠戮殆尽。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也是在这种实力差距之下,在郊野遭遇战的结果。
这更提醒了武安国不能出城野战。
但是这友军来了就送完一波人头,别的什么也没有干成。
武安国眼神呆滞地看了全程,从友军被文丑拦截,发生战斗,结果友军领头的将领直接被文丑一刀劈了,而袁军的士卒跟县国的士卒战斗力不在一个层面上,甚至打出了接近十比一的战损比。
文丑收割完这波人头之后,也没有打算攻城,而是搜刮完战利品之后,带人回到大阵之中。
武安国似乎看到了文丑脸上的笑容。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袁军不攻下北海郡,并不是因为打不进来,不是因为自己守城守得好。
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马上拿下北海郡的想法,他们更想要将北海郡作为一个诱饵,在这里钓鱼。
看看谁上钩,就把谁作为真正的收获。
所以友军联军前来支援,会在途中被拦截住并且就地消灭。
估计黑山军如果没有组织成规模的队伍前来救援,那估计也是来一波被灭一波的结果,就像是葫芦娃救爷爷。
武安国想到这里,打了个寒颤,袁军这所图甚大。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袁绍现在已经派人去攻占那两个县国的城镇了,而且在附近应该还有埋伏,在等待着其他队伍的到来。
毕竟袁绍带到青州的,可是有十万大军,现在出动的就五万,原本还以为是五万大军留守各处,但是现在看来,估计他们豪赌了一把,留下了一些人防备定远军其他人应该都来了。
而且如果不保守地讲。
袁绍这一次,目标可能都不是他们这个三城联盟,他们只是顺带的一个小目标。
他真正想要解决的,或许是一直在这青州之中神出鬼没的黑山军张燕。
要知道虽然黑山军和青州黄巾军的士卒们个体实力很弱鸡,但是当他们产生了数的巨大变化之后,他们的实力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提升。
特别是黄巾阵营消失之后,乌合之众的效果也消失了,他们现在完全可以放心地用人海战术来堆,不用害怕打着打着集体崩溃什么的。
而且之前霍乱青州的管亥也跟张燕合了伙,成为了黑山军中的一部分。
如今的黑山军,已经是青州之中最为棘手的势力了。
而且根据之前的表现来看,刘备和黑山军应该是有什么合作协议,所以他们互相不动手,那袁绍想要跟刘备决战,就必须要先解决掉黑山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