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兄弟俩意见不合
舒尔哈齐见大哥回来,立马儿迎上去,关切地问道:
“张兄呢?”
去时两人,回来时就只一人。
“他不会再来了。”
努尔哈赤神情木然地回道。
舒尔哈齐感觉肯定有事儿,因为他眼中的大哥从未这样沮丧过,故而回至屋里之后才问道:
“大哥被你师父召去,所为何事?”
“师父决定要提前将我们已经统一的建州女真各部纳入大明。”
努尔哈赤忧心忡忡地回道,语气中还夹杂着两分愤然之情。
“那大哥答应了吗?”舒尔哈齐忙问。
“当然没有,但师父命我一个月后必须给他明确的答复。”
“哦。”舒尔哈齐当然知道大哥想建立属于自己族人的政权。
只是眼下的局势似乎……
“那接下来大哥准备怎么办?”舒尔哈齐忧虑地问道。
“……”努尔哈赤沉默不语。
“你师父态度鲜明而强势,倘若大哥不答应,恐怕会引发战乱。”舒尔哈齐担道,“以目前的实力,别说只有我们建州女真,就是所有女真族人加起来,也无法与明军相抗衡。”
“……”努尔哈赤继续沉默。他何曾不知?不然也不会这么郁闷了。
“大哥,以三弟之见,要不答应你师父算了,先看看对我们族人的政策,倘若不合心意再说,也许你师父可以落实他所倡导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的政策方针呢。”
“你相信?”努尔哈赤不以为然,“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大汉民族都将我们视作蛮夷,为什么我们族人居住在如此荒凉之地?不就是被他们驱赶、挤压到这儿的吗?为什么大汉民族总是居住在富裕的中原腹地?”
“……”舒尔哈齐无言以对。因为他认为大哥说的是事实,无论是他们女真族还是邻居蒙古族,还有听说西南边陲的各个民族,都居住在偏僻的地区,只有大汉民族始终占据着中原腹地,而且总以敌视的态度对他们。
忽然皇帝说要对他们好,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将一视同仁对待他们,让人怎么相信?
两个人沉默了会儿。
“那大哥打算拒绝你师父吗?”舒尔哈齐又问道。
“不知道。”努尔哈赤摇头。
“可你师父只给一个月时间,这也只够大哥考虑。”
“很明显这是师父临时改变主意。”
“大哥征询族人的意见吧?”
“你觉得需要问吗?最终还不是需要我们自己拿定主意?”
两个人又沉默了会儿。
还是舒尔哈齐先开口道:“大哥,我觉得入籍大明后,你师父肯定会对我们族人好的。”
“何以见得?”
“因为我们现在只能代表建州女真各部,还有海西、东海各部,你师父肯定是想先拉拢我们入籍,对海西、东海各部有一个示范带头作用,倘若对我们不好,那让海西、东海各部怎么想?所以你师父不会对我们差的。”
“……”努尔哈赤继续沉吟不语。
“大哥,其实在三弟看来,只要你师父对我们族人好,能帮助我们族人过上好日子,入籍大明也可以嘛,反正与大明也是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
“三弟,你想得太简单,倘若我们入籍大明,军权是不是要被没收?届时我们拿什么与他们对话?”
“可如果大哥这样想的话,那你师父大可不必非得让我们成员大明一员,收我们族人对大明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
努尔哈赤终于点头表示认可,大明京城已经掀起了抗议,说明大明子民许多反对他们族人入籍大明。
在大明子民的眼里,让他们族人入籍大明显而易见是弊大于利。
既然如此,师父为何还要一改过去的观念,顶着巨大压力非要女真、蒙古各部入籍大明?图什么?
努尔哈赤也觉得奇怪。
千百年来汉人以正统自居,何时主动友好地说要帮他们这些外族?
“大哥如果拒绝,你师父可说有什么后果?”舒尔哈齐又问。
“兵戎相见。”
“那大哥还是问问族人的意见吧?不然万一因大哥拒绝而与大明交锋,族人会怨恨大哥的。”舒尔哈齐道,“毕竟越来越多的族人已经投奔尼堪外兰去了,显然他们认为那里的生活更加安逸,谁也不想遭遇战乱之苦。”
“这就是三弟的态度吗?”
“嗯,三弟不过实事求是。”舒尔哈齐侃侃言道,“历年来大明对我们都是采取羁縻、分化、打压结合的战略方针,唯独你师父另辟蹊径。故在三弟看来,对我们也是一个发展的机会嘛,入籍大明后不就可以自由出入、自由贸易吗?而多年来本族与蒙古族时而掠边大明为的什么?还不是因为看中了他们的富有与先进?如今通过和平方式就能解决,想想也挺不错的呀!”
“看来三弟与尼堪外兰一个德行。”努尔哈赤脸色一沉。
“如果大哥不顾族人的安危,非要与你师父对着干,那大哥可得做好心理准备。”舒尔哈齐以警惕的口吻道。
“三弟的意思是不与大哥同心协力?”
“大哥,如果明知是螳臂当车,那坚持不等于送死吗?三弟可不想,尼堪外兰也受到了许多族人的欢迎,并没有将他唾骂致死,事实摆在那儿。”
“……”提及这一节,又让努尔哈赤沉默了。
“大哥有理想,我承认,也佩服;可大哥也得尊重现实,不能为了大哥的理想,而让族人跟着你送死。”
“知不知道三弟在说什么?”努尔哈赤眼若喷火地盯着舒尔哈齐。
“三弟只是将心里话说出来。假若入籍大明,借你师父的三十万两银子就不用还了,是这个道理吧?这就是看得见的好处。倘若大哥统一族人,可到最后都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如同乞丐一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又说到努尔哈赤心坎里,在去辽阳的路上,途中他反复掂量又掂量的不正是这个问题吗?
……。