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难道是成心的?
这样,刚好可以给李成梁一点小小的教训,不是挺好的吗?
田义又着急地道:“可打探的士兵不是回来禀报说,两军交锋,将我军围堵起来了,我军进退不得吗?”
“可打探的士兵也说了,没有严重的损伤呀!我看他们不过是重在唬唬李总兵罢了,并未想置他们于死地。”
王象乾尽管是揣摩的语气,但还是很坚持自己的观点。
见田义似乎无言以对,王象乾接着说道:“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我军抵达他们的境地,出师理由是征讨,打到他们头上,他们不可能不反抗。”
“但是他们又不敢肆无忌惮地与我大明为敌,否则当初也不会怂恿像哈达部那样的部落反明,而科尔沁部自己则退居幕后,一旦看到形势不对,便逃之夭夭,不管哈达部的生死存亡。”
“所以,依我看,他们又岂敢把李总兵怎么样?不然真的激怒大明,他们恐怕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田公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假若你是科尔沁部首领,这时候是否要考虑这些?”
田义点了点头,喃喃地道:“经王巡抚这么一说,似乎是这个理儿。可两军交战不是儿戏,难免会有死伤。”
“这个我心里有数。”王象乾道。
在田义面前,王象乾也还是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能说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皇上。当初皇上与他掏心掏肺说这个观点时,也只有他一个人在。
可以说这是皇上与他之间的秘密。
田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会儿皇上不在,王象乾理应做主。
顿了顿,田义才好心提醒道:“倘若李总兵溃败而归,回来后不会怪罪王巡抚为何不出兵支援他吧?”
“我想不会。”王象乾摇了摇头,“出兵之前,我让他多带人马,是他自己只要六千。李总兵是个高傲的人,这时候我们出兵支援,也许他还不高兴呢。我们要相信李总兵能逢凶化吉。”
“好,但愿王巡抚的判断没有错。”田义带着两分小无奈说道。
“其实,若静下心来仔细考量,这时候我们出兵增援或许也并不明智。”王象乾接着又给出一个理由。
“为何?”田义迫不及待地问。
“很简单,科尔沁部集合附近好多个部落,共有五万兵力,倘若我们出兵增援,又派多少去合适呢?”
“……”田义微微一滞。
“是不是?就像田公公所说,派一万兵力过去增援,就有把握取胜吗?倘若依然是败,那何必增援?反正他们又不会把李总兵怎么样。”
“那依王巡抚之意,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李总兵大败而归?”
“要不然呢?”王象乾轻轻反问。
“……”田义再一次无言以对。
“等皇上回来,再出兵征讨不迟,这时候去,科尔沁部准备充分,我们不见得能讨到什么好处。”
“既然如此,那当日王巡抚又何必点头答应李总兵去呢?”
“李总兵坚决要去的嘛。”王象乾笑了笑说,继而又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他想去,我当然得尊重他了,领兵打仗是他所长,对科尔沁部的了解,我们也不及他,可谁知会是这样的结果?”
“哎!”田义也只能叹气,“按理说李总兵身经百战,不会这样托大的呀!”
“遇到一点小挫折,对李总兵及整个辽东军,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儿。”王象乾比较隐晦地说了这样一句。
田义不由得看了王象乾一眼。
可王象乾似乎早已经预料到田义会这样看他,所以早早地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天空,有心回避田义的目光。
田义是个聪明人,敏锐地察觉到王象乾似乎话里有话,只是这时候不方便追问下去,倘若一追问,就好像怀疑王象乾成心让李成梁一败似的。
这种话也只能想想而已。
所以田义再次沉默,代之以点头。
但这个点头也不是表示认可,只是礼仪性地点点头。
田义回总兵府向徐文颖汇报,将王象乾暂时不决定出兵的理由说了。
原本这就不是徐文颖管的事儿,她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
不过,当田义将王象乾的观点告诉徐文颖时,也就是李成梁败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徐文颖与田义当时听到的感受一样,莫非王象乾有心?
而王姽婳听了不禁想起与她爹的谈话,当时也感觉她爹似有难言之隐,难道就是因为这个?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也只是想想而已,谁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一问,还不以为王象乾有心排挤李成梁?
只能盼望皇上赶紧回辽东。
倘若李成梁这次真的大败而归,那皇上有可能御驾亲征讨伐科尔沁部,为李成梁找回丢失的颜面。
……
王象乾尽管感觉自己的判断八九不离十,可他还是担心。
毕竟李成梁领兵征讨,算是“欺负”到人家头上去了,人家反抗也在情理中。
既是战争,必有死伤。
不过,比起对李成梁的担心,王象乾更担心皇上的抉择。
因为没有等来皇上的回复,自然也就摸不清皇上的心思——而这,才是王象乾最最担心的地方。
晚上他也没有回家,就在衙门里吃喝住宿,以等待前线的消息。
……
东北军区总部正在筹建当中,身为总参谋的舒尔哈齐,也得到了李成梁被围困在科尔沁部的消息。
站在舒尔哈齐的立场上,他很难理解李成梁与科尔沁部的奇葩操作。
一个敢领兵深入对方的地盘,一个还真敢于大明硬刚直接阻击开战。
“东北军区有没有必要支援李成梁脱困呢?”舒尔哈齐喃喃自语,在思索这个问题,就像上次踏平哈达部前一样,几路大军还没到,便无往不利。
但是否出兵支援李成梁副司令,舒尔哈齐的意见不起决定作用,所以他准备去问问总司令张学颜。
在舒尔哈齐看来,这一战的成败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