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府试

  又过了些日子终于等来了府试,像县试一样,送考的一干人等,都被官差隔在外面,只有应试童生才能进入学宫前街。但考生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因为不光是今年县试录取的,还有往年过了县试,却考不中府试的。按照规矩,这些人可以不再参加县试,而直接入围府试……这个人数是今年才录取的四倍还多,所以考生总数大概是……三千人。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三千考生熙熙攘攘的挤在考场前,却不能立即进场。因为府试的点名入场是县为单位——这个县的考生点完了,下个县再入场的。
  可是即使事先组队而来的,也一定会在人山人海中被挤散的,何况很多学生都是自己来的,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县里的领队——教谕大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县在考前都会精心制作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灯笼,事先告诉考生,看到那个样子的就集合过来。
  比如说海州教谕就事先告诉考生,见到牛头灯笼便靠过来。
  那些灯笼用长竹竿挑着,在黑咕隆咚的天色中十分显眼,王枫找了一会儿,便看见半空中的牛头,便提着考篮挤过去,终于见到了面熟的考生,第一句话就是:“谁有多余的鞋?”
  待听明白王枫的意思,大家理解的笑笑道:“师兄也被踩掉鞋了。”
  有不少人七嘴八舌道:“我方才也是。”
  “我的帽子被挤掉了。”
  “我的笔墨摔坏了”
  “那你们怎么办的?”
  有人说是“现买的。”这是第一次考府试的。
  有人说是“还有备用的。”这是有经验的。
  王枫吃一惊道:“这里还有货郎吗?”
  有那考过几届的童生笑道:“师兄有所不知,每年府试都有这么多人,被挤掉鞋子帽子、摔坏的笔墨砚台不知多少,考场偏偏又规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
  差役看到有利可图,便购进一批,高价贩卖。”
  便有人自告奋勇,给他去找买东西的,不一会便领过一个穿着号服,挑着货郎担的过来。
  接着那人手中的灯光,王枫果然看到食品文具、鞋子帽子一应俱全。
  一问,一双布鞋竟要一两银子,这价钱在外面可以买五双上好缎面布鞋了。
  但他也知道稀缺就是资本,只好乖乖挨宰。
  看着那人卖肉火烧,他又问问价钱,两钱银子一个,王枫已经麻木了。
  他干脆把身上的二两银子扔给他,拿了五个火烧,一双布鞋。
  别人都说他不该买火烧,有经验的考生告诉他,往年考场的官差,会从外面买饭菜到考场贩卖,虽然同样高价,但好歹还是热腾腾的。
  王枫摇摇头道:“话虽如此,谁知道卖的东西合不合胃口?”
  众考生不禁紧张起来,立马将那人的吃食抢购一空。
  淮安府试的考场设在府学宫,府学宫占地百亩,考试条件非常好。但也存在与县学同样的问题……
  考场坐位依然有好有坏,有的坐位光线不是很好,有的坐位风比较大,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占个好点的位置。
  这时候考场开了门,第一个县开始点名。
  其它县的考生便纷纷找到考场的差役,拿出银子来请他们将考篮先放到考场中位置好的桌子上。按惯例这代表已经有人占了这个坐位了,等他们进场之后,只要找到自己的考篮,坐下来就可以了。
  但差役们这次没敢收钱,他们满面遗憾道:“府尊大人有吩咐,必须按照卷上编定坐号,入场对号而坐,否则取消本场考试资格。”
  考生们这才死了心。
  三千童生分成八组入场,到天光大亮时才领到答题纸全部入场。
  王枫的运气终于回来了,他的座位是三排六号,三六一十八,不但吉利而且位置绝佳。坐在位子上,他发现前后左右一个都不认识,不由暗暗高兴道:‘可以清心考试了。’
  免得考试时候还被人指指点点。
  待王枫吃掉一个肉火烧,所有的考生终于都坐好了。
  这时考场大门缓缓关闭,落锁后竟然贴上了封条。
  看到这一幕,考生们不由心中打鼓,暗道‘以前不是这样的,这次不会要动真格的吧?’
  正在众人胡思乱想间,便听一个男声拖长音高叫道:“知府大人到!”
  只听一片稀里哗啦声,考生们纷纷起身,向着正殿的方向施礼。那知府大人走到殿前,却也面向正殿,给此地的主人……孔圣人上了三柱香,然后带着考生一道三叩首,这才转过身来。
  学生们又给他行礼道:“学生拜见知府大人。”
  “免礼,都坐下吧。”知府大人的声音十分清越,富有魅力。
  考题一发下去,考生们哪有功夫理会聒噪的知府大人?都紧张的打开信封,抽出自己的考题。
  王枫看自己分到的考题,乃是一大一小两道四书题。大题是道一句题,曰‘道之以德’;小体是个截搭题,曰‘皆雅言也叶公’,很显然大题考功底,以理真法老为重,小体考思维,以破题恰当为重。
  便趁着一开始脑子清醒,先看那小题‘皆雅言也叶公’,他得先看出这莫名其妙的句子是怎么生出来的,然后找到其出处……这哪是考死记硬背啊,简直就是智力测试嘛!
  寻思片刻后,王枫在前四个字后面加个点,将句子断为‘皆雅言也’、‘叶公’,便可断定这两句都是《论语.述而》,前者是第十五篇的最后四个字,后者第十六篇的开头两个字。
  因为截搭题虽然广泛应用,但朝廷从未正式承认这种出题方式,如果碰到看你不顺眼的御史,参你一个‘割裂经文’的罪名,那就得乖乖引咎辞职。
  但再找茬的御史,都拿这位知府没有办法……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出的是截搭题,但人家这六个字却分明是连着的,不信回去翻翻书,看看是不是紧挨着的。
  这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还真没法说人家不是一句。
  但是‘皆雅言也。叶公’六个字连在一起,看起来简直不知所云。
  不过对于经历过后世讲究发散思维的王枫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他知道前四个字的原文是‘《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便是周王朝的官话,大体相当于当今的陕西话。而孔子是鲁国人,平时说的是山东话。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孔夫子平时交谈用山东话,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改用陕西话。’
  当然具体的解释还得听朱子的,他老人家说:‘雅’即训‘常’,雅言即‘训常’,乃圣人之德行也。再看‘叶公’二字,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朱子解释道:‘叶公者,字子高。楚叶县尹,僭称公也。’这话的意思是,叶公问孔子的学生‘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搞明白两句各自的意思,下面就开始扯了……将其合情合理的扯到一起,就算是成功了。
  王枫突然发现,这道看似无理的截搭题,在弄清各自的出处后,竟然变成了明白正大的平正之题。因为朱子在介绍完叶公是哪位之后,又注释道:‘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
  ‘圣人之德’四个字,便将前后两句联系起来,把题意堂堂正正表述出来,只要你背过论语和朱子注疏,便能直接破题,不用你乱猜胡诌。
  说实在的,这是王枫在第一次做截搭题时,心中有踏实的感觉,因为往常遇到的那些,往往是考官生拼硬凑而成,即使出题人自己的标准答案也是牵强附会,答题者自然更是云里雾里,找不到严丝合缝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