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重铸秩序
实际上,就是李庭芝想南下勤王,也是没办法的。
在建康城北的燕子矶外,宽阔的长江之上,十艘巨大的白色战舰正排成一字纵队,在建康守军的眼皮子底下经过,还挑衅地鸣起了表示敬意的礼炮。
其中最为显眼的两艘大船,便是在钱塘江上打出了赫赫声威的两艘燎原级“燎原号”和“真炎号”。她们在陆军控制住临安城后已经作用不大,便北上与崇明河海卫队汇合,西进入江,前往沿江各地“护侨”,同时也震慑长江沿线的各支宋军。
而现在幕府山上的大宋沿江制置使赵溍,就是他们所震慑的对象之一了。
赵溍是名将重臣忠靖公赵葵之子,继承了父亲一手打造的精兵和势力,先是在淮东镇江一带任职,又正式就任了赵葵曾经长期担任的沿江制置使一职,负责长江东段的水陆防务。
这两父子,便是南宋末年各地兵将军阀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制置使和大将们虽无藩镇之名,却有藩镇之实,军政大权一把抓,权位父死子继。虽说如此,但藩镇未必就不忠,与李庭芝一样,赵溍在历史上也是为宋朝奋斗到最后的忠臣,可谓毁家纾难,对得起赵宋的厚养了。
而他现在也与李庭芝一样,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
半个月前,天下大变,短短的几天内,相互矛盾的消息不断传来,这让习惯了以月乃至年为单位处理事务的传统官僚很不适应,赵溍也不例外。
他刚召集水师想攻取崇明,就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勤王的命令,然后还没把手下召集起来,新的按兵不动的命令又来了……然后今天东海军的舰队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东海人的所作所为,赵溍作为一个忠臣自然是痛恨的;但是,他作为一个军阀,又从此次事件中受益了。贾似道之前一直在压制和削弱他们这些藩镇,如今他被驱除了,对于赵溍来说自然是大松一口气。同时,新生的朝廷为了站稳脚跟,也在用更多的利益和自主权拉拢他。这样的矛盾让这个忠臣可是太纠结了。
“算了,还是静观其变吧。”
赵溍面色铁青地看着河上的舰队,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命手下水师小心警惕、不得主动开衅,然后便返回建康城中了。
……
与此同时,临安。
不少临安人在最初朝廷进攻京东商城的时候,还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的。但是,当战争真的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可就热闹不起来了。
作为中枢所在之地,南宋从各地解送而来的税收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流入了临安城中,从而催生出了这座人口超过百万的超级大城,正如同当年的开封。
显而易见,临安人就是这个模式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当年因同样原因而受益的开封人在遭遇了金兵围城之时,可是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哇!宋军搜刮了他们的钱帛妻女去献给了金军,金军破城后又把他们劫掠屠杀了一遍,可真是再惨不过了,而现在……
15日那天东海军一攻城,立刻就引发了临安人的恐慌,无数居民向外出逃。而东海军对付人数更多的宋军没问题,可拿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就没办法了。而且那时他们人手还是不足,集合起来进攻是所向披靡,但分散开来去控制各处要地就捉襟见肘了,一时只来得及把守住几个关键城门而已。
这自然无法阻止洪流一般的民众从更多的大小门户涌出,如此一来,在这场大逃亡之中,贾似道、赵晑还有更多的贾党分子便轻松混出去了。
混乱一直持续到18日,当天魏万程与谢太后初步达成了协议,东海人允诺局势稳定后扶持她的孙子登基,而她则以自己的权威命令张世杰及残留的朝廷大员配合东海军维持秩序。到这时,他们才终于能封锁住城池开始全城大搜索,但早已为时晚矣。
既然已经放虎归山了,那东海人干脆也不管了,把大部分兵力撤出了城外驻扎以免在繁华的街市中迷乱了眼,只留少量兵力在城中监督着宋军控制人流并维持治安,以尽快恢复这座大城的秩序。
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天,在见识到东海军并无恶意之后,市民们也已经安心了下来,商业活动渐渐恢复,而那些早一步行动的人更是占得了先机,赚了不少钱。
城市秩序已经恢复,那么现在就该恢复这个王朝的秩序了。
……
临安皇城之中。
“来,妹妹,你再试试这一件。”
说着,杨淑妃也不经何念雪许可,就把一件精致的雪花无领镂空花边坎肩往她身上披去。
何念雪身上已经穿了一件天青色的长身连衣裙,披上这件坎肩后更显娇艳动人,扭捏了一下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在一面巨大的落地试衣镜前摆弄了起来。说实话,她长期锻炼,身段可比养尊处优的杨淑妃好多了,穿上衣服比原主人更添一分风采。
杨淑妃见把这位小祖宗哄高兴了,脸上立刻浮现出了笑意,一边称赞着,一边赶紧又命侍女去取更多的珍藏饰物过来。
半个月前,杨淑妃等人刚从皇城逃出去,就被东海军给逮了回来。当时,她们这些后宫中人可真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当年靖康之耻时皇族女子的悲惨遭遇可一直作为恐怖怪谈在宫中流传着呢!
当然,东海人并非野蛮人,只是把她们软禁在皇宫中,并未做出出格的举动。后来还从本土调来了一帮女兵——股东中女性众多,东海军中一向有训练女兵以作为护卫的传统——负责后宫的保卫,这更是让她们对自己的贞洁和生命安心下来。
何念雪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调了过来,负责统领护卫大内的东海女兵们。作为传说中的东海股东之一,同时也是决定她们自由和安危的“女将军”,何念雪很快受到了妃嫔们的巴结。
一开始,她对这些糖衣炮弹还敬谢不敏,但长辈们反而建议她放松些,这样更容易开展工作。于是,何念雪便很快沦陷了——临安皇宫里上百年珍藏的奇珍异宝和顶级工匠生产的精美衣饰可不是东海那些冰冷粗陋的工业品能比的!
她虽然是穿越者,但过来的时候也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而已,哪里能抵抗得住这精美的诱惑呢?
现在杨淑妃跟她处好了关系,在后宫中的底气顿时就足了不少。在又帮她试了几根玉簪之后,杨淑妃试探着问道:“妹妹,话说这国不可一日无主,不知东海国是想让哪位皇子继承大统呢?”
话说这杨淑妃还真是适应性强,当初还刚烈地要殉节呢,这就开始钻研起大位的问题来了。不过说起来她还真是能争一争的,因为她的儿子赵昰是现存的三个皇子之中最为年长的,虽说按常理皇位应该由全皇后嫡出的二皇子赵?继承,但现在还能按常理论处吗?东海人虽然说了会还政于朝,但也未必不会埋些绊子,比如说不让正统性最高的那个登基……而这就是她的机会了!
进一步就是可以垂帘听政的皇太后,退一步就是没人理的太妃,这个诱惑可是太大了。此时不争,还待何时啊!
何念雪虽然看着年轻,可也不是没政治敏感度的,听她这么一问,当即笑着说道:“杨姐姐可不要说笑了,皇位继承是皇室自己的事情,怎么能说是我们东海国‘想’的呢?”
“对,你瞧我!”杨淑妃赶紧赔不是,然后又换了个问法,“不知道妹妹倾向于谁呢?”
何念雪狡黠地笑了一下,掰着指头说道:“我觉得嘛,新官家必须找个稳重能掌事的,应该选个年纪大些的……”看着杨淑妃脸上露出藏不住的笑意,她却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所以,选赵子昂怎么样?”
“什么?!”杨淑妃听到这个意外的名字,一下子从高峰坠入低谷,大惊失色却又困惑,“赵子昂是谁?”
“赵子昂啊,他也是太祖之后呢,本名孟頫,安吉州人,父亲是前中奉大夫赵仲父。他在我们崂山学宫读机械,学得还不错呢。”
说来这赵孟頫在历史上也是个名人,他首先是赵宋宗室、赵匡胤之11世孙,又是个书画大家,宋亡后还出仕元朝,官职不低,甚至死后追赠魏国公。在这个时空他的命运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安吉州是东海商社最早开始经营的地区之一,他家作为安吉州大族,很早就与东海人发生了联系,赵孟頫本人也机缘巧合去了东海留学。他先读中学,又凭借聪明才智考进了崂山学宫,就读时下最热门的机械专业。今年他刚二十岁,正是弱冠之年,却已经在东海国生活五年了,受新思潮影响很深。也正是因此,当临安事变后赵宋面临继承问题的时候,商务部一下子就想到了他。
听了何念雪的讲解,杨淑妃的脸色一下子白了起来:“这怎么成,这个赵子昂虽然是宗室,可都远支到哪里去了,怎么……”
说到这里,她自己都意识到了不对。远支怎么了?宋世祖可也是远支宗室出身啊!甚至比赵孟頫还远,当初史弥远找到世祖兄弟俩的时候,他家都和平民无异了,不照样扶上了皇位?现在东海人怎么就不能学史弥远了?甚至不如说,有他们这等实力和地位,学史弥远才更合常理啊!
何念雪看到她紧张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怎么,杨姐姐,吓着了?不用怕,我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其实赵子昂他没机会的,大会并不支持。放心吧,下任官家还是只会从度宗皇帝的子嗣中出,不过,你要是想让小昰儿上的话,还是得靠你自己去与太后争才行啊。”
这些天,赵禥的庙号也定下了,还是与历史上一样是“度宗”。而关于皇位继承问题,管委会差不多也达成了一致意见,还是得尽快让赵禥的几个幼子之一继位。
赵孟頫虽然与东海人关系好,但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他现在都成年有自己的主见了,若是当了皇帝,难道还会对东海人言听计从?更别说真让他上去了,一定会引发内外重臣的不满——虽说他们即使不满也没法对东海国造成什么麻烦,但是现在蒙元的威胁迫在眉睫,还是尽快把局势稳定下来的好。
所以,还是让正统性更高且更容易控制的小孩子上位吧。
杨淑妃终于安心下来,一边又给何念雪塞了几件首饰,一边嗔怪地说道:“妹妹,你可真是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