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以民为本,向勋贵下手

  “以民为本”这四个字,最近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基本上取代了“平辽灭奴”。
  臣子们可以预料,外患消除,皇帝的注意力将转向内政。而“以民为本”则是治理内政的宗旨,或者称为原则。
  其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商周时代便有。可惜,上千年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如果真的国泰民安,那也没有改朝换代的周期循环了。
  而朱由校正在把“以民为本”落到实处,从国家粮食储备库,到减免赋税,再到医学院的推广天花疫苗。
  不光要喊口号,还要干实事,这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让臣子们知道,皇帝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看到实际的行动。
  每个大明子民都是国家的财富,人口红利知道不?百万雄师见过没?
  看好就抢,不服就揍,皇帝打造的不是虚名的天朝上国,而是世界第一的强国。肥沃的广阔土地,万里无际的海洋,都是俺大明帝国的。
  “天暖和了,朕准你回家省亲。”皇帝脑子在胡思乱想,突然说出一句没来由的话。
  张裕儿立刻睁大了眼睛,可惊喜的神情一闪即逝,赶忙说道:“皇爷恩典,臣妾谢恩。可不合宫中规制,还请皇爷收回成命。”
  皇帝霸气地一瞪眼睛,说道:“规矩是人定的,朕是九五至尊,改了就是。不光是你,后宫嫔妃都有此待遇。”
  都有才好,就不担心被别人说三道四。张裕儿虽然晋为妃子,还先得两女,可出身与别人比,总觉得矮人一头,事事都留着小心。
  “臣妾谢过皇爷,谢过皇爷。”裕儿喜出望外,凑上去左一口右一口亲得热情。
  你亲我,我也得亲回去才不吃亏嘛!
  皇帝呵呵笑着,捧着起儿的脸,一个长长的湿吻过后,搂着温软的身体滚到了床上。
  ……………………
  京城一片祥和的年前气氛,但突然发生的事情,却令很多人警醒。
  成国公朱纯臣被查,宅府被封,掐监入狱,罪名是欺君。
  欺君这个罪名很宽泛,也是可大可小。昔日皇帝下诏书,要勋贵官僚退出商业,严查官商勾结。
  而朱纯臣却没有完全照办执行,京城内的商铺只是换了个远房亲戚的名字,就以为能蒙混过关了。
  可以想见,这点伎俩岂能瞒过厂卫?皇帝显然也不是刚刚知道,赶在这个时候严加处置,正是借了平辽大胜之威。
  京营有孙应元坐镇,五城兵马司是卢象升,辽东还有十数万虎狼之师,外患已除,皇帝再无顾忌。
  事发之后,皇帝的处置也是又快又狠,朱纯臣除爵流放,亲属流放,抄家所得全部交给吴用先,用作重建辽东的资金。
  由靖难功臣朱能开始,世袭九世、十二位的成国公爵,彻底除名。
  至于嘛,不过是隐瞒了几家商铺,就算是可称得上“欺君”,也不用如此严厉的处置吧?
  皇帝又缺钱啦,以前是平辽灭奴,现在是重建辽东。京师中很多勋贵都缩紧了脖子,以为皇帝已经盯上了他们的钱袋子。
  皇帝确实对勋贵宗藩没什么好印象,但严厉处置朱纯臣,除了这家伙隐瞒经商外,还有别的原因。
  历史上,李自成军逼近京师时,崇祯帝派朱纯臣督守京城的齐化门。
  然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纳。
  此时的朱纯臣已经决定另投新主了,他知道明王朝的倾覆只在眼前,自己虽然累世深受皇恩,但抛不下荣华富贵的他绝对不愿意陪着这个亡国之君一起送死。
  无论崇祯帝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闭门不出,充耳不闻。李自成军一到,这位成国公就立刻献出了齐化门。
  王朝末日,方才能看出平日那些“忠臣”的嘴脸。一些勋戚文官的节操,连太监都不如。
  不仅仅是朱纯臣,皇帝可是有一笔账,要慢慢收拾那些浪费国家钱财,却全无报国之心的王八蛋。
  说是敲山震虎也好,拉开收拾勋贵宗藩的序幕也罢,甚至于只是皇帝恼恨朱纯臣在历史上的忘恩负义,反正,朱纯臣事件给京师的年节气氛笼罩了一层阴影。
  当然,阴影只是对于勋贵来说。不关自己的照样欢庆,老百姓更是不管什么国公、侯伯的下场。
  对于欠有外债的人来说,有一句俗话叫“年关难过”。对于京城的勋贵,现在轮到他们惶惶不安了。
  赶紧的,屁股不干净赶紧收拾,别等到让皇帝抓到把柄。家中的子弟亲戚也赶紧严格约束,别因为不法而被有司找到罪名。
  尽管皇帝处置起来毫不留情,可还是顾些脸面,总有个由头再下手。
  哼哼,朕要发起狠来,可是连脸都不要,说你心怀怨忿,一样的抄家灭门。
  皇帝坐在殿内,听着老魏在汇报工作,神情平淡,不时伸手摆弄一下桌案上的小模型。
  老魏恭谨地说着,条理清晰,叙事简明,难得的好记性,竟不用稿子。
  皇帝终于听完了汇报,脸上露出笑意,缓缓说道:“魏伴做得很好,几年来着实辛苦。没有内部的稳定,平辽也不会如此顺利。”
  “皆是皇爷英明神武,奴婢只是努力办好差使,不敢言辛苦。”老魏躬身谦辞。
  皇帝笑了笑,说道:“能办好差使,让朕满意,亦是大功一件。明年要继续加强南方的工作,天高皇帝远,总有些混账东西想要欺瞒于朕。”
  老魏立刻保证道:“皇爷放心,南都的那些勋贵外戚,但有不法,绝不放过。而且,奴婢已经搜集了不少资料,足以拿下一些。”
  “不急。”皇帝眯了下眼睛,冷笑道:“待朕从辽东调一营人马到南京后,再收拾他们不迟。”
  老魏连忙马屁奉上,“皇爷深谋远虑,有一营百战之师威慑,谁都得老实服贴。”
  从辽东拔调精兵强将,不仅是南京,还有各个边镇。都是富有作战经验的勇猛将士,北方的边防一下子就能加强起来。
  这与把武学毕业的军官分派到各地,整顿卫所官兵是一样的道理。
  战斗力、战斗素质有差别,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差得不能太大,至少能对付山贼草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