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报~启禀帮主,胡十三正整军代发,目的不明。”
“小绿帽子,有进步了啊!不错,你在探在报。”
小绿帽子自己都不知道被这个主子打了多少次了,这次突然不打不骂,感觉有点不习惯,可还是露出了笑容。
和宽看他一脸傻愣,就说还不快去,是不是在等我打你啊!小绿帽子一听立马答道:“不……不……帮主我马上就去。”说完小绿帽子就慌慌忙忙的跑了出去。
和宽见状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道:“这小绿帽子也真是的,看来以后就不能在打他了,哈哈!”众人看到也都跟很宽一起笑了起来。
紧接着和宽说道:“此次胡十三不知道又在搞什么鬼,他没事不会整军的,传我帮令,所有人准备战斗。”
“帮主这是要跟胡十三干上了吗?”
“老凡呐,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何况是胡十三呢?不可不防!”和宽这是明摆着在卖关子。
“哦,帮主说的是,可是属下倒有一策,即能防得了胡十三又能稳操胜算,不知该说还是不该”凡御天是个明白人,自己身怀绝学,却很少抛头露面,还不是因为害怕一个人,不然三十六刀放眼江湖又有几人能胜得了。
现在他竟然为清河帮谋事,那么就应该为帮主排忧解难,而不是处处都要以帮主为马首是瞻,不然他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少了清河帮的这道屏障,估计那人很快就知道他的在哪里,并且能够很快出现在他的面前,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凡先生,什么时候这样不爽快了,搞得我很是尴尬呐!”
以凡御天的武功在清河帮恐怕是找不到一个对手,为何还屈尊于和宽座下,这也是和宽一直想不通的事情,自己也曾问过,可是凡御天并没有告诉过他,现在他突然变的这么正事,反倒让和宽有些不自在。
凡御天听出了和宽的心声,也知道这位帮主所担心之事,便答道:“您也没有必要去猜测什么,我们两个的事情互不干涉,现在只是各取所需摆了,等我办完了我的事情我就离开这里,所以您大可放心,我的存在只对你百利无一害。”
“凡先生严重了,你我之间都这么久了,何必分个你我呢?只要凡先生愿意,清河帮的大门永远都为你敞开。”
和宽现在看到胡十三活的活蹦乱跳的,那么黑衣人失败之事也就不言而喻了,至于黑衣人的武功他本身就亲自领教过。
以黑衣人这样的武功都败给了胡十三,那么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胡十三的武功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现在整个银山能与胡十三匹敌的那就是凡御天的三十六刀了。
现在目标这么明确,和宽没有理由拒绝凡御天的任何事,甚至还得要讨好,好在这个刀神并没有对他提出什么要求,只是给他出了一个计谋。
凡御天听完很严肃的答道:“感谢帮主的热情,凡铭记于心,只要有我在这里的一天,那么我就是清河帮的一员。”
“好!说的好!凡先生,现在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吧?”和宽紧接着问道。
“胡家和清河帮虽然虽然不是什么世交,可在这银山有谁不知胡和两家合作之事,倘若胡十三攻打清河帮,那么今后天下人谁会与他合作,凡认为胡十三不会傻到那种地步。”
“哦,那依先生之意,我大可不必准备。反正他打的是铜山。”和宽之所以准备就是万一之中的以防不测,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带大的清河帮,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非也?胡十三现在的目标看似是铜山,可他一直都是个任性的主,说不定他还真敢自掘坟墓,所以帮主准备之事内可防不测,外可以出兵,实乃上策之举,凡佩服”
凡御天在江湖打拼多年早已身经百战,他明白:做为一个好的下属不应该是处处都把上级的指示照办不误,如果你照着葫芦画葫芦那样下去,那么上司就会经常的找你做事情,表面上你是他的主干,实在不是,这种人在上司的眼中就是没有什么本事之人,一旦出现什么好的事情他压根就不会想到你更不会让你去处理。
相反,等上司遇上难题的时候他往往都会想到经常给他出谋划策之人,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你说话委婉点,不让上司出丑,那么他会很看重你,遇上好事也会记得与你共同分享。
和宽说什么也是一帮之主,即使出现点错误,那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指了出来,只能慢慢的引正,让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这样他才不会在下属面前没面子。
凡御天紧接着说道:“帮主,请允许凡在补充一句?”
现在凡御天已经给足了和宽的面子,就算他在怎么补充也都是以和宽的帮令上做文章的。
“凡先生你这人哪都好,就是太恪守成规了,说吧?”和宽嘴上说的是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凡御天,可他心里还是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倘若,胡家与铜山打了起来,我们大可以出人助胡家人一臂之力,当然我们的人不能为胡家人而损失,战争是胡十三引出来的,那么主线当然由胡家人去打,我们只是做个后勤,如果胡家不敌,我们就伺机除掉胡十三,反正是铜山人干的,青石城那边来人了也只会找铜山上的那群蛮人,反之,铜山不敌,那就在无潇家,这样不管怎么变化都大显帮主大度,不失君子风范!”。
和宽听完一拍桌子,指着凡御天大笑道:“好你个凡御天啊!平时看你斯斯文文的,没想到做起事来,竟然这么狠,不过我喜欢,就照你的意思去办。”
凡御天以为帮主发飙了,没想到是在夸奖自己,忙说道:“帮主过奖了,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个丛林法则,根本不存在谁比谁狠之说,强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恒古不变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