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争吵

  “加税减税没有问题,大周编户齐民,也存在实行条件,臣认为可行!”白胡子老头抚须开始说话了。
  大司农卢老爷子还没等手下上场,自己就亲自上阵了:“放你娘的臭屁!加税,加谁的税,我看第一个就要加收你陈立亭的税!”
  陈立亭老爷子不疾不徐:“臣敢为天下先,愿为陛下排忧解难。”“行啊,你陈立亭来当大司农,我跟你换换位置?”
  老爷子不说话了,加税,加谁的税?那可不就是加他们这群人的税嘛,他们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减税,那就更不用说了,减税一时爽,国家没钱了那可怎么搞?
  其实他们也不是真的要对立,他们吵是给皇帝看的,就是要向皇帝传达出一个意思:我们很努力,但我们意见不统一,我们也没有办法。
  天子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任由他们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这会就已经不是两位老爷子的事了,前脚这两刚闭嘴,后面少府卿就站出来诉苦,总之就是一句话,少府没有钱。
  其他大佬则是纷纷跳脚,少府还没钱,你骗鬼呢啊?看看人家五州,就没有少府这个东西,多少财政收入就是多少,没有专门为皇室收钱这个说法。
  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吵得天子也是头疼,就连一个月前一脸苦逼的杨国公都在那上蹿下跳,欢乐得不行。
  没法子,这时候不开口,以后就不好混了,总得做个姿态出来让天下人看啊。
  不是我们没想过颁发这样的政令,而是时局不同,我们也做过努力了,奈何意见不统一
  若是无法,天子也是可以强行保存颜面,顶多呵斥一下这些大臣礼法何在,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但之后呢?群臣请罪,立马一片寂静,那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么想着天子开口了:“好了,诸卿皆为我大周人才,暂时无法便先放着吧。”
  有了天子背书,群臣也知道这事情暂时算是压下来了,对外也能有借口。
  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意见没统一,你们放心,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只是时间问题。
  没听天子都说了吗,意见不统一,那就再议,以后自然会议出个章程来。
  至于需要多久,那就要看五州之地的效果好不好,五州是怎么管理的,后续他们能不能处理得了再来决定是否推行了。
  当然这个借口并不算很好,待群臣安静下来后,应声虫宗正周衡开口了:“启禀陛下,臣有事禀报。”
  周衡一开口,大伙就懂了。宗正是干嘛的?管理皇族事务的,这些人都是跟皇族有血缘关系的,当朝的宗正更是天子的传话筒,他一开口就代表着这事是天子让他说的。
  很快,宗正周衡就挑明了:“自古以来,天下官员选举有二,其一乃官员举荐,其二乃乡野名士上书,然其二法千年未改,已不合时宜。臣听闻五州有科举之法”
  一听这话,少府卿和大司农对视一眼,差点没跳起来。
  对周枍堂的福利大礼包,天子其实也没有办法解决,但天子也不愧是天子,硬是给他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转移视线。
  这转移视线的技能也是要修炼的,低级的转移视线便是愚民也能看穿,知道你丫就是故意说些其他的事情来掩盖大事。
  高明的转移视线就不一样了,这科举之法一丢出去,整个大周立时便要轰动,这时候福利大礼包的热度就会被转移出去,人们的视线会放到科举之上。
  科举的强悍之处在于他是全天下都可以参与的,不管贫富贵贱,只要是个人才都可以参与。
  考没考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开了这个通道,也算是给了底层人民一些希望。
  周人重乡党,只要一个村能出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那全村上下都会受益,也就说这事其实跟家家户户都有关,由不得人们不重视。
  只要这个人当官了,他还能不重视乡里?不得修个水渠,建个学堂什么的?不得为乡民们争取一些福利吗?
  所以说,科举并不是指贵族们的盛宴,平民百姓也是可以参与进去喝点汤水的。
  如果是有真才实学的人,那很可能一炮而红,科举状元,这官职不可能会低的。
  五州之地的科举其实不太一样,要说考公务员那也是科举,无非就是换一身皮而已,但在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完整链条的。
  在五州之地也有科举,但这个科举不是像以前皇朝那样能直接当大官的,周枍堂的科举就是从基层干起,得一步步升上去才行。
  其中一些顶级人才会送进秘书处培养,然后外放,这才是标准的高起点路线。外放之后也不像朝廷那样调回京城,再外放,再调回京城位列三公九卿。
  五州之地是先培养,再外放当官,干得不错了调回来再次进入秘书处培养。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它:党校。
  也就是说,除了能力的培养之外,进入党校就意味着这个人才是被周枍堂,被蝴蝶房所认可的,可以当做是“同志”,一起干大事的人才。
  这时候就会被要求加入蝴蝶房了,所以说蝴蝶房其实已经超脱了谍子机构,它是可以参与到政治的,尽管现在它还没展现出这方面的獠牙。
  我们说军政党,最牛逼的那当然是党了。村长牛逼还是书记牛逼?那肯定是书记牛逼啊,党不乱,则国不乱。
  这样的科举跟古代的科举是不一样的,那些科举一出来都是位列高官,五州的科举其实就是高中毕业证书,只要你能毕业,就能报考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务员了。
  一开始肯定不会给你高职位的,当然还是有起点,表现出色的人起点是不同的,更何况上面还有一座花城大学。
  有鉴于此,周衡此次抛砖引玉,天子的想法并不是完全遵从五州之地的制度,因为根本就做不到。
  很多事情周枍堂就是摆出来给别人看别人也根本就做不到。
  没党校你搞什么搞,就靠嘴上的尊君思想,就能把天才们笼络住让他们誓死效忠吗?
  那好,听谁的?这个校长谁来做,大儒来?钜子来?还是黄老的重臣们来?兵家来还是法家来,大家到底听谁的?
  这道统之争,不争破头才怪了,根本就做不到。
  不仅仅是思想做不到,朝廷也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来做。周枍堂能做,它的背后是什么?它有蒙学、有幼学、有中学,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最上面还有个花城大学呢!
  除此之外周枍堂还有人心,他能控制寒门士子,这就跟后世完全不一样了,政局并不是官员们自己说了算的。
  除了官僚系统,还有蝴蝶房在一边虎视眈眈,往上还有个宁王府,中间还要穿插个琳琅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最重要的是,周枍堂能做到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周庙堂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天子再雄才大略,也做不到压制所有人,也不敢这样去做。
  大秦做了,但秦皇一死是个什么后果?汉武牛逼,没了汲黯,晚年照样要下个罪已诏。唐王开创太平盛世,照样需要一个魏征来当镜子。
  周枍堂做的事史无前例,他相信能成功,那是他和楼秀经历过,但就算如此,他也不敢说这样的制度一定是对的,只能说,这是一条正确的方向,而这,是需要所有人去共同维护的。
  可天子不同,他不敢做这样的决策,只能是跟在五州身后,让五州在前面探探路了。
  别的不多说,单说科举制,考的什么都要朝廷好好讨论了,不是说天子想考什么就考什么的。
  按照五州之地的试验情况,墨家学说是肯定跑不掉了,但人家把墨家学说里的政治思想给干掉了,留下的都是工艺。
  儒家也肯定没跑,历代的统治者都需要儒家思想来维护皇权。
  杨朱学说五州之地也有,但五州之地特殊啊,在大周你讲什么君轻民贵,这个就很尴尬了。
  兵家得有吧,大周以武立国,这三公九卿就没一个是不会带兵打仗的,兵家学说跑不了。
  法家那就更不用说了,当官你不知法?那还玩个锤子,不教而诛谓之虐懂不懂?
  黄老也得有,发现人才嘛!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去看,我们管好专业人士就好了,更何况人家是真的能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