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奇袭南营
反而原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他,总是在李戬这边,打得大败亏输,损兵折将。刘曜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才智远远比不上对方,仿佛李戬就是自己的克星一般。
这一次,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对方深深的恶意。将战线延长至数百里,迫使他不断分兵,削弱了围困长安的兵力。
可李戬并不是为了替长安缓解攻城压力,而是想要借此,一举歼灭围困长安的兵马。
要知道,如今长安城外只有三万多兵马,绝大部分都是汉军,其战力远远比不上匈奴军,更别说是征北军的对手了。
若是李戬率领数千骑兵,奇袭长安城外的围军。只要长安守军愿意配合,足以歼灭一方围军。
然后两军汇合,驱使营内肉盾向其他各方营地倒卷,便有可能击溃城外大军。
使得长安得以解围,获得大量的人力兵力,挫败他意图尽快解决长安城的计划。
一旦让李戬奸计得逞,刘曜只能灰溜溜的率领残兵败将撤出关中。
就在刘曜率领马疲人乏的一万骑兵,飞速向长安赶去之时。正如其所意料的一样,李戬已经率领五千骑兵,轰隆隆的直向长安城南的匈奴大营杀去。
此时天色刚明,匈奴营地之中,正在埋锅造饭,准备吃饱喝足后,继续攻城。
当听得南面传来轰鸣声之时,营内守军还颇不以为意,以为是派往鄠县的骑兵回返,并未鸣钟示警。
而此时的大营南门洞开,往来无数背着柴火的士兵。没有人觉得渭南之地,还有敌军骑兵存在。随着刘曜的离开,原本紧绷的防卫,顿时松懈大半。
李戬率领骑兵,已经奔至营门不到三百步,却见对面营门依然洞开,往来行人无数,丝毫没有半点慌张的模样。
幸好李戬不是司马懿,虽然脑海里闪过一丝疑惑,以为对方是在摆空城计。但他很快将这一丝疑虑抛之脑后,攻打南营是他临时起意的决定,敌军不可能这么快布置好埋伏。
再说了,行军打仗,哪有不冒险的。李戬就赌对方麻痹大意,错判了他们的身份。
果然,当虎狼军骑兵抵近营门两百步后,营墙上的守军,这才发现了他们的身份。当即疯狂的鸣钟示警,高声大呼关闭营门。
然而,此时已经晚了。两百步对于骑兵来说,不过是转眼间的事。还不等营门关起来,五千骑兵便蜂拥着冲入营中,横冲直撞,见人就杀。
正在造饭的近万匈奴兵马,此时正饥肠辘辘的等待着吃食,压根没有想到会有敌军袭营,兵器全都放在帐篷之中。
此刻绝大部分兵将皆赤手空拳,根本不是虎狼骑兵的对手。
很快一座座帐篷被点燃,火光直冲天际。五千骑兵分成数股,不断穿插分割,大营之中,乱成一片,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连集结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一支千人骑兵,杀退看守百姓的匈奴兵马,当即打开栅栏,高声疾呼:“大晋征北军已至,想活命的,随我等杀出去!”
数万关中百姓闻言,不由嚎啕大哭,久盼的王师终于前来解救他们了。许多人纷纷涌出囚营,跟在这支骑兵后方,捡起散落一地的兵器,蜂拥着向匈奴乱兵杀去。
前有敌军骑兵纵横屠缪,无人可挡;后有囚营百姓,视其为仇寇,数万人如洪水泛滥,汹涌而来。
营中的匈奴兵马顿时支撑不住了,打开北营大门,纷纷夺路而逃,
李戬岂肯让他们轻易逃散,当即率领一支骑兵,杀出北营,一路追赶驱逐溃兵,往城东大营而去。
此时的城东大营,面对无数奔逃而来的溃兵,连忙紧闭营门,据营而守。
溃兵们蜂拥而至,聚集在营门之下,疯狂的叫唤营内守军开门。
但大营主将此时哪里敢轻易开门,一旦让溃兵涌入,据此不过数百步的敌骑,转瞬即至,轻易间便能夺取营门。
没有犹豫太久,大营主将望着底下嘶声哀嚎的溃兵,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当即下令弓箭手,将营下溃兵,全部射杀。
这些溃兵聚集在营外,对守军来说,十分不利。一旦对方继续施压,这些溃兵便有可能攻击营寨,助纣为虐。
得到这个命令,营墙上的守军一片震惊,弓箭手握着弓箭,迟迟不敢动手。底下的溃兵都是他们的同袍,即便不认识,也无法下得去手。
大营主将顿时大怒,当即命匈奴亲卫,斩杀几名汉军,威逼其余人立即动手。
慑于匈奴人的威胁,弓箭手们只好咬咬牙,将箭矢对准城下的溃兵。
一时间,箭如雨下,许多溃兵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射杀当场。溃兵们万万没想到,昔日的同袍,竟然对自己下此狠手。
幸存的溃兵纷纷大声怒斥,一面慌忙四散逃开。一些汉军将领心生怨恨,当即振臂高呼,率领残兵,逃到骑兵面前,跪地投降。
李戬当即下令将降兵看押起来,两千骑兵停在大营外,等待援军抵达。
没过多久,南营的两千多骑兵,率领数千青壮,押送着上千俘虏,终于赶到东大营外,与李戬汇合。
又过了一会,长安南门和东门先后轰然大开,数千守军匆匆赶来汇合。
李戬望着姗姗来迟的长安守军,脸色颇为不满,冷哼一声,便不再管他们。
率领长安守军的索綝,自然知晓李戬的不满。原本长安守军应该在其袭击南营之时,便要出城攻打大营北门,两面夹击。
可当消息传递到朝堂上,再经过群臣商议,最终决定派出兵马之时,南营已经被攻破了。
此时李戬对他们不满,索綝脸色虽然十分难看,却不敢多说什么,生怕对方趁机发难。
李戬现在可没有心思去管长安守军,当即下令清点在场人数。经过粗略的盘点后,此时李戬手下,已有两万余人。
其中虎狼骑兵四千多人,长安守军六千人,解救出来的青壮六千多人,还有投降俘虏的匈奴汉军三千多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