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议事

  黄昏,数骑当先跃马空山上。
  十里外,有城巍巍,其势庄严。即使北地寒雪、深霾烟笼,亦盖不住那一座城所具的威严气魄、还有那城中心处——直冲中天的混金辉光。
  帝皇之身,生有龙气。
  帝武之城,自居华象。
  “那磅礴的浩然之气,那令我族厌恶的神圣气息·····”云虎王遥观气象,直嗅得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惊人气魄,一双英眼豪眉间不止惊叹还有心涌的激烈战颤。
  “不会错的。”绝代姿容的绯月郡主答了他的疑、定了他的惑,“正是北武帝都——幽云天都。”
  “打下了这座城,我族东征北国之行便算完结了。”苍龙王如是说。
  “混沌圣宫、北武王族最强之人都聚集此处。这一战,将是此行最后之战。虽然不会太容易,”烈姬美目复朓远处王都,眸中光彩明艳,将一路前行的疲惫尽数舍去,“但,我族必将胜之。”
  “嗯。”鸢王颔首赞同,一路而来他对于烈姬再无半点垂涎之想,早已尽数化作了叹服,眼前的女人不论战功、谋略、胸襟、气度以及修为无不不下于王兄玄祭空,是非他所能平行的高度。
  他好美色,但亦有自知之明。所以,也知了进退。他若能为黑夜之王,这个女人也必将是妖族帝后;高高在上,永不可及。
  “这一路长驱直行,多谢靖先生相助。”烈姬转身对北武靖致谢道——
  半个月,连摧九关二十七城、七十二重镇;所向皆披靡。除却妖族本身战力碾压虽不假,但若没有这北武第一名将的协助,是万万做不到如此高效率的夺关破城的。
  无疑,北武靖善战的名望、三军辟易的威慑远在当今年少的小皇帝帝威的影响之上。国中若有比肩或胜过的,大概只有深居幽闭于圣宫之中的混沌掌教一人而已。
  北武靖的向服,加上之前混沌圣宫联同北武十万禁军精锐遭逢大败,双重败势之下,北武国中早已是人心惶惶,而每每北武靖以身临于阵前,等同于宣告降而生、战必死,如此之下摧城之势自然是势不可挡。
  于是,便有了这等豪举。
  破城之深入,已经是妖族举世以来前所未有的推进进度。
  北武靖倒是真君子,表态臣服之后,一路虽无战策建言,但一路诸城的民生处治却也做得井井有条。倒并未因战事而大受荒败。
  只这一份治世才干,便值得烈姬诚正相待。
  妖族从来就不乏能征惯战的将才,缺少的正是正等治理一方的良臣。
  “北武之行,得此一人,胜过十万河山。”烈姬如是评价——
  北武皇宫·玄武殿,议事。
  妖族三日前已发来檄文,都城之中莫有不知。
  ····“天授妖权,圣德全功;今受帝命,进伐于东。
  乱世久矣,涂炭生灵,分久当合,非合不平。
  绯月承诏,虽驽且愚,躬身尽命,不敢轻怠。
  带甲十万,纵横三州,百国俯首、千城辟易。
  英豪共猎,际会于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御前近侍按北武国相之命,当场宣读。
  檄文既到,兵锋踏前。昨日飞鸽传信,已报寒玉关告破,至此——北武国最后一道屏障已经塌陷,妖族将兵临城下,千年来首次与皇城兵戎交接。
  黄昏的霞彩,透过虚雾,洒入死寂一般的深宫中;残霞经由冷雾调染,凝作了血垢一般的幽红。
  北武相国雍容至肿的老脸上亦是愁纹盘踞,肥圆的体态竟是几乎伛偻。
  旧帝新亡,新帝尚幼,这才是他执掌实权的第三年。
  揽敛财富无数、收圈的佳伶美人百千竟都还没怎么好好享用。
  此刻,国中关于他的骂名,似乎已经无关紧要,最大的难题已是如何在当前的妖族攻伐下如何守持。
  妖族此时势如破竹,而国中也几乎没有了上将。
  什么是上将?——
  决策千里,善御三才、战必胜、攻必取,堪比禁军统领北武靖之人。
  这样的人,已经没了。
  大半死在了十年前的红月大决,剩余的已然为国捐躯与那位妖族女武神的轮刃之下。
  如此看来,那位女武神已经无敌。
  更何况,兼有云虎王之骁勇、苍龙王之敏睿,以及······北武靖堕落为翼。
  虎之恶威,已是可惧;何况如虎添翼?
  “圣宫一群庸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日来,相国心中为此一直没停过怨念——
  事关一身荣华,如何能不恨不怨?
  “北河尚书,皇城之中尚有多少战将伍卒?”被诬陷相国深吸了一口这昏黄冷霞中的寒气、提了些许精神问向兵部尚书。
  “禁军尚有三万三千人,城防士卒尚有一万六千人;各府王、臣家将扈从总计有七千三百余人,能战之士共五万六千三百人;各地勤王之师大约十万四千余,正在四处赶来···”兵部尚书北河清一一呈报,想了想又道:
  “圣宫想必也早有了对应之策,五部法师虽遭遇重创,但是武殿及宫中圣巫甲卫众仍保存较好,能战之众必在一万以上。”
  “就算勤王兵马提早奔来,总共也只十七万战士么?”十三岁的少帝悉数并立,似慵懒地往金銮龙座上枕手仰靠,清俊的面容上愁云虽覆,却掩不住他拿一双星眸里少有的几分清亮。
  他细思片刻,微微一笑。望向金銮右侧旁立着的摄政相国——同时也是他生母的亲哥哥:“舅舅,你说这一仗怎么打呢?”
  “难····”国相国舅眉头紧拧,无从头绪。
  “妖族呢?拥兵几何?”国相心不死,又追问兵部尚书。
  “下城二十七座,重镇七十二处,现在妖族降卒不在二十万之下。”兵部尚书北河清如实答述。
  话音方落,议事殿中立是议论声声而起,其中不乏退降的发声。
  ····“三万妖族尚已经横扫西方诸城国,现在拥兵二十万余···该如何是好?”
  “是啊,听说禁军统领靖将军作了先锋,一路关城都是他给破的。”
  “北武靖着实是个将才啊····先王仙逝,国中怕是没有人挡得住他了···”
  “这个北武靖太可恶了····”
  “可那个妖族郡主用兵更是可怖,玄海关弹指就被破了···”
  “唉····国家大危了。”
  “降了吧?”
  “我等深受先王厚恩,又人妖殊途怎么能降?!”
  ····
  “诸位公卿,”少帝听着议论声渐向降与不降偏移,面上多少不喜,起身、语气虽然青稚,竟也清厉而庄重,“国家厚养诸位,可不是听你们抱怨自哀的;若是不能献策贡略,不如今天就死在这金銮殿中,多少还能保存点气节。”
  国舅爷闻言一震,那双看似昏昏、实则奸滑的细小老目往少帝身上转了几转,后者说完又往金銮座上一躺,回复了之前的慵懒姿态,就好像前一瞬凌厉霸道的姿态并不是他一般,似全未注意到他这审视的目光。
  国舅爷摇了摇头,心道自己应是看错了,这个一向慵懒并将所有政事全权交给他处置的外甥小皇帝怎么可能会有那么锋锐的姿态?至多,也就那么一瞬间罢了——毕竟他是那个英武绝伦的人的儿子,多少还能辉映出属于他父亲的余晖,不经意才能流露出的样子罢了。
  这个孩子,可真是处处明明透透,毫无装饰的功力啊。
  少帝往身边的国舅爷看了一眼,后者正又陷入沉思,那样子可真个儿像忧国忧民。可惜,并不是——
  他在乎的,一直是挟天子的快感、权势上的热衷;忧国忧民?窃国宰民倒还差不多···
  说来,这个人居然是自己的亲舅舅。父皇母后还在世的时候,这个人倒还算忠心耿耿、尽职尽守,时有建言献策,端得一副济世良臣的样子。父皇病逝之后,这个人就变了,或说——露出了本来应有的面目。
  权力,果然是可怖的毒,能轻易的改变一个人的面目——哪怕曾是你的至亲至爱。
  少帝并不傻,不过是面对集权之后的国舅爷一时无奈罢了;若不是少年老成,自俱城府,也不能在一系列的皇嗣竞争中为父亲所看重、在一连串的皇嗣被害中得以保全。示以弱、骄其心,都是一路保身并揠苗助长的行策。
  毕竟当时年幼,国中诸事能依仗的也就这有济世之貌的国舅爷一人,造成如今的局面既无奈也必然。
  想到这,少帝莫不可闻的笑了笑,其中几分无奈掺杂,唯有自知。接着又生出几分玩味,对还在一边绞尽脑汁苦思对策的国舅道:“国舅乃我北武庭柱,孤幼而不才,当下可就全仰仗国舅爷主事了。”
  假装少年心性的望向殿外霞光、余晖斑斓,似叹息道:“万里河山、千载国事;现下可真到了倾国之际了。这个国家若是就此没了,众爱卿尚能称奴保存身命,而朕只有玉碎而告先帝英灵了。”
  “我等誓为王国效力、为陛下尽忠。”众臣惶恐,一个个跪身俯首,连连道。
  “好了、好了。朕知道你们这片老臣心。”少帝脸上生出几分少年人不耐烦的意味,又对国舅和众臣道:“关于御敌之策,接下来就由国舅和众爱卿商议了。朕听的烦了,出去走走。”
  说罢,跳出龙椅、轻快的出了殿门,走到了殿前,走了两步,侧着脸看回来,残夕照着少帝清俊的脸上,泛起一层朦胧的昏黄光晕,巧妙地盖住了他心下的几分嘲弄,淡笑道:“众爱卿若是没有想出应对之策,可不要出了这议事殿喔,否则金吾卫们可不一定能管住手中的斧钺喔。”
  众臣听得声色一噤,竟不敢语。那霞光中明明瘦小却似孤高的身影,一干文武竟是不敢直视,一一垂首。
  少帝说完,领着四名同龄近侍行仪行而渐远,议论声才是渐渐响起。
  能保住国,方得保住家。这道理无论是清官还是肥宦心底里都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