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回 风雨夜牛和救人,诉真情李明救

  第43回风雨夜牛和救人,诉真情李明救命
  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古人,对农业生产的真实的写照。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农业已经很发达,这里边全是农民的汗水和心血,今年尤其是如此。
  今年可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天气一进5月,金黄色的麦田,在暖风中,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高过一浪,看的老牛和,心花怒放。两个大院子已经造完了,两位公子搬进了新房。老牛河心里想,一定要赶紧的,组织所有人,把这金黄的麦子收进库里。
  初夏的风,刮在人身上热辣辣的,吹到麦田里,把麦子的秸秆儿,都快要烧焦了,地头上,老牛合组织了上百个强壮劳动力,开始了麦收。收麦子有个技巧,不能够在中午的时间收割,而是要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收,这时候接管软绵绵的,麦穗儿也是湿淋淋的,拔麦子不至于把麦粒儿甩到地上,收起麦子来,头顶上没有艳阳高照,小风还是凉兮兮的,所以人们干起活来,身体很舒适,收麦子的效率就高。强壮劳力都在地里拔麦子,老弱妇幼,把捆好的麦个,装到运输麦子的大车上,一茬压一茬,可以码放的老高老高的,用绳子捆好,然后拉到场院,再把麦个,一个一个紧凑的排放起来,经过一中午的晾晒,麦穗儿已经干透了,再用大石滚子,压上几遍,用木叉子,把麦秸挑出来,就剩下一片麦子了。然后把这些麦子,放在鼓风机里,有人摇着扇子,把麦康吹出来了。粉色的麦子,和金黄色的麦康,分离了。
  这是一个收麦子的全过程,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被动员起来参加麦收。为什么呢?5月的天,就像狗脸一样说变就变,现在还是艳阳高照,几片乌云吹过来,马上就是电闪雷鸣,接着就是暴风骤雨。如果收麦子的过程中遇见了雨,那可是大灾难。一方面地里的麦子,打起来就成了大泥坨,另外一方面,收回来的麦子,容易发霉,变质,那么麦秋就变成了灾难。有人形容麦收,是龙口夺粮,比喻的再恰当不过了。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这道理,所以一到麦收,村子里就不会再有闲人了。
  今年还是真是个好年景,麦收这几天,一直是艳阳高照,直到把粮食收进了仓库,老天爷才变脸,来了一阵狂风暴雨。这个雨就是及时雨,因为收回麦子以后,下一茬的老玉米,已经播种下去了,有了这场雨,玉米的种苗出的很整齐。一片金黄的麦地,又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良田。老玉米种下以后,就进入了三伏天,你看地里的老玉米,一天比一天长得高,二十几天,人进去只剩下一个脑袋了。要是在夜里,你走在玉米地,就会听见咔吧咔吧的玉米在生长的声音,那种声音会令所有的农民陶醉。老牛和就陶醉在这种声音当中,每天她要是不到地里转一圈,晚上要听不到玉米生长的声音,回到家里她都睡不着觉。很快就到了7月下旬,老玉米已经在地里生长了两个多月,已经把人都没过去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青纱帐。这个时候你要再进玉米地里,玉米花会飘洒你一身,一尺多长的老棒子,一对儿一对儿的长在玉米秸秆上,咧着大嘴,吐着粉红色的须子,太阳光一照,米黄色的玉米穗儿,粉红色的玉米须,绿油油的玉米,让所有的人都会陶醉的。还有大片大片的,伸着火红的高粱穗儿的红高粱,血红血红的,犹如早晨的朝霞,又像晚上的残阳,那份儿魅力,那份诱惑,更让人兴奋无比。随着白露节的到来,秋收开始了。
  大蓝的天空下面,淡淡的飘着几朵白云,五颜六色的鸟儿,发出动听的鸣叫,盘旋在空中,有时候会集体的俯冲下来,站在高粱穗儿上,尽情的抢着这些粮食吃。为了轰走这些鸟儿们,或者把它们吓跑,让它们不敢俯冲下来,老牛和让人们在庄稼地里,差了很多稻草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随风飘荡,呼啦啦像像是一面一面的战旗在飞舞,下的鸟儿们在天空中转了一圈又一圈。
  秋天的太阳,被人们说成是秋老虎,晒上几天以后,高粱也熟了,玉米也熟了,谷子也熟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又全部出动了,抢着进行秋收。这一年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虽然每个人都很累,但是脸上都挂着笑容。
  秋收以后,就是秋种。人们要抢在秋分节以前,把麦子种下去,保证明年5月份,再有一个大丰收。
  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农民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干着农活,收着大麦二秋,抢收抢种,除了简单的农具以外,全部都靠的是人海战术。
  今年的抢收抢种,比每年都轻松了好多,圈里的牛,帮了人们很大的忙,月初有牛车,耕地牛拉梨,大大的减少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大麦二秋以前,如何下狠心在牛市上卖掉了400头牛,赚了一大笔钱。剩下的1000头牛,她可是真舍不得了,因为有一半的牛,都怀上了小牛犊。秋收以后,正是母牛产仔的时候,几百头小牛犊,让老牛喝乐的合不上嘴。
  进入霜降节气以后,天气迅速的冷了。
  10月初的一天,呼啸的寒风,带着泥沙,把天气刮得昏天黑地,在这乌云滚滚的过程中,几个巨响的大雷,响彻天空,随后来的是瓢泼大雨。暴风雨过后,秋雨绵绵,到了夜晚,秋雨变成了雪花,满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迅速的覆盖了大地,一片白雪茫茫。老牛和带着斗笠,披着蓑衣,骑着一匹枣红马,有两个小厮跟着,出了牛圈村,往自己的家里走,由北向南,刚刚出村,就看皑皑的白雪上,迎面走过来三个黑影,其中两个人,架的另外一个人,三个人在泥泞中挣扎。很快和老牛和打了一个对面。
  老牛和眉毛紧张,打马走到三个人面前,高声喝道,“几位?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到这里干什么来了?”
  其中一个人回答说,“老人家,我们是过往的客商,要到北面去贩运牲口,没想到暴风雨让我们迷了路,现在我家主人也病倒了,请老人家帮忙,求求你救救我们家主人吧。”
  老牛和听她这么一说,看到三个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其中一个人,蔫头打脑。一看这情景,老牛和赶紧从马上下来,吩咐一个小厮,替换那两个人,另一个小厮,返回身去到村里喊人,跑一辆马车来,赶紧把她们拉进去。
  很快就从村子里来了一辆马车,几个人一块上的车,进了牛圈村,老牛和赶紧的吩咐人,找了一间柴房,让她们住了进去。随后找了几个婆子,让她们赶紧煮姜汤水,给几个客人喝了,驱走她们身上的寒气。这个时候她才看清,得病的那个人,穿着一身绸缎的衣服,旁边两个肯定是她的家人,一身黑色的粗布衣服。
  三个人喝完了姜汤水,那个病人说,“杨青,我现在病得厉害,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不知道是什么病,浑身无力,恐怕一会儿,指不定什么样,留着杨芳和我在一起,明天你一定拿点儿盘缠,回去给我的盟娘报个信儿,别让她老人家担心。”
  杨青,“任老爷,你老人家放心吧,我在这儿歇一宿,明天一早我就赶回去,报告老太君。”
  任老爷听她说完,点了点头,然后大喊一声,“难道这是老天爷要亡我吗?”一下子就昏死过去了。
  老牛一看,这可是病得不轻啊,赶紧分数一个小厮,快马加鞭,去请李明李大夫。
  等了有三个时辰,已经是深夜一更天了,李明李大夫带着徒弟李德仁,来到了牛圈村。什么也顾不得了,赶紧来到病人面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呵,滚烫滚烫的,掰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眼睛,纹丝不动,是真晕过去了。然后,把手搭在她的手腕上,给她号了号脉,最后,赶紧招呼大家,离开这个房间。
  牛和,“李大夫,这个人得的什么病啊?”
  李明,“这个人得的是疟疾,可能是在道上被大雨记着了,刚刚开始发病,再过一会儿就可能传染了,所以所有人都不要去接近她。我负责给她治病,先稳定她的病情,然后再给她治。”
  说着,李明进入了房间,几根银针迅速的搭在了任老爷身上。最开始没什么反应,当李明在她的人中上,快速的扎了一根银针的时候,人老也啊的一声,慢慢的睁开了双眼,一看周围没有人,只有一个医生,她急切的想说话,李明坚决的制止了她。然后在不同的穴位给她接着针灸,首先,封住任督2脉,然后护住心,稳定她的心神。
  稍微稳定的任老爷,对李明说,“老大夫,我现在有气无力,我必须得跟你说两件事儿,第1件,一定让我的家人杨青,赶紧回家给我娘送个信儿,我怕她老人家惦念。第2件事儿,我是云南的客商,任炳任堂会,我的包袱在家人手里,您的诊金一分都不会少,您一定要救救我,我的老盟娘还在家里等着我呢。”说完又晕了过去。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百姓常遇灾祸,英雄也有难处。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呀?李明大夫能不能把他救过来,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