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书青程(四)
叶青殊认真看向叶青程,“三就是等十七哥你了”。
叶青程愣,“等我?”
“这一去锦官城,你就是颍川叶氏的子孙,是曾经的翰林掌院的开山首徒,你苦难的过去都会被留在颍川,等你有一天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你苦难的过去只会为你添光增彩,而你现在,还没到离开的时候——”
叶青程的目光下意识落到自己的双手上,两个月的养尊处优,已经让他的双手渐渐褪去了当初的黝黑粗糙。
却还是能一眼看出这双手曾做过粗活,曾经历过不堪,与读书人的手相差甚远。
是的,他还没有完全改头换面,他虽然已经摆脱了叶老三,摆脱了那不堪的身份,成长中的苦难和不堪却还牢牢刻在他的身上、脸上、手上和言谈举止中,他还没有到离开的时候……
“这件事你不用管,我稍后会自己和父亲说,你放心,父亲拗不过我的”。
叶青殊笑笑,换了个话题,“十七哥既然来了,我陪十七哥下几局吧?说起来,这可还是十七哥第一次登我的门呢!”
……
……
叶守义果然没能拗过叶青殊,满肚子怨念的独自赴任去了。
过了正月,京城的气氛就紧张了起来,皇帝屡屡训斥太子,废太子的传言尘嚣日上。
这紧张的气氛却没能影响到山高皇帝远的颍川,叶府老宅中,叶青殊指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对叶青程道,“这是安平、安和,以后就跟着十七哥,十七哥那两个书童、两个小厮中用的不趁手的,一并打发了”。
安平、安和,上一世叶青程的左膀右臂,这一世,叶青殊可是费了许多心思才想起了他们的本名和各自的家乡,又费了许多银钱,才将两人找了出来。
安平、安和齐齐见礼,叶青程温声开口,“不必多礼,芳菲,你带他们下去安顿,将赵峰和李波打发了”。
芳菲应着带着安平、安和下去了,叶青殊笑道,“十七哥,日后扫雪阁的事,你自己做主就是,用的不趁手的全部打发掉,宁愿缺人,也不能用上不了台面的”。
叶青程点头,叶青殊笑容就胜了几分,“我现在有件事,你交代安平、安和去办,避着些一九他们四个”。
叶青程继续点头,叶青殊仔细将事情说了,又解释了一句,“一九他们四个是衡阳郡王的人,暂时听命于我,办事是妥当的,只也不能不防着”。
叶青殊说着又简单将宣茗的情况和叶青程说了,“到锦官城后,我会请父亲让你看看朝廷的邸报,看的多了,这些人事关系,你自然就知道了,那些勋贵官员的品性也能摸出几分来”。
这番话,原是前世叶青程和她说的,如今又被她原样说给了他听。
叶青殊不自觉叹了口气,到时候,她还会请叶守义将叶青程带在身边处理些事务,死读书,能学到的东西太过有限,特别是对未来会入阁拜相的叶青程来说。
叶青程犹豫问道,“是京中有人要打那个地方的主意?”
叶青殊点头,“太子之位危在旦夕,该动的人都会动起来,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只冷眼旁观,趁机落些好处就是”。
这一世,因为她屡次三番算计,宁王两次被德昭帝禁足,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害,但对宁王的声望影响很大。
要追随他的臣子也会重新掂量他在德昭帝心中的地位,想必这一世的宁王会比上一世更加迫切。
那么,你会不会来的更早些呢,世子殿下?
……
……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叶守义三天一封信催促叶青殊早些启程,他人在颍川的时候,叶青殊都不理他,何况只是几封信?
支氏和叶青灵也约莫看出来了她是在等叶青程,十分默契的纵容着。
至于叶青宜和叶青榆,他们的意见,叶青殊表示完全看不见。
日子很快就滑进了三月,安平和安和几乎收买了全郡的孩童和乞丐给他们讲新鲜事和眼生的人。
从初九这一天开始,颍川郡眼生的人便明显增多了,叶青殊不动声色。
十六这天早晨,一个上山采野菜的孩子在木鱼山后一个十分隐蔽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浑身是伤、昏迷不醒的人,连野菜也顾不上采了,高高兴兴跑来和安平领赏钱。
半个时辰后,叶青程护送叶青灵和叶青殊前往木鱼庵上香。
木鱼山夹在钟山和鼓山之间,以形似木鱼而得名,木鱼山上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尼姑庵,便叫做木鱼庵,正是上辈子叶守义关了叶青殊三年的庵堂。
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女子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叶青殊都是在这个庵堂的方寸之地度过,三年中,她曾无数次想一把火烧了这庵堂,烧死所有人,包括自己。
不是叶守义派的人看的严,她早就得逞了无数次,也等不到日后与叶青程的相识。
哪怕回元主持对她十分慈和,教会了她许多东西,她也永远不想再踏足这个地方……
叶青灵见叶青殊站在庵堂外的台阶上发呆,不由催了一声,“阿殊?”
叶青殊回神,朝叶青灵笑了笑,抬脚踏了进去,不想,不代表不会,比起心中的那一点喜恶,亲人的安宁荣华才是最重要的!
因着叶青殊姐妹到来,木鱼庵闭门谢客,主持远远的迎了过来,恭敬将姐妹二人让进庵堂。
叶青殊看了一眼,果真不是回元主持,她记得回元主持是在她十一岁时才到了木鱼庵,后来又做了主持。
叶青殊对这个主持没什么印象,也没有跟她攀交情的意愿,随着叶青灵拜了菩萨上了香,便对叶青灵说自己要去后面走走,叶青程自然相陪。
刚刚叶青殊特意借口是尼姑庵不方便,将小厮仆从全部留在庵门外,入内的除了叶青程和护卫的一九,全是女眷。
叶青程从小就在这几座山间找生活,前不久又将木鱼山来回摸了无数遍,对木鱼山非常熟悉,很快就根据那孩子的描述,找到了那个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