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

  鄱阳,大雨倾盆,州廨听事,鄱阳王萧嗣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雨帘,不发一言。
  皇帝死了,大司马、彭城公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消息传到鄱阳,让萧嗣愕然。
  他知道接下来,李笠若不想死全家,就只能沿着一条路走下去。
  如此一来,这头猛虎,就成了梁国最危险的敌人,让人坐立不安的是,这头猛虎,几乎没有敌手。
  出镇在外的宗室们,不会傻乎乎等着看皇后、张贵人生下的是不是男孩,因为还有数月时间,足够李笠布置妥当。
  即便到时候皇后、张贵人没能生下男孩,难道李笠就会心甘情愿拥戴新君即位?
  不可能。
  新君即位后,对于毫无恩惠的李笠,不可能信任、重用,李笠也不会相信自己能得新君信任、重用,必然要反。
  所以,宗室们不会等,李笠也不会等,不用等皇后、张贵人临盆,战争就会开始。
  那么,作为兰陵萧氏子孙,萧嗣只能站在家族这边。
  即便他不想与李笠为敌,不想和李笠刀兵相见,也不可能站在李笠这边。
  因为只要改朝换代,前朝宗室必然面临斩草除根的命运,虽然齐、梁换代后,前朝宗室活下来不少,但毕竟都是兰陵萧氏子孙,且不具威胁,高祖手下留情了。
  而对于齐明帝诸子,除了那个聋哑的萧宝义,高祖可是赶尽杀绝。
  独独走了个鄱阳王萧宝夤。
  想到这里,萧嗣有些茫然。
  萧齐末代鄱阳王萧宝夤,在大祸临头之际,侥幸逃往魏国,于是立志报仇,多次率军南下,攻打梁国边境城池。
  又任徐州刺史,厉兵秣马,一心一意要报仇。
  后来魏国大乱,萧宝夤奉命入关中平乱,因功进位车骑将军、尚书令,随后,因怀疑魏廷要鸟尽弓藏,便据关中称帝,旋即兵败身亡。
  萧宝夤的经历,说明一个亡国宗室即便再努力,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
  萧嗣觉得自己若走这条路,即便能有萧宝夤的作为,走到最后也只能是一条死路。
  想着想着,萧嗣不由得对当初自己的决定感到无奈。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三、四月间,发生宫变,带兵入宫护驾的湘东王随后去世,当时就有个机会在他面前,李笠劝他放手一搏。
  争辅政藩王之位。
  但萧嗣权衡利弊,觉得自己要争辅政之位,必然引发诸王起兵,虽然有李笠在自己一方,战争极大可能以他胜利而告终,但如此一来,祸福难料。
  宗室内斗,必然让外人渔翁得利。
  所以,萧嗣选择回避,离京到鄱阳上任,开采大铜矿,为朝廷开源。
  如此一来,皇叔辅政,李笠必然会被太后当做救命浮板死死抓住,皇帝以李笠女儿为后。
  女儿为后,李笠有了保障,就不会铤而走险。
  三年时间,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萧嗣的判断,李笠作为皇帝丈人,尽心尽力辅佐女婿北伐。
  两次北伐,大获成功,皇帝的声望大涨,而萧嗣在饶州,采矿事宜也办得有声有色。
  只要皇后生下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李笠就会作为忠臣,继续为朝廷效命,保皇帝平安。
  萧嗣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结果,皇帝居然死了。
  皇帝一死,李笠欲做忠臣而不得,只能造反。
  而萧嗣作为梁国宗室一员,只能响应其他起兵的族人,与这头猛虎对抗。
  萧嗣转身走进听事,坐下,看着案边火盆里一些书信的灰烬,心乱如麻。
  已经陆续有宗室派人来鄱阳,向他陈述利害关系,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与李笠决裂,而不是助纣为虐。
  那么,首要之务,就是在鄱阳进行一番“清洗”,将李笠及其部下的根,斩断。
  鄱阳,是李笠的家乡,鄱阳子弟追随李笠征战十余载,饶州地界又有不少人及产业和李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鄱阳是李笠的根基,要对付李笠,得把其根基连根拔起。
  而李笠的左臂右膀以及许多部下,多有亲属在鄱阳,只要将这些人控制,就能让李笠那边投鼠忌器。
  众多密信,萧嗣看后烧毁,却不打算这么做。
  且不说想不想的问题,就说实际操作起来,他不认为李笠在鄱阳没有布置,任由他为所欲为。
  一旦他决定动手,在鄱阳缉捕李笠同党,关押诸将亲属,恐怕,先死的是他。
  甚至,他的号令刚出州廨,就是全城皆反的结果。
  李笠太得鄱阳人心,其左臂右膀以及大量鄱阳子弟,已经将李笠和鄱阳紧紧绑在一起,这种联系是斩不断的。
  就算李笠遇刺身亡,但还有儿子,其妻家(黄家),连襟(彭家),在鄱阳依旧有极大地号召力,依旧能动员起鄱阳乃至饶州的人力物力。
  能征善战的李笠,带着许多人升官发财,是整个饶州(鄱阳)的希望所在,无数人,恐怕都攀着李笠更进一步,改朝换代。
  这些人对李笠的支持,是极其狂热的,萧嗣知道自己一旦决定在鄱阳做些什么,哪怕想杀什么人,那么先死的,恐怕是他。
  案上,还有一封信,那是李笠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对方在信中“恳请”他以大局为重,支持朝廷(支持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
  萧嗣有几个理由来说服自己支持李笠,譬如一旦皇后生下皇子,李笠作为外祖父,尽心尽力辅佐外孙,待其长大成人,交还大权。
  但无上权力的诱惑,足以让父子反目成仇,遑论外祖父和外孙?
  或许李笠愿意继续当大梁忠臣,可他身边人呢?
  是做开国元勋好,还是做大梁忠臣之左右好?
  就算萧嗣愿意相信李笠要继续当忠臣,也能管束左右,继续为朝廷效命,可宗室们相信么?
  当宗室们起兵后,萧嗣没有选择,只能响应。
  而响应的决定一旦公布,鄱阳必然沸腾,届时他就像油锅里的鱼,被油“炸”得通体焦黄,一点翻盘点机会都没有。
  即便暗中布置也不行,萧嗣知道,不说城里,就是州廨里,定有不知多少个眼睛和耳朵,默默看着、听着他的动静。
  一旦他表现出要先发制人的意图,恐怕会被人“先发制人”。
  他支持李笠,待到改朝换代,必然落得暴毙下场。
  反对李笠,不用等到两军交战,他恐怕就在鄱阳死于一场哗变,甚至意外。
  反对李笠,但不去参与起兵“清君侧”,携带家眷出逃,逃到周国或齐国去?
  且不说从鄱阳出逃,如何平安逃到周、齐两国,就说逃过去后,寄人篱下的日子好受么?
  若李笠称帝,对方年富力强,才干出众,或许二十年内,就能挥师统一天下。
  届时,他一个寓居外国的亡国宗室,以年迈之躯面对李笠的兵马,又有何面目活着?
  逃,不行,未必逃得到别国。
  战,不行,无论是和李笠交战,还是和宗亲反目。
  拖延时间,不行,李笠和宗亲们,都不会允许他旁观的。
  那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