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铁路学校 线膛火枪
而且,科学院按照皇帝提供的思路和建议,已经研制出了“手轧车”,就是手动轨道车。
这种手动轨道车重量近五百斤,利用杠杆、曲轴、齿轮等机械装置驱动,由四个人驾驶,前后各两人双手握住杠柄上下交替轧动,车子就可以向前运行,时速达到12公里。
尽管“手轧车”的动力要应用于运输还是远远不够,但这也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敞开了一扇窗户。
如果动力足够,岂不是可以拉动很多车厢?就是那种简单的只能往复运动的蒸汽车,似乎也可以使用。
当然,皇帝现在并没有太高的奢望。轨道车用马拉,用牛拉,一样比现在的道路运输提高了数倍的效率。
“甚好。”皇帝放下文件,笑着对孙元化说道:“既已试验可行,那便加快实施吧!资金问题,朕想办法解决。”
停顿了一下,皇帝又提醒道:“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批铁路的建设人才,通过他们,把铁轨修建推向全国。”
孙元化躬身奏道:“万岁若是如此打算,微臣建议设立专门学校。”
皇帝微微颌首,说道:“可以。你召集人手,把此事办好吧!”
国家需要读书人,但不是光读四书五经,只有科举一途的读书人。各种专业人才,在皇帝推动的大明建设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至于官职,对皇帝来说,根本不算事儿。这也是为了照顾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固有观念,你说院士、工程师很牛掰,可人家就认几品几品。
如果不是这样,科学院的吸引力哪有那么强?不管是不是真存着钻研科学的精神,只要你有专业之长,就有官职和品阶,享受官员的待遇。
好象是官员滥授,日后有冗官之忧。可皇帝不这么想,官职官阶用在技术官员身上,和后世的职称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孙元化躬身应是,顿了顿又奏道:“启奏万岁,膛线枪的研制进展缓慢,虽制造出了实物,但费工费时,大规模生产制造很是困难。”
皇帝对于军工的关注是有目共睹的,提出的思路和建议也是正确的。不管是费了多大的力气,膛线火枪的样品倒是制造出来了,实弹射击的试验结果也令人振奋。
可象孙元化所奏,费时费力地制造,根本不可能有装备军队的一天,只能作为少量的样品存在于世。
皇帝知道孙元化的禀奏是什么意思,怕自己心急,担心自己降罪。
他摆了摆手,说道:“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先研制出拉膛线的机器,膛线枪的制造才能规模化。这和以前制造火枪枪管是一样的道理,由人工到机械,才装备了我大明军队。这项工作不着急,你们慢慢研制便是。”
“微臣明白了。”孙元化暗自松了口气。
燧发火枪已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皇帝还真不着急换装线膛枪。但科技树是要不断攀登的,由滑膛到线膛,也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