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合作

  方宏业今年六十整,作为海华集团的掌门人,方宏业在国内也是一位相当有名望的企业家,经常参加一些国家级的经济会议,受到大领导的接见。
  影响力显然不是连义山这种地方龙头能比的。
  当然,同在云州一亩三分地上,方宏业也很清楚连家的势力,所以,他对连义山也保持着足够的尊重。
  要不然也不会亲自上门谈合作了。
  一见面,连义山跟方宏业两人寒暄了两句,彼此又介绍了一下双方的人。
  介绍到陈伟的时候,方宏业发自内心的夸了几句年少有为。
  这几天,他已经从孔沁芳那里知道不少陈伟的事情了。
  投资天才,连同为投资天才的孔沁芳,都对他佩服不已。
  更是年纪轻轻,就身家过亿。
  这样的年轻人,别说是在云州了,就是在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来。
  方宏业略带羡慕的对连义山说,他找了个好女婿。
  连义山也很开心,开怀大笑。
  简单介绍过之后,双方便坐了下来,谈起了合作的事。
  其实,大概的一些合作问题,双方之前也都简单沟通过,基本上达成一致了,要不然方宏业也不会亲自过来。
  这次见面,主要就是确定一下合作的具体细节。
  包括出资、人员安排、各自的权责等等。
  陈伟也是真正见识到了涉及到几个亿资金的商务谈判,严谨繁琐到了什么地步。
  真的是在那抠字眼。
  罗长友跟海华集团的那位法律顾问,两人对着协议,逐条逐字的确认,经常为了一个词或者一个字,两人就争论好大一会儿。
  其他人,包括孔沁芳和连莹莹,也时不时的插两句。
  就陈伟坐在那儿,一句话也插不上,一脸懵逼。
  他原本以为,就是成立个合资公司,双方确定一下股份,然后各自出资就完事了,成立好了公司,再去拿下九龙山景区,就行了。
  他是真没想到这事会这么麻烦。
  看来还是自己见识太少了。
  想想也是,几个亿的投资,万一对方在协议上稍稍做点手脚,那钱怎么没的都不知道。
  不得不说,经历过这一次,陈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并且也真正意识到,他真得找个法律顾问了。
  后边私募成立之后,那涉及到的资金都是上百亿,要是没个专业人士敲定合同细节,还真不行。
  双方这一谈就谈了三个多小时。
  到五点多才结束。
  总算是将所有的细节都敲定了,海华集团,金盛达,还有陈伟,三方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
  签完字,连义山便招呼着出去吃饭。
  方宏业也没拒绝,欣然应允。
  出了金盛达办公室,陈伟先回了趟公司。
  本来以为个把小时就能谈完的,结果谈到现在,他那还摆着单子了,也不知道是啥情况,他得回去看一眼。
  连莹莹跟他一块过来了,孔沁芳也跟着来了。
  趁这机会,孔沁芳问了问他对原油走势的看法。
  孔沁芳上笔原油挣了七八个亿,让她在公司内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与支持。
  方宏业对她也是越来越器重了。
  这两天一直忙着那边收购工厂的事跟这边合资公司的事,孔沁芳也没腾出手来做原油。
  得知陈伟他们都已经开始进空了,孔沁芳也打算明天进空单。
  陈伟回来将协议交给王倩保管,又看了看下午的期货,原油横了一天,他摆的空单又进了不少,现在两个账户都有两万多手空单了。
  陈伟放下心来,关了电脑,跟周毅说了声,三人便离开公司。
  路上,孔沁芳跟连莹莹聊起了全屋智能整装的事。
  孔沁芳说,国内有几家家电企业已经开始朝这方向发力了,海华集团现在也准备往这方面加大投入,有了这次的合作基础,未来海华集团跟金盛达,或许有可能在这方面合作一下。
  连莹莹说,全屋智能整装确实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只是目前来说,很多技术还不太成熟,加上整装下来价格不菲,所以这还只是一个噱头,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基础。不过,金盛达可以拿出一部分房源,做一个全屋智能整装,算是做个试点。
  两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一路,越聊越投机。
  陈伟这个门外汉,也没怎么插嘴。
  不过他却也看出点苗头来,孔沁芳在海华集团内的地位看样子提升了不少,要不然,她一个投资部经理,哪里轮得到她操心集团发展的事?更不用说在这儿代替集团和连莹莹谈合作的事了。
  陈伟对此挺欣慰,孔沁芳能主动提出跟金盛达合作全屋智能整装的事,先不说能不能成,最起码这代表了一种态度。
  如果以后双方真能展开更深入的合作,那对金盛达来说,也是个发展机遇。
  来到饭店,连义山他们都已经点好菜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也谈论了一下九龙山景区那边的事。
  首先就是如何拿下九龙山景区。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他们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下九龙山景区,若是到最后拿不下来,那这合作也就没啥意义了。
  海华集团和金盛达这边,这段时间都搜集了不少信息。
  海华集团通过自己的渠道,将所有参加竞标的投资者名单,拿到手了。
  而连家这边,也利用自己的关系,掌握了一些之前那九龙山景区开发公司的债主信息。
  在所有参加竞标的投资者中,虽然说大部分都是些凑数的,但是其中也不乏几家真心想拿下景区的大企业。
  尤其是,这里边还有几家本身就是从事旅游行业的大企业。
  相比起他们这临时成立的公司,显然人家在景区管理运营方面更有优势。
  不过陈伟他们这边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最大的一个优势,他们这边有钱。
  倒不是说他们的资金规模比那些大国企多,而是他们能接受的价格,要比大多数的投资者更高一些。
  其他投资者接手景区,要考虑一个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景区每年收入是明摆着的,一年七八千万,根据收入,大家很容易就能确定自己的投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