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所见

  下午,东冶,放工的钟声响起,不一会,许多青壮从各自劳作的作场涌出来,向“大食堂”走去。
  “大食堂”是一个统称,实际上是一个大院,院子里有东冶自己办的食堂,又有整齐的一排排凉棚及房子,大量商贩获得许可后,在里面摆食摊,售卖饮食。
  前来用餐的人们,多为在东冶干活的工匠、百姓,他们凭着东冶发放的铁制“餐券”,购买各种物美价廉的食品。
  而商贩们得了“餐券”,可以拿去和东冶兑换铜钱。
  这铜钱,可是尚方钱署新铸的上好铜钱,平日里,小民们可没机会拿到这好铜钱。
  所以,能够在东冶劳作、用餐券在大食堂买食物,对于许多百姓来说是维持自己和家人活下去的绝佳机会。
  而对于许多小商小贩来说,能在东冶大食堂里有个摊位卖饮食,也是如今能够获取收入活下去的绝佳机会。
  于是,东冶大食堂自开业第一天起就热闹不已,然而大量的人员流动,也让暂管大食堂的黄?觉得有些精疲力尽。
  此时,食堂“堂主”黄?走在食堂大院里,看着两边凉棚下用餐的百姓,又看看忙得不亦乐乎的,觉得很无聊。
  妹夫李笠的材官营又在募兵,据说练够一个月,就要随军出征,讨伐逆贼。
  本来黄?以为自己也要协助练兵,结果妹夫让他来管食堂,立功之日遥遥无期,反倒是赚了不少钱。
  想到这里,黄?看着眼前一片喧嚣,叹了口气:我是来打仗立功的,怎么又管上食堂了?
  李笠作为东冶令,得了天子许可,对东冶进行了一系列‘改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办大食堂。
  这场地,不仅有东冶自己的食堂,还将空余的‘摊位’对外‘出租’,租金是象征性的一文,但仅限于户籍在建康的寻常商贩能够来租用。
  如何确定来租摊位的人是平日里在城里摆食摊为生的摊贩,李笠当然有一番手段,很快,大食堂便红红火火办起来。
  许多平日里在城里各处市集摆摊的小摊贩,因为时局动荡的缘故,断了生计,一家人没了着落。
  却因为得以进入东冶大食堂摆摊卖食物,又有了生活来源,可以养家糊口。
  而东冶扩大用工需求,招募百姓干活,工钱日结,绝不拖延,也让许多生计没了着落的建康居民,有了养家活口的机会。
  许多青壮拿了日结的‘餐券’,到大食堂买炊饼等食物,然后带回家,让一家数口都能果腹,不至于饿死。
  可以说,一个成年男子或女子,在东冶劳作,所得就能养活一家两大两小,至少饿不死。
  小孩在东冶帮忙打下手,好歹能养活自己。
  天子恩准、东冶实施的“以工代赈”,确实赈济了许多居民,而东冶有了充足的劳动力,不但制作兵仗的能力大幅增加,出产的各种制品销往外地,获得不菲利润。
  譬如,如今热销的新式炊具“东冶铁锅”。
  铁锅,为泥模铸成,制作简单,用于烹饪时省柴禾,还能用“炒”的烹饪技艺,做出别样风味的菜肴,所以即便寻常百姓用不起,但依旧热销各地。
  因为只有建康东冶,才能制作铁锅。
  真是因为东冶令的各种奇思妙想,让东冶有了盈利能力,然后大规模招工,让许多居民以及小商贩,都能靠着东冶维持起码的生计。
  对此,负责管理大食堂的黄?,看得真真切切,在大食堂里摆摊的商贩,以及购买食物的工人,每个人的脸上,多少都浮现笑容。
  看到这样的,黄?由衷觉得这“以工代赈”真是活人无数的德政,而东冶令李笠在建康百姓之中的声望,很快高涨起来。
  但管食堂很累,短时间把这食堂办起来、管好,可不容易,为此,黄?和手下忙得不可开交,感觉头发都白了几根。
  “黄郎!”一声呼喊,让黄?从感慨中回到现实,循声望去,却是鄱阳老乡、大鲶彭食肆掌柜潘宝。
  “怎么,这么快就办完交接了?”
  黄?问,潘宝笑道;“是,办完了,十船红鲊和鱼松,全都交接了,明日交接铁锅。”
  “然后呢?既然来了建康,可得多住几日,我请客,带你到处走走。”黄?拍拍潘宝的肩膀,“如何,我那妹夫,现在忙什么?”
  黄?的另一个妹夫,是“大鲶彭”彭均,彭均如今在鄱阳,继续经营着产业,顺便帮着武祥一起,给李笠看家,与此同时,依旧在操练护院。
  “东主如今忙得很,不过,没有李郎忙,也没你们忙。”
  潘宝滔滔不绝说着,说起鄱阳的事来。
  李笠任东冶令,又任材官将军,调来许多部曲,以及鄱阳老乡帮忙,如今东冶弄“以工代赈”,于是,向大鲶彭食肆下了大订单。
  要大量红鲊、鱼松,作为东冶食堂“红鲊拌饭”、“鱼松炒饭”的原料,又做‘中间人’,让大鲶彭的红鲊、鱼松运到建康后,能够很快脱手。
  所以,大鲶彭食肆的订单很多,忙得不可开交,在鄱阳大量收购鲜活鱼制作红鲊、鱼松,运到建康交货。
  然后,换取东冶的铁锅,运回去销售。
  这一来一往,都是赚钱的买卖,所以大鲶彭的收入大涨,而铁锅的名气也借助东冶的名号,在长江沿岸、彭蠡湖沿岸传播开来。
  当然,黄?知道‘铁锅’实际上是李笠发明的,鄱阳也能做,但就是将其作为东冶的“拳头产品”,公开销售。
  此举主要是为了“以工代赈”,天下独一份的铁锅,成为让东冶盈利的产品,由此引发用工需求,雇佣更多百姓干活,让更多的百姓有收入,换取食物。
  好歹熬过这几个月。
  “黄郎,我听说,听说李郎在练兵?”潘宝问,黄?点点头:“是,准备打仗。”
  “可是这新兵才练得月余,就要出征了?”潘宝有些疑惑,因为这事如今到处都在传,他来建康,很快就听说了。
  “是啊,逆贼肆虐三吴,朝廷急切间抽调不出太多兵力,所以,李郎要为朝廷分忧,眼见着,差不多要出征了。”
  黄?淡淡的说,潘宝见状,欲言又止。
  他一个没打过仗的人,都知道新兵打不了硬仗,更别说刚练了月余的新兵,要去和穷凶极恶的叛军作战。
  这打起仗来,一旦打败了,那就是兵败如山倒,潘宝就担心李笠、梁森、黄?以及鄱阳老乡们出事。
  但见黄?这模样,好像不以为意,且黄?没道理看着李笠去送死,所以潘宝觉得,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再想想,梁森等人也不至于看着李笠送死,什么也不做,所以,就没提这件事。
  思来想去,潘宝想起东主彭均的嘱托,问黄?:“东主一直想知道,何时才有机会,为朝廷效命?”
  这话问黄?倒也靠边,毕竟彭均是黄?的妹夫,而李笠也是黄?的妹夫。
  黄?本想说“你去问李郎”,不过还是决定透透口风:“莫急,如今山雨欲来,到处都乱,等李郎把这边安顿好了,机会多得是!”
  两人边走边说,渐行渐远,熙熙攘攘的食堂大院里,一处食摊旁,一名男子用“餐券”买了几个裹蒸,放入食盒,缓缓向外走去。
  走着走着,一个瘦子跟上,两人就这么走着,仿佛放工的工人。
  “你回去启禀侯王,官军不日即将出击,主帅确实是西昌侯。”
  男子低声说着,瘦子默默听着。
  “随军出征的,确实有那材官营的新兵,操练月余,好像连左右都分不清。”
  瘦子闻言一愣:“这我怕侯王不信啊!”
  “不信,我也没办法,我那几个好兄弟,混进材官营当兵,每日练的就是弩,打起仗来,就是拿来凑数的。”
  “是么?那姓李的到底在想什么?”
  “谁知道呢,反正这些新兵,就是不能打仗,拿了弩上战场,我觉得,腿不抖都算不错了。”
  “这样啊我明白了。”
  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一阵,各自走开。
  男子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街道,看着过往的小娘子,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去年年底,侯景攻入建康,他投了侯景军,立了些功劳,于是,女人尽情玩。
  无论是平民女子,还是富贵人家的侍女,甚至还有美妾,他都睡过,所以,那段美妙的日子,让他难以忘怀。
  侯王暂时撤退,却留了许多人在建康做耳目,这些人之中,就有他。
  他和同伴是土生土长的建康人,所以将城中情况摸得明明白白,向侯王派来的人汇报。
  此次奇袭京口得手的人马,就是侯王提前安排下的棋子,如今起了效果。
  但还有很多人,依旧潜伏着,继续作为耳目,在建康城里默默看着、听着。
  他看着眼前经过的一名女子,看着对方婀娜多姿的身形,只觉身上发热,心中期盼:
  侯王这次回来,是一定要拿下京城的,若我立下大功,说不得,连宫里的女人,都能睡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