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相求
但是跟连义山在连家的一言九鼎不同,李修齐这个长子当的,可是有点憋屈。
李家老爷子李守功今年才七十多岁,老当益壮。
李家正是在李守功的手上发达起来的,李老爷子的能力手腕自不必说,性格也是相当的强势。
虽然说,老爷子现在将家里的产业基本上都交给了他的几个儿子、侄子来打理,但李家真正有什么大事,还是李老爷子说的算。
李修齐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当年正值经商下海狂潮,李守功开始大刀阔斧的率领家族下海经商,李修齐高中一毕业,就跟着他老爹东奔西跑的,光顾着挣钱去了,哪里还想着上学。
而李修齐的弟弟李治平,却是安安心心的上学,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经济专业不说,之后更是出国深造。
李治平的性格也有点随李老爷子,很强势,能力也相当了得。
李家的利华商场,虽然是老爷子创立的,但利华商场能有如今的规模,大部分都是李治平的功劳。
现在利华商场也是李治平在管理着。
李家的另一大产业,物流配送中心,则是在李修齐的堂弟李有方手中。
李有方也同样是个能力很强的,这几年,李家的物流产业,也是蒸蒸日上。
反倒是李修齐负责的批发市场,这几年有点停滞不前了。
原本李家的三大产业,批发、商超、物流,并驾齐驱,甚至批发一度曾是主业。
但是现在,李修齐守着那个批发市场,早已被李治平和李有方甩开几十条街了。
再加上,李修齐的性格随他母亲,比较谦和。
上有老爷子这位家族镇鼎,下有两个能力性格皆强势的弟弟,李修齐在家里别说是一言九鼎了,能说上话就不错了。
每次家族议事,李守功上来就是先训斥一番李修齐,说好好的批发市场,让他糟败成这个样,再这样下去,就干脆回家养老,让李治平接管批发市场。
李倓李颖这兄妹俩,自然是清楚他们这一家在李家的尴尬地位。
现在也就是占着个长房的名义了。
兄妹两个都想着能替自己老爹争口气,不能老这么被家里人瞧不起,好歹得做出点样子来。
只是批发市场就那么点地方,就是做出花来,也没多大的发展空间了。
所以,兄妹俩现在都想着另谋他路。
李颖是专心往移动电商领域发展。
李倓则是东一头西一头,看哪个行业不错,他就投进去,做段时间一看不行,再退出来,到现在也没定下来,反倒是跟着他老爹一起,被李老爷子训斥了好几次,说他不务正业,难当大任。
兄妹俩现在其实都很迫切,李颖的移动电商做了快两年了,构想是挺好的,打算将李家的这些商超、批发、物流都整合到一起,以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个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商业供需平台。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太烧钱了。
没有几十甚至几百亿的资金,想要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来,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关键是,她那两个叔叔,根本就不吃她那一套,就觉得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啊。
所以现在李颖这边是举步维艰。
李倓就更不用说了。李倓也支持李颖的想法,他想帮助妹妹。
所以这两年他是四处活动,只要是有啥捞钱的机会,他都去搀和一脚,能捞一点是一点。
积少成多嘛。
他也大力支持冯林追求李颖。
冯家在云州也算是很有影响力了,若是能得到冯家的支持,那李颖就会容易许多。
李颖也知道哥哥的心思。
只是,她虽然对冯林不是很讨厌,但总是差了点意思,尤其是,一想到是为了借助冯家的力量,才跟冯林在一起,李颖这心里就有点疙疙瘩瘩的。
总感觉像是出卖那啥似的。
也有点感觉对不住冯林。
所以就一直没表态。
现在,兄妹两个见识到了陈伟的赚钱能力,两人心里都动了心思。
中午,大家也没去外面,就在餐厅里,一起吃了顿饭。
吃饭的时候,李颖就跟陈伟提了句:“陈伟,你们现在做不做委托?”
“对啊陈伟,要不我投点钱给你,你来帮我操作吧,就跟鸿宇似的。赔了钱算我的,挣了钱,咱们平分就行,甚至四六分,你六我四,怎么样?”
李颖一说,冯林也两眼一亮,跟着说道。
他听周毅讲了那一会儿,就跟听天书似的。
完全不懂。
冯林明白,自己不是做这个的料,倒不如把钱投给陈伟,让陈伟他们帮他做。
这家伙,一千万的资金,一天就能挣一百万!
一年下来,这是多少倍的收益啊!
冯林也不要求太多,一年有个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就比他拉单子赚的多!
李倓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陈伟。
陈伟直截了当的说道:“眼下天润这边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拿到私募许可,等我们拿到私募许可之后,才能接受委托,还得三四个月吧。”
“私募许可?这东西费事吗?要不老冯,你帮着问问?”
李倓眉头一皱,对冯林说道。
他巴不得现在就把钱给陈伟,让陈伟帮他挣钱。
冯家家里好几个人都在官府里边,很有门路,那什么私募许可啥的,对冯林来说,不是啥难事。
李颖也看着冯林,眼中带着几分询问。
被心上人这么一瞧,冯林当即毫不犹豫的一拍胸脯,说道:“这事包在我身上了,不就是个私募许可吗?一星期给你弄出来!不过这玩意儿,归谁管?”
李颖李倓两个听了这话,直翻白眼。
你连归谁管都不知道,就敢拍着胸脯承诺?能靠点谱吗?
陈伟笑了笑,说道:“这事不用麻烦冯哥,我认识证管处那边的一个主任,他就帮我办了。其实这个东西,要办理也快,我现在也能让那位老哥帮我办下来,只不过,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过几个月,等一切就绪了,再办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