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

  第一百二十六章宁化黄氏
  这才是黄家迅速壮大的原因之一。
  甚至有一批人对外说是死了,但是其实已经上山为匪了。
  这就是黄家决计不能让县令去村里挨个收赋税的原因。
  大多数事情,是瞒上不瞒下的。
  很多事情,在上面查,那是无头案,根本查不清楚,但却瞒不过亲戚邻居。
  如果一次也就罢了,而黄家已经是惯犯了。村里或许有人不知道,但是很多人心里如明镜一般。
  只是古代的平民百姓,想上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如果县令到了村里,这事情就瞒不过了。
  黄家对那些外姓人可不友好,其中还不少大仇。
  “族长,而今这一件事情,总体上来说,不过先礼后兵而已。”一个阴恻恻的中年人说道:“明天族长带上金银送上门去,看看着位大青天怎么做?如果不能。那只有一个办法了。”
  这个中年人乃是这些人之中,唯一一个不姓黄的。但是他娶了黄家的女儿,在朝廷名册之中,是没有他的性命的。
  李东阳在宁化这些日子,虽然在李东阳看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是百姓都知道,这位知县是一个厉害角色,很少能瞒得过他的,已经名声在外了。
  他乃是邓茂七乱军之中逃出来的一员。被黄家收留。
  这位毕竟是真刀真枪与官军打过仗的,在很多地方,见解足够高明,被黄家上下倚重。
  “这万万不可。这可是杀官的事情。”有人说了一句。
  阴恻恻的中年人冷冷一笑,说道:“这深山老林之中,谁知道是我们杀的。而且这一件事情,也不用我们亲自出手,老三他们在外面快活了这么久了,也该帮家里做一些事情了。”
  所谓老三,就是黄家在外为匪这些人的领头的。
  当然了,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些人都没有在宁化县,而是在江西那边,一旦江西剿匪,就躲回家中。
  朝廷一般不会跨省围剿。
  如此,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了,宁化县距离江西本来就不远,想召回他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即便如此,杀官这一件事情,也太过重大了,下面的各房的议论纷纷,不能决断。
  “好了。”黄通说道:“就这样办了。”
  黄通也明白,就黄家的事情,也不至于牵连九族。所以这些各房的人都犹豫,无他,黄家的利益,大多都被黄通吃在肚子里面了。
  即便是东窗事发了,黄通与黄通的家眷,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其余的人,却是未必了。
  同样是死。
  一人伏诛而死,与满门抄斩而死,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黄通一言而决,即便有人有异议,也不敢说出来了。
  第二日,黄通带上黄金十两,暗地送上了李东阳这里。
  黄金十两,已经是黄家能拿出来最大笔的贿赂了。毕竟这不是北京,黄家能拿出十两黄金,已经说明了家底不错了。
  只是这一点钱,如何能进了李东阳的眼,说起来,十两黄金,说起来也值一百两银子,或者一百元,按照大明县令的俸禄,足够一个县令两年的俸禄。
  只是李东阳家底厚实。才不在乎这一点钱。
  李东阳先是重重训斥一番,说道:“你这是何意?贿赂朝廷命令,可是重罪。”随即语重心长的说道:“黄通,我知道下面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事情。而今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政令通畅,而不是为了抓你的把柄而来,不客气的说,整个宁化黄家也未必放在我眼里,更不要说你一家了,收回去,好好办事,好好做人,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有的。”
  黄通只能伏地受命,说道:“这是小人,昏了头了。万万不敢以此污县君之德。”
  李东阳又将黄通扶起来说道:“好了,先进山吧。”
  “是是。”黄通亲自带人在前做向导,如此就进了山。
  这一带的村落都是隐藏在一座座山地之间,很多土地都是梯田,李东阳看着很多百姓都衣不蔽体。
  心中难免有恻然之心。
  却有无可奈何。
  他固然知道百姓苦楚,但是朝廷也是要养人的,别的不说,来了这些来帮忙的吏员,这些人的口粮待遇,都是要给的。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的下乡,代替粮长收粮,也是为了减轻上下其手的余地。也算是为百姓减轻一点点负担。
  只是而今,他发现这一件事情,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而今大量精干吏员到了宁化,李东阳做事倒是顺手了。只是如此一来,宁化每年的税收即便不起运,估计也养不了这么多人。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那些胥吏,可以以极低工食银就打发了。这一次来这里,几乎每一个人的俸禄都在十两上下,甚至韩铁城最高在二十两。
  比在北京的很多吏员高出一些。
  毕竟从北京天津到了这个山沟里面,总是要给人补贴吧。
  这一笔钱就压在宁化县头上了。
  心事重重的李东阳,并没有注意到黄通眼神有些不大对,但是在一侧的韩铁城却看在眼里,韩铁城暗暗的按住了腰间的长刀。
  在山中行走,所有人都佩戴了武器。
  倒不是担心有什么危险,而是这个时代的原生态,在山中是有种种的野兽的。甚至还有华南虎。
  进入山林,都要带一些武器,也是很自然的。
  一连数日,都没有动静。
  但是李东阳亲自带队,发现了很多问题。近乎重新编练了黄册。要知道,之前土地清丈,宁化县也是清丈过的。
  但是李东阳细细问了,才发现当初土地清丈的时候,这些山村之中,根本没有清丈过。也是李东阳带得人手足,从来才重新清丈一遍。
  然后重新定了每一个村子的赋税,每到一处,各村子都感恩戴德,高呼青天老爷。
  无他,每一个村子所缴纳的赋税,朝廷额定的赋税高了好几倍。即便李东阳按照实际情况,重新整理出来的赋税,比原本朝廷额定的赋税高出不少,但是对百姓来说。这已经是在减税。
  至于百姓交了,朝廷却没有收到的赋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李东阳并没有问。
  但是黄通却感觉特别的热,这几天一直在搽汗。
  李东阳还召集各村父老,让石匠雕刻一个大石碑,让人将这个村子各家各户姓名,田产,还有需要交纳的赋税数量,一一刻在石碑之上。
  并言明,今后春秋两税,县衙每年都会来人,就按照这个石碑上的数量来征收。不过百姓需要帮忙将粮食运到县上。
  虽然山道难行,从这里到县上,也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百姓都欢呼雀跃。
  当夜休息的时候,李东阳也听到了很多关于黄家的事情。
  李东阳心中微微泛起一个想法,暗道:“黄家是不能留了。我须想个办法。”
  李东阳心思变化,并不是发现黄家做了什么恶行,而是黄家在这一带的影响力太大了。如果不将黄家的影响力铲除,李东阳而今所做的一切,今后都会被黄家一一扫清楚。
  但是李东阳也不想杀黄家。
  却是因为宁化县之中,那一个大家族没有黄家这样的黑历史,今个一开杀戒,今后就麻烦了。
  凡是做之前,都要想清楚该如何收场。
  就在李东阳在为这一件事情苦恼的事情,却不知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而今黄家对李东阳布置的杀局,已经全部到位了。
  夜高风黑,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